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大广
- 作品数:101 被引量:396H指数:11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异基因大鼠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建立的手术技巧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异基因大鼠全胰十二指肠移植(WPDT)模型手术过程的操作要点。方法将供、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供体门静脉与受体左肾静脉袖套吻合,供体十二指肠与受体小肠端侧吻合,成功建立Lewis→Wistar糖尿病大鼠异基因WPDT模型。结果50只糖尿病大鼠行WPDT术式,44只移植成功。其中8只于术后3d内死亡,其余36只受体大鼠存活时间为6~16d,平均为(10.45±3.30)d,术后7~10d为死亡高峰,移植物病理改变呈典型的急性排斥反应。结论熟练的显微技术和重视操作细节是成功建立WPDT模型的关键因素。
- 魏晓平刁畅李立田大广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移植动物模型
- 防治肝癌切除术后复发转移的系列实验及临床应用
- 胡明道陈鹏付必莽唐继红王秋虹阿永俊田大广胡宗强黄明魏晓平李文
- 主要技术内容:该研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和构建模拟人肝癌切除术后肿瘤高转移复发的裸鼠模型研究抑制肝癌切除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的药物,以及增加肝癌切除术后化疗药物疗效的辅助剂。同时在临床肝癌手术中开展和推广精准肝切除相关技术,研究...
- 关键词:
- 关键词:肝癌防治肿瘤转移手术治疗
- 穿孔素mRNA表达与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大鼠肝脏移植术后外周血和胆汁中穿孔素mRNA表达水平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寻求一种早期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非侵袭性方法。方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及胆道引流模型,实验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n=20),行单纯胆汁引流;同基因移植组(n=30);异基因移植+环孢素A(CsA)组(n=30);异基因移植组(n=30),术后未行免疫抑制剂治疗。应用RT-PCR方法分别检测各组术后第1、3、5、7和10天外周血和胆汁中穿孔素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行肝脏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空白对照组、同基因移植组外周血中无穿孔素mRNA表达;异基因移植组外周血中穿孔素mRNA在术后第3天开始表达,而后逐渐升高,术后第5天明显增高,术后第7~10天维持在较高水平。而异基因移植+CsA组外周血中穿孔素mRNA的表达持续呈低水平,各时间点表达与异基因移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穿孔素mRNA表达水平与Banff组织学诊断分级变化规律一致。各组胆汁中穿孔素mRNA表达均为阴性。结论检测外周血中穿孔素mRNA表达可作为监测急性排斥反应较敏感的无创性方法。
- 唐波肖曙峰张捷田大广唐继红朱洪李铁汉马峻峰
- 关键词:肝移植穿孔素急性排斥反应
- MARS人工肝在治疗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 MARS 人工肝在治疗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对4例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 MARS 治疗,对比治疗前后 IL-1、IL-6、TNF-α、NO 水平及血淀粉酶、脂肪酶、肛肾功能等的改变。结果 4例患者,经...
- 魏晓平李立冉江华田大广刁畅
- 关键词:细胞因子
- 文献传递
- 液电碎石联合胆道镜在经胆囊管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液电碎石联合胆道镜在经胆囊管腹腔镜胆道探查术(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TCBDE)中的应用技巧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4例LTCBDE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均经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确诊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胆管结石直径≥1.6 cm,记录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75-210 min,住院时间3-7 d,1例(4.2%)发生胆管残余结石,自行排出.结论:液电碎石联合胆道镜应用于LTCBDE可在具备适应症情况下安全有效处理较大胆管结石,是治疗胆管结石较好方法之一.
- 魏晓平田大广于恒海王秋虹胡明道
- 关键词:液电碎石胆道镜
- 细胞因子在肝硬化病变中的作用被引量:6
- 2000年
- 目的 为探讨细胞因子与肝硬化病理过程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30例肝硬化病人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 IL - 6 ,IL- 8,TNF- a含量。结果 肝硬化病人血清 IL- 6 ,IL- 8,TNF- a含量较对照组升高 (P<0 .0 5 ) ,血清 IL- 6 ,IL- 8,TNF含量三者变化相一致。结论 细胞因子在肝纤维化的病理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 陆晓青李文孙峰田大广孙辉
- 关键词:肝硬化IL-6IL-8
- 管状吻合器及多发式直线切割缝合器在消化道重建手术中的运用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 总结管状吻合器及多发式直线切割缝合器在消化道重建手术应用中的操作技术、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 96例消化道重建手术运用管状吻合器及直线切割缝合器。结果 各组吻合均 1次成功 ,无手术死亡病例 ,发生吻合口出血 4例 ,占 4.2 % ;3例出现吻合口瘘 ,占 3 .1% ;3例出现吻合口狭窄 ,占 3 .1%。结论 管状吻合器及多发式直线切割缝合器在消化道重建手术应用中具有使用方便、易于掌握 ,吻合效果安全可靠等优点。
- 田大广朱洪张捷王定本李立冉江华李晓延
- 关键词:管状吻合器消化道重建手术
- 胆道镜结合液电碎石治疗胰管结石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胆道镜结合液电碎石治疗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5例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接受胆道镜结合液电碎石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结石均取净,术后无出血、胰瘘等并发症。结论:胆道镜结合液电碎石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胰管结石的操作方式。
- 魏晓平田大广胡明道于恒海王秋虹刁畅
- 关键词:胆道镜液电碎石
- 细胞因子在胆囊炎胆石症病人手术前后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与胆囊炎胆石症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30例胆囊炎胆石症病人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IL - 6 ,IL - 8,TNF -a含量。结果 胆囊炎胆石症病人血清IL - 6 ,IL - 8,TNF -a含量较对照组升高 (P <0 0 5 ) ,三者含量变化相一致。结论 细胞因子在胆囊炎胆石症的病理过程中 ,起到一定的作用。
- 李文李立李晓延田大广陆晓青
- 关键词:胆囊炎胆石症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
- m^(6)A甲基化修饰在胆管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是最常见和最丰富的RNA修饰,是由m^(6)A甲基转移酶、m^(6)A去甲基转移酶和m^(6)A阅读蛋白协同完成的RNA修饰过程。近年来,RNA表观遗传学在肿瘤中的研究已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许多研究表明,m^(6)A修饰在多种恶性肿瘤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通过调控肿瘤细胞的代谢途径,对肿瘤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CCA)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高,预后差。该文综述了m^(6)A修饰在胆管癌进展、耐药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为胆管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更多可能性。
- 杨丹萍王盛锦刘佰会田大广
- 关键词:胆管癌表观遗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