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万和

作品数:11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大连铁道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交通运输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篇冲压
  • 3篇级进模
  • 2篇多工位
  • 2篇多工位级进模
  • 2篇多工位级进模...
  • 2篇级进模设计
  • 2篇工位
  • 2篇冲模
  • 1篇单模
  • 1篇锻造
  • 1篇型腔
  • 1篇优化设计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模拟
  • 1篇枕木
  • 1篇送料
  • 1篇送料装置
  • 1篇铁路
  • 1篇自动化
  • 1篇自动送料

机构

  • 7篇大连铁道学院
  • 4篇大连交通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北京机电研究...
  • 1篇瓦房店市轴承...

作者

  • 11篇白万和
  • 1篇杨青春
  • 1篇郑大梁
  • 1篇米小珍
  • 1篇杨鑫华
  • 1篇李保玉
  • 1篇杨玉英
  • 1篇于源

传媒

  • 5篇锻压技术
  • 1篇轻合金加工技...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模具工业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塑性工程学报
  • 1篇大连铁道学院...

年份

  • 4篇2000
  • 2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形撕拉盖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1997年
叙述了环形撕拉盖的工艺分析、排样、模具结构设计、主要零件的选材及热处理工艺。
白万和李宝玉郭仪
关键词:级进模冲压
环形撕拉盖多工位级进模设计被引量:1
1997年
从零件的工艺性分析、排样、模具结构设计,主要零件的选材及热处理等几方面阐述了四工位环形撕拉盖级进模的设计。
白万和李宝玉郭仪
关键词:级进模冲压多工位
连续挤压模具型腔汇合室几何参数优化设计被引量:4
2000年
对连续挤压生产中产生的弯曲、扭曲等的产品质量问题从模具型腔结构特点上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以汇合室 -焊合室过渡处金属轴向流速均匀为目标的型腔几何参数优化方案 通过型腔内金属流动规律的模拟实验分析 ,建立了汇合室塑变区的速度场数学模型 ,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型腔各几何参数对金属流动规律的影响 ,采用正交试验和一维搜索法对型腔几何参数进行了优化 验证实验表示 :所建立的速度场数学模型正确 ,优化后的模具型腔可满足生产要求 。
杨鑫华白万和张明魁
关键词:优化设计
组钉结合件的研制被引量:1
1996年
对防止枕木开裂的组钉结合件的研制及模具设计进行了探讨,对研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叙述了解决的办法。
白万和孙跃权
关键词:铁路枕木防裂
粉碎机饰片模具设计及自动送料装置
1998年
主要叙述饰片冲模及自动送料装置的设计使用。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凸模刃口的形状提出改进办法。
白万和张志泰
关键词:冲模自动化冲压
皇冠盖冲压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被引量:2
1998年
在原有15冲头模具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21冲头复合模,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成本,适合大批量生产。
白万和李保玉郭仪
关键词:皇冠盖复合模冲压冲模
不锈钢高压容器盖的精锻
2000年
采用反挤加锻打的方案精锻不锈钢高压容器盖 ,提高了生产率 ,降低了成本。
白万和于源秦日强孙日喜张明魁
关键词:不锈钢锻造
王冠盖PVC内衬垫材料与设备适应性改进
2000年
针对大连制盖厂1991年引进设备──INP胶体热模塑衬垫机的模压头与原引进生产线的自动冲床的冲头不配套,导致注衬垫时内衬垫材料外溢,影响瓶盖的密封性能这一问题,通过改进内衬材料配方和调整模塑压头,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白万和于源张明魁
关键词:PVC衬垫材料
斜槽内环零件温径向挤压的研制
1996年
介绍了斜槽内环零件的温径向挤压工艺及三瓣模的设计、模具结构及主要零件的设计及选材.
白万和孙跃权
关键词:径向挤压温挤
单模变薄拉深成形的有限元模拟被引量:10
2000年
本文通过对单模变薄拉深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分析了变薄系数对变形力的影响 ,得出了与实验相一致的结果 ,为进一步研究多模变薄拉深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基础。
米小珍白万和郑大梁杨玉英杨青春
关键词:变薄拉深有限元模拟单模拉深成形冷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