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晋斌

作品数:100 被引量:1,219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军事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2篇经济管理
  • 2篇军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8篇货币
  • 25篇金融
  • 12篇汇率
  • 11篇货币体系
  • 11篇国际货币
  • 11篇国际货币体系
  • 10篇货币政策
  • 8篇经济学
  • 7篇金融周期
  • 6篇人民币
  • 6篇资本
  • 5篇银行
  • 5篇经济增长
  • 5篇汇率制
  • 5篇汇率制度
  • 4篇中国货
  • 4篇中国货币
  • 4篇资产
  • 4篇金融发展
  • 4篇金融控制

机构

  • 87篇中国人民大学
  • 8篇对外经济贸易...
  • 3篇中国建设银行
  • 2篇北京大学
  • 1篇河南财经学院
  • 1篇山东财经大学
  • 1篇河南财经政法...
  • 1篇中国农业发展...

作者

  • 87篇王晋斌
  • 4篇刘元春
  • 4篇李南
  • 4篇刘璐
  • 3篇李博
  • 2篇陈金至
  • 2篇马曼
  • 2篇金鑫
  • 1篇于春海
  • 1篇鞠姗
  • 1篇刘玮
  • 1篇孙陶生
  • 1篇孙涛
  • 1篇袁忆秋
  • 1篇李振仲
  • 1篇刘婧蓉
  • 1篇倪颖
  • 1篇刘津含
  • 1篇宋劲松
  • 1篇戴颖玥

传媒

  • 11篇安徽大学学报...
  • 8篇经济理论与经...
  • 7篇经济研究
  • 6篇中国人民大学...
  • 5篇国际金融
  • 4篇金融研究
  • 3篇人民论坛
  • 3篇世界经济
  • 2篇教学与研究
  • 2篇国际贸易问题
  • 2篇中国物价
  • 2篇新金融
  • 2篇金融博览
  • 2篇云南财经大学...
  • 2篇中国经济报告
  • 2篇政治经济学评...
  • 2篇债券
  • 2篇国企管理
  • 1篇现代商业银行
  • 1篇国际金融研究

年份

  • 2篇2025
  • 4篇2024
  • 7篇2023
  • 8篇2022
  • 8篇2021
  • 7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为什么中国上市公司的内部职工持股计划不成功被引量:18
2005年
通过构造一个利益相关者模型,本文从内部职工持股计划(ESOPs)参与主体出发讨论实施该计划中的三个关键问题:企业绩效、财富转移和利益协调。企业绩效、财富转移是实施ESOPs的两个重要动机。利益协调是这两个动机实现的约束条件。同时,本文构造了一个两阶段参与者感知——预期模型分析员工的治理权这一重要的利益协调机制。本文认为,动机与规则安排相冲突的制度设计使得中国上市公司的ESOPs最终成为一种短期员工福利计划,内部职工股份在相当短的时间内演变为公众持股形式,没有形成一种通过员工参与公司管理并创造公司合作型文化的长期组织形式。
王晋斌
关键词:ESOPS
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发展:一种政治经济学的观点被引量:5
2001年
逐步引入可持续发展市场因素过程内含的某些政府职能和市场职能之间能够有效替代的时滞 ,要求政府手中有必要的资源来消除该时滞造成的不利于市场化改革的因素 ,调节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 ,化解积聚的风险。从资本市场角度来理解就是要通过金融控制来获取改革和发展所必须的资源。但在实施金融控制以消除某些风险的同时 ,这种制度安排又会造成新的风险。要依靠资本市场来化解社会风险 ,必须要让更多的微观主体有机会和能力来交易和管理风险。
王晋斌
关键词:金融控制功能观资本市场政治经济学金融风险
未必共赢:论艰辛复苏的世界经济
2016年
次贷危机的冲击带来的全球潜在GDP下降,以及强调需求管理的刺激政策带来的长债务周期,共同决定了世界经济的复苏之路是艰辛之路。复苏进程中的不平衡、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对称、国家出口结构的差异化以及贸易和汇率政策的摩擦,决定了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必然伴随着财富的再分配效应,导致复苏但未必共赢的结局。
王晋斌马曼
关键词:潜在GDP财富再分配贸易保护量化宽松国际货币体系
深度理解美联储货币政策新框架及其潜在的风险
2022年
美联储近期加息的“靴子”终于落地,时隔3年多美联储的此次温和加息举措还将伴随年内六次同等幅度的加息预期。如何前瞻性地判断美国货币政策取向、变化以及给其他经济体带来的影响与风险是业界一直深入探讨的课题。而深度理解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新框架无疑是认识该问题的较优路径。在美国经济产出缺口快速收敛的过程中,美国宏观刺激政策接连出台,从政治上说,这是美国急剧膨胀的全球竞争意识,美国经济想打破次贷危机以来的“大停滞”周期;从技术上说,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新框架——弹性平均通胀目标制,允许通胀出现较长的阶段性“超调”。本文重点讨论后者,以便更好地理解美联储货币政策新框架及其潜在的风险。
王晋斌
关键词:美联储通货膨胀货币紧缩
全面理解美元货币体系的新框架被引量:5
2022年
当前关于国际货币体系的讨论框架尚不够完整。现有框架强调了美元体系运行中全球美元资金循环及其存在的风险,并以此为逻辑给出了美元体系未来可能的演进。在现有不完整框架基础上,本文纳入美元指数,美元定价信用通过美元指数来确定,美元指数代表少数经济体拥有国际金融市场的集体定价权、集体储备权和优先定价权,从而给出了分析美元体系及其运行的扩展性新框架。依据新框架,本文从外部平衡、金融和贸易等方面提出了约束美元体系过度弹性及有关“美元特权”的思考,认为美元货币体系的逐步萎缩和多货币竞争体系的演进将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
王晋斌厉妍彤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货币竞争
国有公司溢价: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2024年
选取A股上市公司2003-2021年的月度数据,检验Fama和French五因子模型(简称FF模型)在中国股市的适用性时,发现FF五因子模型中投资风格因子存在冗余。提出用国有公司因子替换原有投资因子对风险溢价进行解释,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添加国有公司因子变量的五因子模型对A股风险溢价具备更好的解释力,结果通过了稳健性检验。第二,对总样本进行分时期检验,发现2013年后A股市场的国有公司组合表现出更高的超额收益率,说明市场对国企价值的认同度在提高,但国有上市公司估值还存在系统性低估。提出的国有公司溢价为探究适合中国资本市场风险溢价解释因子提供了新视角,也为构建A股具有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提供了基础性的研究证据。
王晋斌伍威
关键词:超额收益率
疫情背景下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及对未来金融变局的思考被引量:3
2020年
新冠疫情造成的全球性经济衰退风险,直接影响到金融市场。作为新冠感染人数最多的美国,早在3月就爆发了金融市场动荡,三大股指四次熔断,直到美国相继出台应对疫情的宏观经济政策,才止住了股市触底。尽管后来的几个月内NASDAQ多次创新高,但这种经济与金融的持续脱离仍然令人担忧。美国是在利用美元霸权和全球资源对冲疫情带来的金融风险,这会加剧全球金融失衡,为未来全球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动荡埋下隐患,进而引发全球金融格局变动。
王晋斌
关键词:金融市场金融危机
全球金融周期和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证据被引量:6
2019年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有关金融因素对实体经济影响的问题备受关注。本文采用全球恐慌指数(VIX)代表全球金融周期,主要研究了 1990Q1- 2014Q4全球金融周期对79个发展中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第一,总体来看,当VIX增大,即其代表的全球金融周期由景气走向不景气时,发展中国家的TFP会显著降低。第二,汇率制度弹性越大,VIX代表的全球金融周期对发展中国家的TFP的负面影响越大。第三,全球金融周期通过影响企业的投融资活动而影响TFP,即全球金融周期从繁荣期走向衰退期,或从衰退期走向萧条期时,投资和融资规模都会因不确定性的增大而降低,进而使TFP降低。并且在金融开放程度更高的国家,这两种机制都更为显著。
王晋斌刘璐陈金至
关键词:汇率制度全要素生产率
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及其异质性研究
2025年
近期国家出台政策治理企业拖欠账款以改善现金流,研究企业现金流状况对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响应效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市场高频交易数据识别结构性货币政策冲击,本文利用2018—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季度面板数据,采用局部投影法检验结构性货币政策对不同现金流状况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结构性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行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一次性货币政策对投资影响的持续时间大约为一年。(2)不同现金流状况的企业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响应表现出异质性,现金流状况良好和欠佳企业对响应的贡献度分别约为3/4和1/4,表明结构性货币政策实现了结构调整和稳就业的双重使命。(3)不同现金流状况企业对货币政策响应随着行业和时间维度变化而有所不同。本研究从改善企业现金流的视角,提供了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升货币政策效能的政策参考。
王晋斌杨子瑜
关键词:现金流
贸易战“十条”,看清特朗普的真实意图被引量:1
2018年
特朗普无视美国国内储蓄投资关系失衡带来的外部失衡,无视美元体系内生性的外部逆差,以逆差等同于吃亏的逻辑,对造成美国贸易逆差的主要贸易国或区域(包括美国盟友)挥舞关税大棒,体现出美国的"强大"和霸凌主义。在美国经济强劲增长、内外部不平衡不严重的时期,特朗普发起贸易冲突,超越了传统的"逆周期"的贸易政策,暴露出特朗普的真实意图:以贸易战为手段,着手改变二战以后美国主导下通过谈判达成的推动全球经济共同增长的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以遏制美国在全球相对地位下滑的态势。因此,2018美国发起的贸易冲突将具有中长期性和艰巨性。特朗普主张签订"三无"自由贸易协议看似公平,其实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却是一种很不公平的贸易协议,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环境存在恶化的风险。
王晋斌
关键词:贸易战贸易协定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