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花
- 作品数:32 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Lunx mRNA、MMP-7 mRNA对pN0期非小细胞癌淋巴结微转移的诊断及预后的意义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应用RT-PCR技术检测pN0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淋巴结肺特异性X蛋白mRNA(Lunx mRNA)、基质金属蛋白酶-7mRNA(MMP-7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作为分子标记物对于微转移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1例行根治术的pN0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171枚淋巴结中Lunx mRNA、MMP-7 mRNA的表达。结果15例(36.6%)患者的33枚(19.3%)淋巴结检测存在微转移,这部分患者的TNM分期被重新调整。伴有淋巴结微转移的患者较无微转移的患者有较短的5年生存期(P=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微转移、临床分期为影响NSCL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期诊断区域淋巴结中常规病理检查难以发现的微转移对于NSCLC患者的分子分期、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 常飞云杨斌岳强王春艳王福花郭素堂郑光华王宏伟孙诠
- 关键词:微转移
- 二氢嘧啶脱氢酶基因多态性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化疗毒副作用及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 2025年
- 目的 探讨二氢嘧啶脱氢酶(DPYD)基因多态性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化疗毒副作用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4月1日山西省肿瘤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一线治疗患者84例。对患者DPYD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化疗毒副作用及疗效的差异。结果 84例结直肠癌患者中DPYD A1627G野生型AA者58例(69.0%),纯合突变型GG者2例(2.4%),杂合突变型AG者24例(28.6%)。结直肠癌患者DPYD基因状态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组织学分级、转移部位等均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DPYD基因状态与≥3级消化道反应和≥3级骨髓抑制有显著相关性(均P<0.05)。不同基因型患者化疗敏感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9,P=0.046)。DPYD AA型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约10.0个月,长于AG型的6.4个月和GG型的5.5个月(χ^(2)=6.130,P=0.047)。多因素分析显示,DPYD基因多态性(风险比=2.740,95%置信区间:1.444~5.199,P=0.002)和组织学分级(风险比=2.393,95%置信区间:1.196~4.785,P=0.014)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DPYD基因状态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组织学分级、转移部位等均无显著相关性,而与≥3级消化道反应和≥3级骨髓抑制有显著相关性。DPYD基因多态性状态与化疗敏感性之间有一定的关联。DPYD AA型患者有较长的PFS。DPYD基因多态性是PFS的独立危险因素。
- 王福花王馨焱王春艳刘娟刘晓玲
- 关键词:结直肠癌二氢嘧啶脱氢酶基因多态性化疗敏感性
- INPP4B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INPP4B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2014年7月至12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36例胃癌患者新鲜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INPP4B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10年1月至12月49例胃癌患者石蜡包埋肿瘤组织和相应切缘组织INPP4B蛋白及其下游分子磷酸化AKT(p-AKT)的表达。分析INPP4B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RT-qPCR检测结果显示,胃癌组织INPP4B mRNA相对于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水平为0.21±0.04(t=-2.208,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显示,INPP4B蛋白在肿瘤切缘正常组织中高表达,在肿瘤组织中低表达,二者阳性强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70,P<0.01);p-AKT蛋白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在肿瘤切缘正常组织中低表达,二者阳性强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77,P<0.01);INPP4B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644,P<0.01)。胃癌患者INPP4B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4.7%(17/49),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患者间INPP4B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NPP4B阴性表达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为47个月,阳性表达患者为4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INPP4B低表达,其可能通过影响AKT活性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肿瘤抑制因子的作用。
- 樊臣杰马晋峰王福花郭向云步鹏赵园园郭素堂
- 关键词:胃肿瘤磷酸化AKT预后
- 宫颈鳞癌患者血浆miRNA let-7a-3p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9年
- 子宫颈鳞癌在妇科恶性肿瘤最常见,病死率也高,每年全球新发病例超45万之多,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疾病之一,近年研究发现宫颈癌发病逐渐趋于年轻化[1],其也是我国重点防治癌症之一。宫颈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发展过程,因此尽早诊断,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是降低宫颈癌死亡率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尤其是高危型HPV的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 武燕王福花
- 关键词:宫颈癌患者宫颈鳞癌MIRNAHPV
- 肝癌患者血清miR-144-5p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关系的临床研究及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血清miRNA-144-5p(miR-144-5p)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以及miR-144-5p的靶基因和可能致病机制。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山西省肿瘤医院就诊的100例新发肝癌患者(肝癌组)治疗前和同期100名健康人(健康对照组)体检时清晨空腹血清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血清miR-144-5p转录水平表达量。按miR-144-5p中位相对表达量判定患者miR-144-5p高、低表达;比较各临床病理特征分层间miR-144-5p高、低表达患者分布差异。应用在线工具miRDB、TargetScan 8.0和miRWalk预测miR-144-5p可能的靶基因,进一步通过微生信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通过RNA22软件分析miR-144-5p与靶基因互补序列。结果肝癌组中位年龄54岁,范围38~74岁,包括男性80例(80.0%)、女性20例(20.0%);健康对照组中位年龄46岁,范围34~66岁,包括男性69例(69.0%)、女性31例(31.0%);两组间年龄及性别构成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癌患者血清miR-144-5p转录水平中位相对表达量低于健康对照组[M(Q_(1),Q_(3))][0.311(0.066,2.270)比1.067(0.263,3.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6,P<0.001)。肿瘤长径>5 cm组较≤5 cm组[59.3%(35/59)比36.6%(15/41)]、转移组较未转移组[60.4%(29/48)比40.4%(21/52)]中miR-144-5p低表达患者占比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性别、是否年龄>55岁、是否合并肝炎、是否肝硬化、是否甲胎蛋白>400μg/L、不同分化程度各亚组间miR-144-5p高、低表达患者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预测,3个生物信息学在线工具共有的miR-144-5p靶基因有34个,GO、KEGG富集分析显示,这些靶基因与泛素化有关,主要富集于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信号通路(hsa04120)和mTOR信号通路(hsa04150),RNA22软件分析显示,miR-144-5p主要与UBR5和UBE4A基因3'非翻译区有互补序列。结论肝癌患者血清miR-1
- 王福花张华一李峰杨云锋梁书丰郭素堂王春艳
- 关键词:泛素化生物信息学
- 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筛选乳腺癌相关蛋白标志物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 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SELDI-TOF-MS)技术筛选乳腺癌的特异性蛋白标志物。方法 用SELDI-TOF-MS仪及CM10蛋白芯片检测110例乳腺癌患者治疗前及100名健康对照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应用软件自动采集数据、筛选差异表达蛋白,对表达有差异蛋白的诊断效率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多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混杂因素。结果 乳腺癌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共有49个蛋白峰的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以前的文献,筛选出6个蛋白标志物,质荷比(M/Z)分别为3264、3968、4376、8124、8924和9180,组建成乳腺癌诊断模型,其中表达下调的蛋白M/Z有4376、8126和8924,表达上调的有3264、3968和9180。M/Z为3264、3968、4376、8126、8924的蛋白诊断乳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6、0.933、0.727、0.976和0.751,可作为诊断乳腺癌的标志物。M/Z为9180的蛋白与乳腺癌的TNM分期和Her-2的表达相关(P<0.05),M/Z为8926的蛋白峰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关系(P<0.05)。结论 SELDI蛋白质谱技术可能有效地区分乳腺癌患者和健康人,筛选出的蛋白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SELDI在乳腺癌的诊断及乳腺癌特异性分子生物标志物的筛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王春艳杨瑞红王福花吴玉梅李炘正郭素堂
- 关键词:乳腺肿瘤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蛋白质组学
- 肝癌患者血清miRNA-451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和靶基因的预测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血清miRNA-4516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并预测其可能的靶基因。方法:收集100例肝癌患者和同期体检的100例健康人血清样本,采用RT-PCR测定血清miRNA-4516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最后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miRNA-4516可能的靶基因。结果:经分析血清miRNA-4516相对表达水平,肝癌患者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与肝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1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AFP表达量、是否肝炎肝硬化、是否转移无相关性(P>0.05)。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miRNA-4516预测的靶基因多数与转录因子有关。结论:miRNA-4516有可能通过调节转录因子在肝癌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 王福花王春艳郭向云李峰杨云锋郭素堂
- 关键词:肝癌靶基因
- SELDI技术在肺鳞化疗监测中的临床观察
- 目的:肺癌病人在手术后对治疗的反应差异很大,出现此差异的原因很多。本实验用蛋白质飞行质谱分析方法对肺鳞癌手术后进行化疗治疗的疗效以及预后进行观察分析,希望找到疗效检测和预后的生物指标。
- 杨瑞红郭素堂宋霞田瑞芬王春艳王福花郭向云
- 关键词:SELDI化疗后肺鳞癌
- 文献传递
- 应用SELDI技术分析乳腺癌与健康人的血清蛋白差异
- 2017年
- 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SELDI-TOF-MS)技术探索乳腺癌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血清蛋白质谱差异,寻求乳腺癌的特异性蛋白标志物。方法 收集了80例乳腺癌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女性的血清样本,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乳腺癌和30例健康人)和测试组(30例乳腺癌和20例健康人),用SELDI-TOF-MS技术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获得蛋白指纹图谱,采用BioMarker Pattern软件筛选出实验组中表达差异的蛋白,建立分类树模型,最后用测试组验证分析。结果 实验组中乳腺癌与健康人相比有28个蛋白质有显著差异(p<0.01),BPS软件自动选取(M/Z3160.5、3366.3、3400.8、4596.2,5335.5、8548.1、8680.2、9179.6)8个差异蛋白建立乳腺癌诊断的分类树模型,此模型在实验模式下灵敏度为92%(46/50),特异度为90%(27/30),检测模式下灵敏度为93.33%(28/30),特异度为90%(18/20)。结论SELDI技术可以有效的区分乳腺癌患者和健康人,其灵敏度和特异性高,在乳腺癌的诊断及乳腺癌特异性的标志物分子的筛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吴玉梅王福花
- 关键词:飞行时间质谱乳腺肿瘤蛋白质组学
- 应用SELDI技术分析乳腺癌与健康人的血清蛋白差异
- 2017年
- 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SELDI-TOF-MS)技术探索乳腺癌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血清蛋白质谱差异,寻求乳腺癌的特异性蛋白标志物。方法 收集了80例乳腺癌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女性的血清样本,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乳腺癌和30例健康人)和测试组(30例乳腺癌和20例健康人),用SELDI-TOF-MS技术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获得蛋白指纹图谱,采用BioMarker Pattern软件筛选出实验组中表达差异的蛋白,建立分类树模型,最后用测试组验证分析。结果 实验组中乳腺癌与健康人相比有28个蛋白质有显著差异(p<0.01),BPS软件自动选取(M/Z3160.5、3366.3、3400.8、4596.2,5335.5、8548.1、8680.2、9179.6)8个差异蛋白建立乳腺癌诊断的分类树模型,此模型在实验模式下灵敏度为92%(46/50),特异度为90%(27/30),检测模式下灵敏度为93.33%(28/30),特异度为90%(18/20)。结论SELDI技术可以有效的区分乳腺癌患者和健康人,其灵敏度和特异性高,在乳腺癌的诊断及乳腺癌特异性的标志物分子的筛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吴玉梅王福花
- 关键词:飞行时间质谱乳腺肿瘤蛋白质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