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华 作品数:25 被引量:75 H指数:4 供职机构: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机器人辅助技术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 2025年 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终末期膝关节骨关节炎最有效的手段,通过矫正畸形、重建下肢力线和恢复关节间隙平衡,可以减轻关节疼痛并改善关节功能,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然而,临床研究发现,采用传统术式后仍有关节不稳等情况发生,患者满意度仅为80%~85%。随着5G技术及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辅助手术应用于临床。国外在机器人辅助膝关节置换术方面经验丰富,而国内的机器人辅助膝关节置换术起步较晚,其疗效仅得到单中心病例研究或个例报道验证。该文通过查询国内外文献,对机器人辅助技术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及其优势与不足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深入探讨该技术的应用价值与前景。 李宏伟 王永华 张虎雄 丁建 郭佳鑫关键词:机器人辅助手术 膝关节骨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差异性表达基因的研究进展 2025年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退行性膝关节病变,主要表现为膝关节明显疼痛伴活动受限,其病理生理机制主要有炎症反应、软骨退变、骨赘生成、骨代谢异常等。既往众多研究发现介导KOA发生发展的基因各不相同,且基因存在明显的种族差异性与地域差异性。本文综述KOA患者差异性表达基因的研究进展,探讨KOA易感基因在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的差异性表达,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从基因角度提供防治KOA的方法途径。 李宏伟 王永华 张虎雄 郭佳鑫 丁建关键词:基因表达 疾病遗传易感性 种族差异 可塑型钛板在跟骨关节内骨折中的应用 2013年 目的:总结采用切开复位可塑型钛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05年7月~2010年6月,共34例,据Sanders分型,Ⅱ型9例,Ⅲ型17例,Ⅳ型8例,采取手术方式来恢复跟骨高度、Bohler角,利用跟骨可塑型钛板固定。结果:3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2个月,平均19个月,采用ReigrtonNebraska百分制评定疗效,优15例,良13例,可2例。优良率93,3%。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可塑型钛板固定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王永华关键词:跟骨骨折 内固定 钛板 血同型半胱氨酸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肌少症发生关系的研究进展 2025年 髋部骨折后肌少症的发生率逐渐上升,预计至2050年全球肌少症患病人数将达到5亿,其起病隐匿,将会给我国医疗系统及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针对肌少症的防治已经刻不容缓。对于肌少症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现有研究显示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升高可以导致细胞发生氧化应激、促进蛋白质聚集和功能紊乱、刺激细胞凋亡、诱发炎症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肌少症的发生发展,现在Hcy作为肌少症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对此的研究日益增多。目前发现高Hcy血症与肌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具体机制尚未阐述明确。本文通过查询国内外文献,对Hcy在髋部骨折后肌少症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李宏伟 王永华 张虎雄关键词:髋部骨折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 2004年 目的 :总结使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 2 0 0 0年 9月至今使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病人 30例 ,其中闭合骨折 2 6例 ,开放骨折 4例。结果 :随访 3~ 16个月 ,骨折均愈合 ,关节功能正常 ,无感染、断钉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具有稳定性可靠 ,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早期关节活动的优点 ,是治疗胫骨骨折较理想。 王永华 温慧丽 吕福润 付万有 乔生飞 黄振起 杨存虎 苏雅拉图关键词:胫骨骨折 带锁髓内钉 适应证 禁忌证 阻挡钉结合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13年 胫骨下段骨折较为常见,由于其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局部软组织覆盖少,如果按照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或外固定架固定,对骨折端血供破坏较大,容易导致骨折延迟愈合、伤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1].因此,髓内钉是长骨管状骨骨折治疗的标准方法,然而随着髓内钉应用范围的扩大,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下段骨折容易出现成角畸形或骨折端不稳定等问题,而阻挡钉技术的应用可解决上述问题.总结我院2010年9月~2012 年8 月采用阻挡钉结合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下段骨折,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王永华关键词:胫骨下段骨折 带锁髓内钉 阻挡钉 疗效观察 外固定架固定 骨折延迟愈合 DHS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28 2016年 目的比较分析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6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将,每组各34例。采用DHS内固定为DHS组,采用PFNA内固定为PFNA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卧床时间、负重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过平均16个月随访,DHS组有5例内固定失败,PFNA组有3例不愈合或延迟愈合。PFNA组较DHS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方面有优势,但术后隐性失血多(<0.05)。两组术后卧床时间、负重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总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DHS和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都可以获得良好效果。PFNA较DHS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好,适用于各种类型尤其是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或严重骨质疏松患者。 王永华 吕福润 苏雅拉图 韩景全 刘峰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 老年 动力髋螺钉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记忆合金髌骨爪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被引量:4 2008年 王永华 温慧丽 吕福润 付万有 黄振起 杨存虎关键词: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 髌骨骨折 疗效满意 骨创伤 MIPPO技术结合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目的:回顾总结应用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PO)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经验.方法:36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微创接骨板固定技术,骨折按AO分型:A2型1 1例,A3型10例,B2型8例,C1型7例... 王永华关键词:胫骨远端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血清Vaspin、Runx2、Osterix水平表达意义研究 2025年 探究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血清Vaspin、Runx2、Osterix水平的表达意义,为骨质疏松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力支撑。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剖析相关血清标志物有助于揭示发病机制。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7月的在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40例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另招募鄂尔多斯地区40例骨量减少老年男性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行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术后第12周复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所有受试者清晨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 Vaspin、Runx2、Osterix 水平(ELISA法),观察组患者于术后第12周复查时再次检测血清Vaspin、Runx2、Osterix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HIP BMD、血清Vaspin、Runx2及Osterix水平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Vaspin与HIP BMD、Runx2、Osterix均呈正相关。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越好,血清Vaspin、Runx2和Osterix水平越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HIP BMD较骨量减少患者明显减低,提示骨密度越低,发生骨折风险越高。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血清Vaspin、Runx2与Osterix表达水平较骨量减少患者明显减低,且三者存在显著相关性,表明vaspin可能影响成骨细胞活性,参与骨质疏松发展。血清Vaspin、Runx2与Osterix浓度随骨折愈合程度增加,高浓度血清Vaspin可能促进骨折愈合。 丁建 张虎雄 李宏伟 郭佳鑫 王永华关键词:VASPIN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质疏松 骨折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