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猛强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再灌注
  • 5篇再灌注损伤
  • 5篇灌注
  • 5篇灌注损伤
  • 3篇异丙酚
  • 3篇缺血
  • 3篇缺血再灌注
  • 3篇脑缺血
  • 3篇脑缺血再灌注
  • 3篇二异丙酚
  • 3篇丙泊酚
  • 3篇丙酚
  • 2篇动脉瘤
  • 2篇受体
  • 2篇鼠脑
  • 2篇鼠脑缺血再灌...
  • 2篇转位
  • 2篇颅内
  • 2篇颅内动脉
  • 2篇颅内动脉瘤

机构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6篇罗猛强
  • 5篇王海云
  • 5篇王国林
  • 4篇李翠
  • 3篇文志廷
  • 1篇侯炯
  • 1篇于泳浩
  • 1篇张冉

传媒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上海医学
  • 1篇天津医药
  • 1篇2012第二...

年份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丙泊酚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长时程保护作用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丙泊酚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具有长时程保护作用。方法:采用Longa法加以改良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144只,体质量250~28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脂质溶剂对照组(I组)和丙泊酚后处理组(P组),每组36只,各组各取6只在术后1、3、7、14、21和28d分别进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NSS),在术后1、7、14和28d每个时间点每组取6只进行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测定,余每组6只于术后8和22d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结果:经长时程观察,IR组较S组mNSS评分明显增高,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明显增大,水迷宫定位航行测试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组与IR组比较,mNSS评分减小,脑梗死体积百分比缩小,逃避潜伏期缩短;IR组与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后处理具有长时程脑保护作用,且此作用时效可维持28d,与丙泊酚脂质溶剂成分无关。
李翠王国林王海云罗猛强
关键词:二异丙酚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手术的麻醉管理被引量:9
2012年
颅内动脉血管局部异常膨出即形成动脉瘤。颅内动脉瘤最常出现于前交通动脉(30%~35%)、后交通动脉起始部(30%~35%)和大脑中动脉分岔处(20%)。其破裂可导致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死亡率高达50%。传统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是开颅动脉瘤结扎术,
张冉罗猛强侯炯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麻醉管理HEMORRHAGE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交通动脉动脉血管
异丙酚后处理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脑缺血再灌注时脑组织抗氧化作用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异丙酚后处理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脑缺血再灌注时脑组织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30例,年龄26~64岁,体重53~73kg,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n=15):对照组(C组)和异丙酚后处理组(P组)。C组吸入0.5%~2.0%七氟烷,P组在开放载瘤动脉前吸入0.5%~2.0%七氟烷,开放载瘤动脉即刻靶控输注异丙酚至术毕,血浆靶浓度设为1.2μg/ml,同时下调七氟烷吸入浓度,维持BIS40~60。于麻醉诱导前即刻(R)、阻断载瘤动脉即刻(T1)、开放载瘤动脉即刻(T2)、开放载瘤动脉后30min(T3)、1h(T4)及术毕(T5)时测定脑脊液压力,于T0、T3、T5及术后24h(T6)时测定脑脊液F2-异前列腺素(F2-IsoPs)、α-生育酚(α—T)及γ-生育酚(γ-T)的浓度。结果与T0时比较,T4-5时C组脑脊液压力降低,T3-5时P组脑脊液压力降低,T3,5,6时两组脑脊液α-T及γ-T的浓度降低,F2-IsoPs浓度升高(P〈0.05);与C组比较,P组T3.4时脑脊液压力降低,T3,5,6时γ-T浓度升高,F2-IsoPs浓度降低(P〈0.05)。结论异丙酚后处理可增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脑缺血再灌注时脑组织的抗氧化作用。
王海云王国林于泳浩罗猛强
关键词:二异丙酚再灌注损伤
AMPA受体GluR1亚基膜转位在丙泊酚后处理长程脑保护作用中的研究
目的:观察丙泊酚后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具有长时程延迟性脑保护作用以及AMPA受体GluR1亚基膜转位是否参与其中,从而为临床上脑缺血及其高危人群患者麻醉药物的合理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改良Longa法建立局灶...
文志廷王国林王海云李翠罗猛强
关键词:丙泊酚脑再灌注损伤
文献传递
异丙酚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长期观察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评价异丙酚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长期观察。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44只,体重250~280g,7—8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n=36):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异丙酚后处理组(P组)和溶媒对照组(I组)。I/R组、P组和I组采用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60min进行再灌注的方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P组在再灌注即刻开始静脉输注异丙酚20Ⅱ1g·kg^-1·h^-1 2h,S组和I/R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I组给予等容量10%脂肪乳。4组分别于术后1、14、28d取5只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及脑梗死体积测定;4组各取6只大鼠,分别于术后9、23d开始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连续6d;4组分别于术后1、14、28d取5只大鼠,取海马组织,测定使君子酸(AMPA)受体GIuR1亚基及其在胞膜上表达水平,计算二者比值(胞膜GIuR1亚基/GIuR1亚基)。结果与s组比较,I/R组神经功能评分和跨越平台次数降低,脑梗死体积增加,逃避潜伏期延长,胞膜GIuR1亚基/GIuR1亚基增加(P〈0.05),而海马组织GIuR1亚基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丙酚后处理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上述改变(P〈0.05)。结论异丙酚后处理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应可连续到术后28d,其部分机制与抑制含GIuR1亚基AMPA受体向细胞膜转运有关。
文志廷王国林王海云李翠罗猛强
关键词:二异丙酚再灌注损伤
AMPA受体GluR1亚基膜转位在丙泊酚后处理长程脑保护作用中的研究
文志廷王国林王海云李翠罗猛强
关键词:丙泊酚脑再灌注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