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贺年

作品数:30 被引量:153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1篇土壤
  • 7篇生态
  • 7篇生态效益
  • 7篇水质
  • 7篇水质净化
  • 6篇营养
  • 6篇营养物质
  • 6篇线性回归模型
  • 6篇多元线性回归
  • 6篇多元线性回归...
  • 5篇坡度
  • 4篇植被
  • 4篇水分
  • 4篇土壤硝化
  • 4篇硝化
  • 4篇硝化过程
  • 4篇硝化速率
  • 4篇径流
  • 4篇枯落物
  • 4篇贡献率

机构

  • 30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水利部黄河水...

作者

  • 30篇王贺年
  • 29篇余新晓
  • 18篇邓文平
  • 16篇贾剑波
  • 16篇贾国栋
  • 14篇孙佳美
  • 14篇涂志华
  • 11篇赵阳
  • 8篇莫莉
  • 8篇刘文娜
  • 6篇孙丰宾
  • 6篇梁鸿儒
  • 5篇陈丽华
  • 5篇赵娜
  • 5篇吴海龙
  • 5篇郑力文
  • 3篇张艺
  • 2篇李轶涛
  • 2篇邵方丽
  • 2篇吕锡芝

传媒

  • 5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山地学报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9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确定生态过滤带防护密度的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生态过滤带防护密度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生态过滤带的植被密度的不同,在生态过滤带选取若干个样地,样地的植被密度呈梯度变化;在每块样地内布设若干取样点;检测每块样地内各个取样点处的各种营养物质的...
余新晓贾剑波刘文娜贾国栋涂志华莫莉 李瀚之邓文平王贺年孙佳美赵娜 娄源海
文献传递
北京市西山地区栓皮栎林空间结构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以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作为林分资源调查的技术手段,采用"多站式"扫描方法来获取栓皮栎林标准地内林木树种、树高、胸径、胸高断面积等测树因子,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角尺度3个指标分析了北京市西山林区栓皮栎林样地的空间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栓皮栎林乔木层共包括15个树种,其中,栓皮栎种群在密度和断面积累积量方面占有明显优势,是乔木层的建群种和优势种;(2)栓皮栎林整个林分混交度较低,平均混交度0.306,各树种混交度以栓皮栎、栾树为最低,其它伴生树种以中度、强度和极强度为主;(3)栓皮栎、元宝枫、刺槐、辽东栎种群在空间结构单元中以优势木、亚优势木和中庸木为主,分别占种群总株数的64%,68%,64%和59%,其它树种优势度不明显;(4)栓皮栎林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528,说明该林分水平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但聚集程度较低。
赵阳余新晓信忠保黄枝英邓文平王贺年
关键词: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栓皮栎林空间结构
天然杨桦次生林表层土壤水分与枯落物的空间异质性被引量:16
2012年
枯落物作为水分调节的作用层,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水分循环起着重要作用。采用地统计理论和方法对天然杨桦次生林的表层土壤水分和不同分解程度的枯落物空间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表层土壤水分、枯落物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和已分解层的空间变异均以指数理论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其结构比分别为88.3%,66.6%,89.2%和57.79%,未分解层和已分解层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表层土壤水分与半分解层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分形维数显示表层土壤水分和枯落物层的空间分布格局无显著的各向异质性结构特征。从全方位的分形维数来看,表层土壤水分的分形维数为1.918;枯落物半分解层的分形维数最大,为1.967,明显与其他枯落物层不同;未分解和已分解层分形维数相对较小,分别为1.925和1.928。从空间分布格局来看,半分解层呈明显的斑块状分布,东-西和南-北方向均无明显差异;表层土壤水分、未分解层和已分解层空间分布较为连续,且具有相似性,空间分布在东-西方向上差异明显,南-北方向上差异较小。
邵方丽余新晓杨志坚王贺年
关键词:表层土壤水分枯落物空间异质性地统计学
一种确定生态过滤带防护坡度的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生态过滤带防护坡度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生态过滤带的坡度的不同,在生态过滤带选取若干个具有梯度坡度的样地;在每块样地内布设若干取样点;检测每块样地内各个取样点处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根据每块样...
余新晓贾剑波刘文娜贾国栋涂志华莫莉 李瀚之邓文平王贺年孙佳美赵娜 娄源海
文献传递
一种测定植物根系对土壤硝化反硝化贡献率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定植物根系对土壤硝化反硝化贡献率的方法,在森林或田间,选取20m×20m的样地,在样地内,按S形取点方法,选取5个2m×2m的小单元,在小单元四周外挖0.3m宽,超过根深0.2m的壕沟,插入纤维玻璃以阻止...
余新晓涂志华陈丽华赵阳贾国栋郑力文吴海龙孙丰宾王贺年邓文平贾剑波孙佳美梁鸿儒
文献传递
根土复合体摩擦试验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根土复合体摩擦试验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包括步骤:用半挖法挖出的根系,并将根周围的土壤装袋;用环刀法,取回原状土测定土壤干密度;用铝盒取土样测定土壤含水量;将取回的根系保存在4℃中;依据野外土壤含水量,计算所需...
余新晓涂志华陈丽华贾国栋赵阳郑力文吴海龙孙丰宾王贺年邓文平贾剑波孙佳美梁鸿儒
文献传递
暴雨条件下北京山区主要乔木蓄水能力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利用大型称重式蒸渗仪记录2012年7月21—22日北京暴雨全过程下土体水重的变化,分析不同树种土体水重的增幅和总量的差异。同时运用土壤三参数测定仪对蒸渗仪的不同深度土体中土壤含水率进行观测,分析降雨过程中各层含水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暴雨条件下蒸渗仪土体水重呈先猛增后缓增的趋势,五角枫的土体水重增加最多,渗漏量最少;油松土体水重增加最少,渗漏量最多。土体水重大小依次为:五角枫>侧柏>空地>油松。不同深度土层在暴雨过程中都有水分猛增的过程,表层土发生较早,且增幅大;深层土发生晚,增幅小。五角枫各层土体的含水率最高,油松的最低,含水量大小依次为:五角枫>空地>侧柏>油松。
贾剑波余新晓王贺年刘瑜洁
关键词:渗漏量土壤含水率
一种用于涵养水源的流域覆被率的获得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涵养水源的流域覆被率的获得方法,包括步骤:1)按照流域森林的四种林分类型: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分别测定各林分类型面积、林冠截留率和土壤饱和蓄水能力等;2)按各自权重叠加,获得某一林分类型...
余新晓赵阳贾剑波涂志华王贺年孙丰宾孙佳美梁鸿儒
文献传递
华北土石山区流域森林覆盖率对径流影响的定量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森林对径流的影响历来是生态水文学的热点话题,对流域的管理和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华北土石山区为主要研究区域,利用空间大尺度上多流域之间的对比以及时间尺度上的多年平均和季节性的双重分析,定量分析了流域径流随森林覆盖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降水量较低的地区(本研究区为MAP<500mm),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随森林覆盖率的增加变化并不明显,森林对径流的影响很微弱;在降水量较高的地区(本研究区为MAP>500mm),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随森林覆盖率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二次多项式的变化趋势,当森林覆盖率为40%时具有最大的径流系数(约26%);对于枯水季径流(本研究区为10月—来年5月),其随森林覆盖率的增加而减小,流域森林覆盖率每增加10%,其枯水季径流系数约减少2.7%;对于汛期径流(本研究区为6—9月),流域汛期径流随森林覆盖率的增加也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二次多项式的变化趋势,当森林覆盖率为40%时具有最大的汛期径流系数(约29%).
王贺年余新晓贾国栋吕锡芝
关键词:径流季节性
北京山区林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被引量:13
2011年
应用时域反射仪(TDR)土壤水分定位监测方法,研究了北京山区4种主要林分(侧柏、油松、刺槐、栓皮栎)林地土壤水分动态。结果表明:林地土壤水分变化既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可以分为稳定期(11—4月)、消耗期(5—6月)、积累期(7—8月)、消退期(9—10月)4个阶段。其垂直变化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或趋于平缓)的趋势。单次降雨后持续干旱条件下,土壤水分及其损失率与雨后干旱天数均存在二次函数关系。无论是降水还是其后的持续干旱,主要影响的都是表层土壤。
王贺年余新晓李轶涛
关键词:林地土壤含水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