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盛民立

作品数:39 被引量:189H指数: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5篇细胞
  • 20篇内皮
  • 19篇内皮细胞
  • 12篇血管
  • 11篇血管内皮
  • 9篇血管内皮细胞
  • 6篇血管瘤
  • 6篇激素
  • 5篇免疫
  • 5篇活性
  • 5篇雌激素
  • 4篇再生障碍性贫...
  • 4篇障碍性贫血
  • 4篇体外
  • 4篇体外实验
  • 4篇贫血
  • 4篇细胞生长
  • 4篇细胞生长因子
  • 4篇小鼠
  • 4篇免疫介导

机构

  • 27篇上海医科大学
  • 9篇上海中医药大...
  • 8篇复旦大学
  • 6篇复旦大学上海...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国家工程研究...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湖北省中医院
  • 1篇上海市肿瘤研...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上海中医学院

作者

  • 39篇盛民立
  • 8篇朱涵能
  • 7篇金慰芳
  • 6篇肖现民
  • 5篇黄振翘
  • 4篇孙关林
  • 4篇沈立刚
  • 4篇王克强
  • 4篇薛志忠
  • 4篇周永明
  • 4篇黄韬
  • 3篇韩承新
  • 3篇刘江斌
  • 3篇陈汝兴
  • 2篇张云云
  • 2篇洪莉
  • 2篇傅民
  • 2篇周臻
  • 2篇张惕
  • 2篇吴金莺

传媒

  • 5篇细胞生物学杂...
  • 5篇上海医科大学...
  • 3篇中华小儿外科...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浙江中医学院...
  • 2篇上海中医药杂...
  • 2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上海医学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肿瘤
  • 1篇辐射研究与辐...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药材
  • 1篇起搏与心脏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5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 5篇1992
  • 3篇1991
  • 1篇1990
  • 2篇1989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雌激素促进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28
1998年
目的:为研究雌激素对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VEC_3)增殖的影响。方法:选择雌激素受体阳性的婴儿草莓状血管瘤(例1)和混合型血管瘤(例2)各1例,VEC 按组织块法进行培养。例1VEC 传至第3代时,分为5组:组1、2培养液中不加内皮细胞生长支持物(ECGS),组1为对照组,组2加雌二醇(E_2),组3、4、5培养液中加 ECGS,组3为对照组,组4加 E_2,组5加 E_2和羟基三苯氧胺。于培养第3、6、9天作细胞计数和氚标记胸苷掺入检测。结果:第9天的结果示:组1、2相似,VEC 增殖缓慢。组3 VEC 增殖加快,为组1的2倍(P<0.01)。组4 VEC 增殖较组3更旺盛,为后者的2倍(P<0.01)。而组5 VEC 增殖受到抑制,仅处组1水平。例2分组3、4,结果与例1相似。结论:本实验证实在体外环境:①E_2可促进血管瘤 VEC 增殖。②E_2的促增殖作用有赖于某些生长因子参与。③三苯氧胺可抑制 E_2对血管瘤 VEC 的促增殖作用。
肖现民洪莉盛民立
关键词: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雌二醇增殖
当归补血汤对低渗造成的血管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增高的抑制作用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本实验观察当归补血汤对低渗引起的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的抑制作用。方法:从新生牛主动脉分离获得单个内皮细胞,培养于微孔滤膜上直至形成致密单层。灌流含5g·L^(-1)白蛋白的hanks液后,测定经低渗溶液处理(将M 199溶液中含的20%血清改成2%血清)或经低渗加10^(-4)g.ml^(-1)当归补血汤溶液处理的液体滤过系数(Kf)、液体滤过流量(Jv)和蛋白质渗透压反射系数(σ)。结果:内皮单层经低渗溶液处理后,Kf和Jv降低,σ升高;而当归补血汤能够抑制因低渗造成的Kf和Jv降低,以及σ升高。形态学分析表明当归补血汤能够抑制因低渗造成细胞肿胀和细胞间距离的增宽。结论:低渗能够引起血管内皮单层通透性的增加,而当归补血汤能够抑制这种增加。
樊懿吴大正龚燕睛胡之璧盛民立
关键词:当归补血汤低渗通透性
清脉791-1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9例临床与实验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清脉791-1(以下简称791)是沪上名老中医奚九一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经验方。笔者在跟师学习工作期间,用791观察治疗29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在此基础上,应用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研究了791的作用机理。现报告如下。1...
何敢想王文波朱涵能盛民立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血栓性脉管炎闭塞性
地塞米松、甲状腺素对大鼠胎肺表面活性物质影响及机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1995年
本文用大鼠胎肺组织块无血清培养观察地塞米松(Dex)、甲状腺素(T_4)对大鼠胎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作用特点。Dex效应在胚胎18、19天最显著,并随Dex浓度增加而增高,但高浓度Dex对胎肺糖皮质激素受体(GCR)有向下调节作用。T_4可促进PS增加,并与Dex有协同作用,对胎肺GCR有向上调节作用。本文为临床合理应用Dex或联合T_4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提供实验基础。
王晓川金勤立沈惟堂夏绿蒂盛民立
关键词:地塞米松甲状腺素肺表面活性物质糖皮质激素
盐酸地尔硫草两种片剂的生物利用度比较
1991年
报道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上海信谊制药厂生产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盐酸地尔硫(DTZ)片剂与日本产的DTZ片剂作了正常人口服后的生物利用度对照比较,结果表明:两种片剂的生物利用度相同(国产片为进口片的98.2%)。
金慰芳沈立刚郁爱国陈思白陈崇光郭秀月盛民立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
鸽动脉壁胆固醇运行的放射自显影示踪
1989年
给正常和高血脂草鸽静脉注射37kBq/g(1μci/g)的(?)H—胆固醇后,分别在2、4、5、6、8、和12小时对主动脉组织进行放射自显影示踪.结果表明在2小时时两组动脉壁内均未见显影颗粒;4小时后则均有银颗粒显示,实验组的银颗粒明显多于对照组;8小时后对照组的血管壁内银颗粒已消失,而实验组在12小时后外膜处仍可见少量银颗粒.实验结果提示血中胆固醇分子是由血管腔进入内膜和中膜层,然后再由外膜运出.
王岫南黄士通陈灏珠费绍华沈立刚金慰芳盛民立
关键词:动脉
人结肠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和生物学特性及放射免疫显象的研究被引量:1
1992年
我院自1989年2月建立的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CTNM),至今已传27代,传代裸鼠共80只,移植成功率100%。对移植瘤和瘤源作系统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测定其肿瘤组织与宿主血液中的癌胚抗原(CEA)值。并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肿瘤组织中CEA分布。结果显示,移植瘤的形态和功能特性与瘤源基本一致。对荷瘤裸鼠放射免疫显象结果表明:经腹腔内注射^(131)I-CEA-McAb 72h后,肿瘤显象满意,瘤/肠(T/NT)值为4.3,标记抗体能在肿瘤组织中浓聚。
蔡成机陈可靖陈长春薛琼俞永富刘荣慧盛民立
关键词:结肠腺癌裸鼠移植瘤
丹参、丹参加黄芪注射液对ET-1影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为探讨丹参、丹参加黄芪对脑缺血时内皮细胞分泌ET - 1的影响 ,将 3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用丹参注射液加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 ,2 0例单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ET - 1含量 ;比较丹参和丹参加黄芪对A/RHUVECS 分泌ET - 1的影响。结果 :两组血浆ET - 1含量治疗前无显著差异 ,治疗后丹参加黄芪组明显下降 ,两组比较P <0 .0 5。体外培养发现在缺氧复氧时 ,丹参加黄芪组比丹参组更明显地减少ET - 1的释放 ,在对抗缺氧复氧损伤方面 ,丹参加用黄芪后作用更强。
张云云陈汝兴盛民立
关键词:ET-1急性脑梗塞
灵丹王养肝胶囊对小鼠NK细胞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研究养肝胶囊对NK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137)Cs辐射(2.5Gy)后造成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NK细胞活性降低。分组:不同剂量灵丹王养肝胶囊10g/kg、58/kg给药组、黄芪组、对照组,分析治疗前后NK细胞水平。结果:不同剂量灵丹王养肝胶囊给药组与黄芪组,其NK细胞水平均比对照组为高,以10g/kg组为最佳,其值接近正常小鼠NK细胞活性水平。经统计学处理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意义,而5g/kg组和黄芪组与对照组比,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灵丹王养肝胶囊能提高^(137)Cs照射(2.5Gy)小鼠的NK细胞活性,而以剂量10g/kg为最佳。
黄亚平茹清静陈修贵汪玉冠盛民立
关键词:养肝胶囊NK细胞动物实验中成药药理
电离辐射损伤修复过程中甲_2巨球蛋白与组织蛋白酶D等变化研究(摘要)
1991年
2巨球蛋白(α2M)制剂,配合手术治疗或单独应用治疗放射性皮肤粘膜损伤已十余年,疗效满意。α2M为广谱蛋白酶抑制剂,可调节细胞内外蛋白酶水平。Burger等报道,全身照射小鼠给予α2M治疗,可促进骨髓造血与胸腺再生,提高了小鼠的存活率。Hoffman等体外实验,观察到α2M与蛋白酶结合,有抑制粒细胞超氧阴离子自由基释放的作用。α2M在大鼠为急性相蛋白,结构与人α2M类似。我等用60钴源致死剂量照射Wistar大鼠。
金为翘陈识杰莫素珍范佩芳张皓乐敏李永和陈思白金慰芳翁志根何介薇盛民立
关键词:组织蛋白酶电离辐射巨球蛋白骨髓造血全身照射致死剂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