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青 作品数:206 被引量:579 H指数:13 供职机构: 浙江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一般工业技术 文化科学 生物学 更多>>
肺炎克雷伯菌与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2025年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近年的研究发现IBD患者肺炎克雷伯菌的肠道感染率显著高于健康人,动物实验也表明肺炎克雷伯菌的肠道定植加重IBD的疾病表现。随着病原菌的不断演化,具有多重耐药特性的肺炎克雷伯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扩散,使得临床上难以通过常规的抗生素治疗有效清除定植的肺炎克雷伯菌,可能带来相关疾病风险。目前关于肺炎克雷伯菌如何影响肠道环境进而促进或加重IBD的认识仍十分有限,深入了解肺炎克雷伯菌影响IBD发生发展的机制,探寻潜在的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肺炎克雷伯菌与IBD的相关性及其影响IBD发展的可能机制,以期为更深入的研究提供线索。 郑嘉玲 王青青关键词:炎症性肠病 肺炎克雷伯菌 肠道微生物 E3泛素酶FBXW7促进巨噬细胞产生趋化因子CCL2/7加剧肠道炎症 目的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是一种由免疫介导的,慢性易复发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以及调控因素仍不清楚。肠道内存在CX3CR1high居住型巨噬细胞(Residen... 何佳 宋寅敬 李高鹏 来利华 王青青关键词:巨噬细胞 肠道炎症 γ—干扰素在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成熟中的作用 本文通过IFN—γR基因敲除(IFN—γR)小鼠及IFN—γ基因转染,研究IFN—γ信号转导途径阻断及IFN—γ过表达对DC表型和功能成熟的影响。2 材料与方法2.1 试剂(略)2.2 细胞系和动物:RF33.70,MF... 潘建平 张明徽 倪卫琴 王青青 夏大静 张立煌 余海 曹雪涛关键词:信号转导途径 培养上清 小鼠骨髓 细胞活力 CCR 文献传递 来源于人骨髓基质细胞的新分子PEBP5的克隆与生物学功能的初步研究 PEBP蛋白是一类能与磷脂酰乙醇胺(PE)结合的蛋白。该家族的所有成员都含有与PE结合的保守区域,PEBP家族来源广泛,包括果蝇触觉的气味结合蛋白(OBP)、盘尾丝吸虫感染后的免疫血清识别的抗原Ag16,酵母中抑制CDC... 王晓健 李楠 陈涛涌 孙红颖 王宝梅 王青青 夏大静 张立煌 曹雪涛关键词:人骨髓基质细胞 生物学功能 文献传递 双光子显微镜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 2012年 双光子显微镜是一种对活体组织进行荧光成像的新技术。它由于具有对细胞损伤小、成像深度大和可用于活细胞长时间观察等优点而逐渐被应用于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免疫学等研究领域。近些年来双光子显微镜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很广,主要是用于免疫细胞发育、分化、迁移和功能研究等方面。 陈罗泉 王青青关键词:免疫学 活体成像 聚乙烯亚胺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 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探讨以聚乙烯亚胺为骨架的非病毒载体在基因转染中的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聚乙烯亚胺分别结合含β半乳糖甙酶报告基因的 p SVβ表达质粒 ,含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 p EGFP质粒转染 Cos- 7细胞 ,通过组织化学法测定细胞抽提产物中βgal的表达量和流式细胞仪法测定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细胞的表达比例 ,来测定影响转基因效率的各种参数。结果 :在培养液中 ,6 mg/ L聚乙烯亚胺作用 NIH 3T3细胞 2 4 h,细胞生存率为 6 4.2 % ,7mg/ L时细胞生存率为 5 4.4 %。聚乙烯亚胺在 N/ P比 3.0以上方可完全结合 DNA。溶酶体抑制剂氯喹可增加聚乙烯亚胺的转染效率 ;培养液中的白蛋白、血清可降低转染效率。作为配制聚乙烯亚胺 / DNA复合物的溶媒 ,HEPES缓冲液和生理盐水优于 2 78mmol/ L葡萄糖。在配制聚乙烯亚胺 / DNA复合物的溶媒中加入 Mg2 +可降低转染效率。结论 :通过体外细胞试验证明 。 李经忠 王青青 余海 沈芬平 李达 郑轶关键词:聚乙烯亚胺 转染 调节性T细胞foxp3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学调控 被引量:8 2010年 郭庆明 王青青关键词:TREG细胞 FOXP3 表观遗传学 腺病毒介导的LIGHT联合IL-12治疗小鼠转移性乳腺癌及其机制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 LIGHT 联合 IL-12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免疫机理探讨, 观察其对小鼠4T1乳癌和转移的治疗作用以及长期免疫保护作用。【方法】收集对数生长期的4T1细胞,注射至 BALB/c 小鼠右腹部皮下,... 赵德矿 王青青 沈芬平 洪学军 胡桂莉 曹雪涛关键词:乳腺癌 LIGHT IL-12 文献传递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HDCP外周血中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HDCP)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46例,其中轻度子痫前期22例,重度子痫前期24例,同时选取同期正常孕妇25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CD4+CD25+T细胞比例为(5.01±1.04)%,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的(7.38±1.26)%和正常孕妇组的(12.59±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CD4+CD25+Foxp3+T细胞绝对数分别为(0.96±0.11)×107和(0.63±0.12)×107,CD4+CD25+Foxp3+Treg/CD4+T分别为(2.58±0.93)%和(1.84±0.85)%,均低于正常孕妇组的(1.85±0.17)×107和(5.11±0.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雌三醇分别为(6.16±2.17)mg/L和(3.27±1.15)mg/L,明显低于正常孕妇组的(11.34±2.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明显减少,同时血清雌三醇也有所降低,这些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免疫耐受有关。 张义东 王青青关键词:CD4^+CD25^+调节性T细胞 FOXP3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TAT短肽修饰的聚乙烯亚胺-β-环糊精基因载体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将HIV-1的转录反式激活蛋白(trans-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protein,TAT)中的片段短肽(RKKRRQRRR)偶联于聚乙烯亚胺-β-环糊精(polyethylenimine-β-cyclodextrin,PEI-β-CyD)聚合物,构建出低毒性、高转染率的新型基因载体。方法:β-环糊精(β-CyD)和低分子量树枝状聚乙烯亚胺(PEI600)通过羰基二咪唑(1,1’-carbonyldiim idazole,CDI)聚合形成骨架结构,通过琥珀酰亚胺-3-(2-嘧啶二硫)丙酸酯[N-succinimidy-3-(2-pyridyldithio)propionate,SPDP]将TAT短肽偶联于PEI-β-CyD,构成新的聚合物TAT-PEI-β-CyD。采用1H-NMR和FT-IR对聚合物进行化学结构表征;凝胶电泳阻滞实验、粒径测定和透射电镜观察TAT-PEI-β-CyD对DNA的浓缩能力,以及浓缩质粒DNA后颗粒形态和粒径大小;MTT法测定载体在A293和B16细胞上的毒性,并对A293和B16细胞进行体外细胞转染实验,以PEI25kDa作为对照。结果:1H-NMR和FT-IR结果显示,TAT短肽已成功偶联到PEI-β-CyD。凝胶电泳阻滞试验显示,TAT-PEI-β-CyD在N/P为4∶1时可以完全阻滞DNA的迁移。粒径测定结果和透射电镜图像表明,TAT-PEI-β-CyD/pDNA(N/P=30∶1)复合物粒径在100nm左右。细胞毒性实验表明,在B16和A293两种不同细胞中,聚合物毒性低于PEI25kDa。体外转染结果表明,在N/P为30∶1时,聚合物在A293、B16和B16BL6细胞中的基因转染效率最高;TAT短肽的偶联能提高PEI-β-CyD在B16、B16BL6细胞上的基因转染效率。结论:实验成功构建了TAT短肽修饰的PEI-β-CyD新型基因载体。该载体毒性低,基因转染效率高。 来利华 姜启英 陈丹 虎义平 余海 王青青 汤谷平关键词:聚乙烯亚胺 基因产物 T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