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华
- 作品数:20 被引量:56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 新时代大学生党员自主学习自我革命精神的意义浅析
- 2023年
-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党最鲜明的品格与最大的优势,而自我革命精神是从党的自我革命历程中凝练出来的,对于党员实现自我发展具有根本性指导意义的精神形态,应该被不断地学习与贯彻。本文旨在从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的内涵出发,分析大学生党员自主学习自我革命精神的深刻意义。
- 王超王晓华
-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
-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鲜明特征与重大贡献
- 2024年
-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不仅是对当前党领导文化建设作出的理论总结,也是文化建设实践过程中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理论、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文化建设的重要经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经验,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是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体现了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的鲜明特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方向,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
- 张建强王晓华
- 关键词:生成逻辑
- 美国的多元文化及对中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4年
- 美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万国博览会,美国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多元性、开放性和实验性。中国应承袭历史上的开明态度,学习美国等世界各国能为我所用的文化,对其文化糟粕需坚决抵制。
- 王晓华孙桂华
- 关键词:多元文化
- 大学语文课中的情感教学
- 2006年
- 情感在实际生活中能促进人的积极行为,将情感列为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因素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修养,培养自己的积极情感,同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让学生学会创造自我,实现自我。教师进行情感教育的途径包括:真诚至上,情理相容;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师生情感融洽和谐;善于控制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强化作文教学。
- 王晓华
- 关键词:教师情感大学语文教学
- 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被引量:17
- 2008年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如何为人处世的丰富哲理,这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背景。我们可以借鉴、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仁爱宽厚精神,进取精神,理想人格等思想教育资源,来完善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 王晓华
-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 基于一流课程建设的互动式教学法的应用——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
- 2025年
-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推进思政课一流课程建设,推动思政课教学法的不断发展,对提高思政课立德树人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基本原则,是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互动式教学法使用的基本遵循。本文依据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基本原则,结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践,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教学反思几个方面阐述基于一流思政课程建设原则下互动式教学法的应用理念及方式。
- 王晓华王超
- 关键词: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法
-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融入高校自然科学通识课的探索
- 2022年
-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对当代社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启示,科学与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有其负面影响,带来了很多异化后果,我们在坚持科技创新的同时,应认真规避科技有可能给我们带来的一切风险。而高校自然科学通识课的建设不尽完美,应推进教育改革创新,优化通识课程体系,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有效融入自然科学通识课,这对于新时代的高校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王晓华刘逸雯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技观高校通识教育大学生
- 大学生党员斗争精神培育探析被引量:1
- 2023年
- 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成长,依靠斗争精神走向强大,斗争精神是共产党面对艰难险阻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大学生党员是党员干部的后备军,是投身于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的重要力量,新时代培育大学生党员的斗争精神至关重要。本文通过阐释斗争精神,明确大学生党员培育斗争精神的主要内容与深刻意义,探析培育大学生党员斗争精神的现实路径。
- 杨阳王晓华
-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管理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被引量:12
- 2016年
- 实践教学管理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有效开展和顺利进行的主要问题。应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实践教学形式,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社会实践内容明显不足、实践教学教学大纲缺失、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不完善、实践课评价机制不完善等方面。本文针对实践课教学管理环节存在问题提出了构建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解决对策,以期解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实效性低的难题。
- 王晓华赵明媚孙英浩
-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中国全球倡议解读
- 2024年
- 中国先后在全球范围内提出了一系列倡议,包括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构成了中国的全球倡议方案,这三大倡议旨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确保这一理念得以行稳致远。三大全球倡议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较大的关联性。分别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的角度解读中国三大全球倡议的不同内容,可以更好地把握三大全球倡议的内涵以及价值,从而更好地落实到行动上。
- 岳方元王晓华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