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西南地区城市人群血压、血脂、血糖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调查北京西南地区城市在职工作人员血压、血脂、血糖异常的发生率,分析其与正常体重、超重、肥胖的关系。方法在2008年度于我中心体检的41320人中,随机选取城市在职工作人员10000例,年龄在20~60岁人群为样本。按我国体质指数建议指标,分类出体重正常、超重、肥胖人群;再根据不同的年龄段统计出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段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发生率。结果①在10000例受调查者中,超重2831例,占28.31%;肥胖1436例,占14.36%;体重正常5733例,占57.33%。②体重正常5733例,其中高血压636例(11.09%),高血脂536例(9.35%),高血糖278例(4.85%)。③超重2831例,其中高血压745例(26.32%),高血脂628例(22.18%),高血糖349例(12.33%)。④肥胖1436例,其中高血压588例(40.95%),高血脂454例(31.62%),高血糖234例(16.30%)。结论①北京西南地区城市人群中超重和肥胖人群比例增高趋势明显;②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发生率与体重的增加有明显关系,不同年龄的发生率不同。
- 柴秀莲王立岩刘吉武于在江
- 关键词:超重肥胖血压血脂血糖
- 高龄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下有限肺切除32例被引量:6
- 2009年
- 王立岩郑彦祁昕吴鹏涛姜永超
- 关键词:高龄非小细胞肺癌电视胸腔镜
- 胸部钝挫伤致胸主动脉迟发性破裂死亡三例被引量:1
- 2012年
- 2008年3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因胸部钝挫伤导致胸主动脉迟发性破裂而死亡的患者3例。现报告如下。
- 王立岩柴秀莲吴鹏涛
- 关键词:胸主动脉
- 全胸腔镜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100例被引量:4
- 2011年
- 结核性胸腔积液在临床中治疗方法很多,随着电视胸腔镜的广泛应用,其用于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也被临床医师所采纳。我们从2007年2月开始,应用电视胸腔镜或辅助小切口治疗胸腔积液的118例患者,其中全胸腔镜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100例,现总结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100例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15~79岁,平均41.7岁。病程:发病3周以内27例,发病3~6周42例。
- 王立岩柴秀莲祁昕吴鹏涛廉亮亮
- 关键词:结核性胸腔积液抗结核治疗全胸腔镜
- 胸、乳腔镜联合对内侧乳腺癌的保乳治疗
- 2011年
- 内侧乳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第一站是内乳淋巴结,对内乳淋巴结的清除一直是乳腺外科医师所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1]。我们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对12例Ⅰ期内侧乳腺癌患者,应用胸、乳腔镜联合保乳治疗,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本组12例,年龄26~59岁,中位年龄(46±1.5)岁。本组病例肿瘤位置均在内上或内侧象限,最大径均≤1.0cm,肿瘤中心距乳头距离均≥3.0cm。钼钯摄片检查均为孤立结节,无钙化及肿大淋巴结。
- 王立岩柴秀莲
- 关键词:乳腺癌患者切除术保乳治疗内乳淋巴结乳腔镜
- 自发性膈肌破裂-迟发性胃穿孔-反复性感染中毒性休克1例报告
- 2010年
- 患者女,53岁,因突然左胸部剧烈疼痛、胸憋、呼吸困难于2008年11月26日就诊。患者半年前出现上腹部及左胸部不适,进食后不适加重,在当地医院行胸部X线摄片检查,发现胸腔内可见胃泡影,未引起重视,半年来无明显异常,因大量进食于12h后突然左胸部剧烈疼痛、胸憋、呼吸困难.继而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下降休克体征表现.行胸片及胸部CT示左侧大量液气胸(图1)。
- 王立岩许玉贵袁洪志廉亮亮
- 关键词:感染中毒性休克膈肌破裂胃穿孔胸部不适剧烈疼痛
- 地域饮食改变与痛风性关节炎的关系探讨被引量:16
- 2011年
-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发病与地域、饮食改变的关系。方法通过对我院2005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92例痛风性关节炎住院病人的病历资料,尤其是病史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 92例痛风病人,初次发病17例,重复发病75例。发病前1周内外出,发生地域及饮食改变的65例,占70.65%,其中初次发病2例,占11.77%;重复发病63例,占84.00%。结论地域、饮食改变是诱发痛风性关节炎的重要因素。
- 柴秀莲王立岩
-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
- 青年人群无症状转氨酶升高情况调查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调查分析青年人群中无症状转氨酶升高情况。方法以我中心2010年1~12月参加体检的人员19247人为样本,根据年龄、性别、体重情况区分出不同人群,统计其转氨酶升高的发生率,进行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 (1)调查的19247位正常人群发生转氨酶升高的2536人,占88.18%,男性占19.49%;女性占11.51%;(2)年龄20~29岁发生转氨酶升高的21.57%;30~39岁发生转氨酶升高的16.58%;40~49岁发生转氨酶升高的8.33%;50~60岁发生转氨酶升高的8.17%;(3)体重正常人群发生转氨酶升高的7.30%;体重超重人群,发生转氨酶升高的16.36%;体重肥胖人群发生转氨酶升高的26.19%。结论 (1)青年人群无症状转氨酶升高的发生率明显升高;(2)男性人群发生无症状转氨酶升高远远超过女性;(3)体重超重、肥胖人群无症状转氨酶升高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 柴秀莲王立岩刘吉武
- 关键词:青年人群转氨酶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切口非加压包扎临床观察
- 2012年
- 临床中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切口通常采用加压包扎5~7d,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和不便,有时会造成切口边缘及皮肤坏死,患侧上肢活动受限。我们从2008年8月至2011年2月,对100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分别采用了切口非加压包扎和常规加压包扎,观察其效果,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非加压包扎组50例,均为女性;年龄29~82岁,平均56.2岁。乳腺癌Ⅰ-Ⅱ期22例,Ⅲ期以上28例;经过化疗3~4个疗程后手术12例。
- 柴秀莲王立岩黄海荣
-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切口乳腺癌患者皮肤坏死上肢活动
- 肺隔离症八例误诊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的临床特征、误诊原因及治疗方法,以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对2000年8月~2010年10月我院误诊的8例肺隔离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反复咳嗽、咳痰、发热6例,胸痛1例,无症状1例,术前误诊肺囊肿3例、肺脓肿1例、肺癌1例、肺炎性假瘤2例、纵隔肿瘤1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均明确为肺隔离症。隔离肺切除1例,肺叶切除7例;术后随访3个月~10年无复发。结论肺下叶实性囊性肿块应警惕肺隔离症。行CT增强扫描及后处理技术显示异常的动脉供血血管是诊断肺隔离症的关键。确诊后行肺切除术,术中保持对隔离肺的警惕,灵活处理异常动脉。
- 高红霞许玉贵齐书山王立岩李伟生
- 关键词:支气管肺隔离症误诊肺脓肿肺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