胡娜
- 作品数:10 被引量:71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及对软骨磁共振T2图的影响被引量:42
- 2013年
-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探讨电针促进软骨修复的作用。方法:膝骨关节炎患者30例60膝,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配到电针组和理疗组各15例30膝。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穴取内膝眼、犊鼻、鹤顶、血海等,隔日1次;理疗组采用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4周。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LKSS)对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并比较,同时采用GE Signa EXCITE Twin Speed HD 1.5T超导磁共振仪进行治疗前后膝关节MRI检查,观察胫股关节软骨10个亚区T2值的变化。结果:电针组和理疗组都是除支撑一项外,LKSS总评分及各单项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P<0.05),且电针组治疗后对LKSS总评分和失稳感、肿胀方面的改善要优于理疗组(均P<0.05),其余各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治疗后胫骨外侧前区(LTa)T2值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区治疗前后T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理疗组治疗前后各区T2值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电针能有效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膝关节活动功能,疗效优于物理疗法,是较佳的治疗骨关节炎的非手术疗法;电针对软骨磁共振T2值也有一定的影响,提示可能具有促进软骨修复作用。
- 包飞张燕吴志宏王燕盛敏胡娜冯逢王道海张云祥李涛孙华
- 关键词:电针关节软骨
- 基于磁共振分级的膝关节骨关节炎关节软骨T2图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T2图在膝关节骨关节炎关节软骨成像的表现与运用。方法对38例健康组和53例膝关节骨关节炎(OA)患者进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和胫股关节软骨矢状位T2图成像,测量软骨10个亚区的T2值。OA组另行矢状位脂肪抑制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成像和修订的全器官磁共振成像评分(WORMS),按修订的磁共振Recht分级分成轻度(OA1)和重度(OA2)两组,比较各亚区T2值在健康组、OA1和OA2组间的差异、T2值与WORMS及WOMAC评分的相关性和T2值测量的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信度。结果健康组、OA1组和OA2组胫股关节软骨各亚区的T2值分别为43.9~53.6、41.1~55.0和45.6~56.1ms。OA2组T2值在股骨内侧中区、胫骨内及外侧中区高于健康组,在股骨内侧中区、胫骨内侧前及中区高于OA1组(P〈0.05)。除股骨外侧后区外,OA组的T2值与WORMS评分呈正相关(R=0.307~0.811,P〈0.01),与WOMAC总分及亚领域评分无相关性。除OA组的胫骨外侧前区观察者间外,T2值测量在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具有可信度(R〉0.740,P〈0.05)。结论 T2图能区分基于磁共振分级的OA严重程度,是膝关节OA病情监测的敏感手段。
- 胡娜张燕盛敏吴志宏金今包飞孟薇徐进姜波刘东金征宇
- 关键词:膝关节骨关节炎关节软骨
- 阿尔茨海默病淀粉样蛋白相关影像学异常的影像识别与评估被引量:1
- 2024年
- 淀粉样蛋白相关影像学异常(amyloid-related imaging abnormalities,ARIA)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观察到的颅内信号异常,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抗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单克隆抗体治疗的主要不良事件之一,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随着首个抗Aβ单克隆抗体在中国获批使用,临床科室在真实世界中面对ARIA的可能性将增加。ARIA在用药前的风险评估、用药期间的及时识别与严重程度判断对临床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对ARIA的识别评估可以从影像和临床症状两方面进行,本文聚焦于前者,对ARIA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影像检查方案及影像评估进行综述。本文最后指出,目前ARIA相关研究数据多来自高加索人种的药物临床试验,缺乏中国人真实世界应用抗Aβ单克隆抗体的治疗经验,未来的用药前风险评估仍有许多尚待探讨的问题。此外,是否存在其他帮助预判药物风险的临床因素和影像指标,使用不同的成像条件是否给真实世界的患者管理带来差异,都需要进一步探索。
- 杨曦玥李婉婷杨兴隆陈芹李红霞吕粟胡娜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 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评估慢性缺血性脑组织酸碱代谢水平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采用MRI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PTw)成像探讨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CICVD)患者脑组织酸碱代谢的改变。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39例CICVD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CT灌注(CTP)成像和APTw成像。采用NeuBrainCARE脑灌注分析软件,分析脑灌注受损的部位,并测量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将CTP与APTw图像进行标准空间匹配,测量相同部位的APTw值。为了与正常组织进行比较,测量同侧大脑半球、对侧大脑半球、同侧小脑半球灌注未受损区域的正常表现白质(NAWM)的APTw值。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灌注受损脑组织、同侧大脑NAWM、对侧大脑NAWM、同侧小脑NAWM APTw值差异,使用Bonferroni法进行多重比较的校正。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灌注受损脑组织的APTw值与MTT、TTP的相关性。结果39例CICVD患者中,灌注受损脑组织APTw平均值和最小值均显著低于同侧大脑半球、对侧大脑半球、同侧小脑半球灌注未受损区域NAWM(P<0.001)。病变同侧的小脑半球灌注未受损区域NAWM的APTw平均值和最小值均显著高于同侧大脑半球、对侧大脑半球灌注未受损区域NAWM(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灌注受损脑组织MTT值与APTw平均值、APTw最小值呈显著的负相关(r值分别为-0.90、-0.82,P均<0.001);TTP值与APTw平均值、APTw最小值呈显著的负相关(r值分别为-0.86、-0.78,P均<0.001)。结论APTw值可以反映CICVD患者灌注受损脑组织存在的酸中毒。
- 李红霞夏超曾嘉欣刘至钦卫霞孙源李星李梓瑜李悦肖安琪刘翼艾凯吕粟胡娜
- 关键词:脑灌注
- 医学影像诊断学本科课程的线上教学——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教学实践为例被引量:6
- 2021年
-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2020年1月起国内所有高等学校延期开学甚至停学。为响应"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高校教师集体迅速转变为线上教学模式,但是如何确保线上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仍需进一步探索。该研究依据医学影像诊断学的课程特点、学生的学情分析,就如何设计完善的线上教学方案以提高线上教学质量、如何选择适合该课程的线上教学软件进行讨论,然后选取2020年春季学期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7级临床及其他专业的本科学生共297人为研究对像,设计问卷调查评估所设计的线上教学方案的教学效果。绝大多数的学生赞同包括"视频学""远程教""周期考""专项补"在内的详实的在线教学方案对学习过程有帮助。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掌握医学影像诊断内容,在互联网大时代下"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有望在今后推广。
- 黎磊黎磊胡娜胡娜胡娜唐静
- 关键词:疫情医学影像诊断学线上教学
- 膝关节骨关节炎关节软骨T2 Mapping成像
- 目的①总结健康人膝关节软骨T2值的特点。②基于MRI划分的软骨严重程度,探讨T2Mapping在膝关节骨关节炎关节软骨成像的运用。
材料与方法对77例健康人/(H/)和72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OA/)的膝关节...
- 胡娜
- 关键词:膝关节骨关节炎关节软骨
- 文献传递
- 疑似大骨节病儿童的手部高场强MRI影像学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初步探讨四川省大骨节病区疑似大骨节病儿童的手部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以及评价3DWATSc对手小关节成像的价值。方法筛选病区612岁疑似大骨节病学龄期儿童6名,使用3.0T超高场强磁共振仪以及小动物线圈,分别对6名儿童双手食指、中指及环指进行扫描,总结疑似大骨节病儿童手指指间关节的MR异常表现,并与X线征象对照;同时比较T1W3DFFE及3DWATSc序列关节软骨及骺软骨的信号特点、信噪比等。结果所筛查6名大骨节疑似病童的手部MRI骺线穿通、中断或形态不整、模糊、信号异常;前期钙化带中断、凹陷;锥形骺等,部分表现与X线表现相对应。T1W3DFFE及3DWATSc序列均可显示手指小关节软骨以及其异常变化,3DWATSc的成像效果及图像的信噪比、对噪比优于T1W3DFFE序列。结论疑似大骨节病儿童指间关节有一定的MRI表现,部分与X线征象对应。3DWATSc序列观察小关节软骨及骺软骨优于T1W3DFFE序列。
- 邹翎沈彬沈江孙家瑜钟洲夏春潮李昌宪胡娜裴福兴宋彬
- 关键词:大骨节病指间关节
- 首发未治疗精神分裂症和重度抑郁症海马亚区的结构性磁共振比较研究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Z)和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患者的海马亚区在发病早期沿纵轴的结构性改变。方法纳入79例首发未治疗SCZ患者、48例首发未治疗MDD患者及79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进行临床症状评估和头部磁共振成像,采用FreeSurfer软件测量海马及原始亚区体积,合并计算纵轴亚区体积,对上述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并分析临床-纵轴亚区体积的相关性。结果与HC相比,SCZ患者海马后部体积缩小(左侧t=-2.69,P=0.01;右侧t=-2.90,P=0.004),MDD患者纵轴亚区体积无差异。SCZ患者的海马后部体积与阴性症状评分呈负相关(左侧r=-0.29,P=0.01;右侧r=-0.23,P=0.04)。结论海马后部缩小可能是早期鉴别SCZ和MDD的影像特征,并可能参与了SCZ发病早期的神经病理生理学机制。
- 孙源唐碧秋祝菲张文静赵又瑾龚启勇胡娜吕粟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重度抑郁症
- 基于磁共振分区的健康膝关节软骨T2图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在磁共振分区的基础上,探讨T2图在健康膝关节软骨不同区域的表现和运用。方法将77名健康人胫股关节按年龄分为H1组(〈40岁)和H2组(≥40岁),计算体重指数并行T2图成像,按照全器官磁共振成像评分分区测量关节软骨10个亚区的T2值,比较各亚区组间、组内各亚区间及性别间T2值的差异、T2值与体重指数及年龄的相关性,并评价T2值测量的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信度。结果健康人胫股关节软骨各亚区T2值为40.3~53.5 ms。除股骨外侧后区外,H2组各亚区T2值显著高于H1组(P≤0.032)。组内T2值在各亚区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除H2组胫骨内侧后区(P=0.048)外,组内其余各亚区T2值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除H2组胫骨外侧中区(P=0.050,R=0.308)外,组内其余各亚区T2值与体重指数均无相关性。T2值在H1组胫骨内侧前区(P=0.004,R=-0.467)、胫骨外侧前区(P=0.024,R=-0.375)、H2组胫骨各亚区(除胫骨外侧前区)以及股骨内侧中区(P=0.004~0.015,R=0.376~0.437)与年龄具有相关性。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具有可信度(R〉0.809,P≤0.005)。结论以全器官磁共振成像评分分区为基础的膝关节软骨T2图加强了对功能承重区的关注,有效反映了T2值的变化和与危险因素间的关系。
- 胡娜张燕盛敏吴志宏孟薇徐进姜波刘东金征宇
- 关键词: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磁共振成像
- 主动实践学习策略应用于PACS医学影像靶向教育的纵向对比研究
- 目的 医学影像靶向教育是影像医学继续教育的重要部分之一,属于精准定制化技能培训,能在短期内有针对性地提高影像医师和技师的专业技能,但目前以传统、被动的课堂讲授为主要形式,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 胡娜吴文韬刘洁薇余建群
- 关键词:医学影像继续教育PACS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