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明杰

作品数:13 被引量:228H指数:8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历史地理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乡村
  • 3篇经济带
  • 3篇长江
  • 3篇长江经济
  • 3篇长江经济带
  • 2篇诊疗
  • 2篇搜索
  • 2篇搜索法
  • 2篇污染
  • 2篇环境污染
  • 2篇步移
  • 1篇等标污染负荷
  • 1篇地表
  • 1篇地理
  • 1篇电商
  • 1篇电子商务
  • 1篇新兴服务业
  • 1篇医疗服务模式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政府

机构

  • 12篇华中师范大学
  • 8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贵州大学
  • 2篇南京邮电大学
  • 1篇湖北省发展和...
  • 1篇浙江财经大学

作者

  • 12篇王明杰
  • 8篇余斌
  • 1篇曾菊新
  • 1篇张向敏

传媒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6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武汉市新兴服务业空间发展研究
区位论是寻找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法则,自诞生以来,它便成为探寻人类经济活动空间分布及空间中相互关系的重要学说。新兴服务业是信息技术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新的区位需求导致了新兴服务业发展与传统服务业存在显著差异。因此,...
王明杰
关键词:新兴服务业区位特征
洱海流域水环境污染与水环境变化的关联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基于2007年—2017年洱海流域水环境数据,以水污染排放总量、排放结构、排放时空变化表征洱海流域水环境污染的综合特征,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探究洱海流域水环境污染部门、污染地区与水环境变化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1)2007年—2017年,洱海流域污染等标排放量呈现“先增后降”趋势,TN是洱海流域主要污染物.2)2007年—2017年,洱海流域水环境污染主要来自面源污染,其中畜禽养殖污染排放量平均占比达53.17%,是流域主要污染部门.3)2007年—2017年,洱海流域等标污染排放量时空分布不均、空间差异缩小,高排污区集中分布在海北地区,与2007年相比,2017年高、低排污乡镇均有所减少.4)2007年—2017年,洱海流域各污染部门与洱海水质变化具有较强的关联度,关联度总体呈“阶段性波动”特征.5)2007年—2017年,洱海流域各乡镇污染排放与洱海水质变化具有较强的关联度,关联度最强的三个乡镇为:上关镇、湾桥镇、海东镇.据此,提出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的水污染“结构减排”对策建议.
王明杰王明杰余斌王毅
关键词:水环境污染等标污染负荷灰色关联分析洱海流域
产业结构变化与环境污染排放的动态关系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被引量:4
2020年
以1992-2017年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和环境污染数据为样本,运用VAR模型测算了生态文明战略驱动下产业结构特征变化对环境污染排放的冲击影响。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第一产业的增长对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和烟(粉)尘排放总量起到负向冲击作用;②第二产业的增长对污水排放总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和烟(粉)尘排放总量起到正向冲击作用;③第三产业的增长对烟(粉)尘排放总量具有负向冲击作用;④环境污染的方差分解中,污水排放总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解释度均为20%,烟(粉)尘排放总量的解释度为40%。
王明杰王明杰
关键词:产业结构环境污染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示范区
中国陆域地表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空间关系研究被引量:17
2020年
在人类活动主导人地矛盾的当代背景下,从空间关联角度测度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是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以2015年数据为基础,通过选取特征变量构建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双变量局域空间自相关、人地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多层次刻画中国陆域地表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空间相关关系、空间匹配关系、空间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基础的空间相关关系随着地域尺度增大而趋于增强,说明自然环境条件对人类活动格局的基础性作用;②人类活动与自然资源支撑的空间匹配关系呈现非均衡性特征,华北地区人类活动规模与自然资源支撑空间错位显著、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③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承载的空间耦合协调度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调整人类活动的结构与方式是化解区域人地矛盾的理性选择。
胡书玲余斌卓蓉蓉张向敏王明杰
关键词:自然环境
长江经济带综合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2
2020年
综合承载力是衡量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判据.以长江经济带为案例区,以2007-2017年为时间轴,构建基于“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复合系统的地域综合承载力评价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评估综合承载力及其时空格局,借助探索性数据分析及GWR模型分析综合承载力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2007-2017年,长江经济带综合承载力较低,但上升趋势显著.②长江经济带社会承载力水平“独占鳌头”,经济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先后垫底.③长江经济带综合承载力总体呈现下游高于中游、中游高于上游的空间格局.④互联网覆盖率、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化率、单位能耗实现的GDP、环境污染治理占GDP比重是影响综合承载力的主导因素.据此,提出提高长江经济带综合承载力对策建议.
王明杰王明杰余斌王维卓蓉蓉
关键词:综合承载力长江经济带
城市群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整合发展研究——以武汉--汉川为例
目前,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群与城镇整合发展研究方兴未艾。以城市群为研究背景,不同等级城市间一体化与整合发展研究已成为中国近域城镇问题研究的热点所在。当下,关于城镇一体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都比较成熟,但是,对于...
王明杰
关键词:城市圈经济互补利益共享资源利用政府作用
文献传递
分级诊疗政策背景下乡村医疗服务空间可达性研究--以山东省新泰市为例
公共政策是影响人文现象地理分布及变化的重要因素,乡村医疗服务空间分布深受分级诊疗政策影响。文章基于分级诊疗制度,以山东省新泰市为研究区,采用改进型两步移动搜索法,分三阶段求取新泰市916个村级居民点医疗服务空间可达性及其...
王明杰余斌卓蓉蓉李瑞瑞
关键词:医疗服务模式
乡村重构与转型:西方经验及启示被引量:66
2019年
20世纪80年代以来,乡村重构与转型成为西方国家乡村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前沿课题。在揭示西方国家乡村重构过程、梳理转型特征、探析驱动因素的基础上,聚焦于乡村发展的系统总结及其提供的经验借鉴与启示。西方国家乡村重构经历了从"资本、土地、产权"主导的经济维度重构到"话语、他者、建构"主导的社会维度重构、再到"主体、文化、网络"主导的综合维度重构阶段;乡村转型特征可凝聚为生产性乡村-消费性乡村-多功能乡村-全球化乡村的逻辑主线;后工业化、逆城市化、全球化是推动西方国家乡村重构与转型的主要因素。中国乡村发展具有迥异于西方国家的背景和特征,但相关经验及认识仍然能够为理解中国乡村实践发展、推动相关理论建设提供启示,并从"要素/重构/过程"-"功能/转型/结果"视角对当代中国乡村重构与转型进行了系统思考。
胡书玲余斌王明杰
关键词:乡村转型
分级诊疗政策背景下的乡村医疗服务空间可达性研究——以山东省新泰市为例被引量:18
2019年
立足于分级诊疗制度背景,以山东省新泰市为研究区,采用以行政边界设置多级搜索半径完善两步移动搜索模型,分三阶段分析新泰市村级居民点医疗服务空间可达性及其空间格局。结果表明:①乡村地域医疗服务空间可达性是由乡村居民对不同等级医院医疗服务选择的空间可达性叠加而成,医院服务能力、交通时间距离主要影响空间可达性叠加的权重分配。②新泰市医疗服务空间可达性总体较差,二级医院空间效能未能充分发挥是拉低市域总体医疗服务空间可达性的主要原因。③新泰市医疗服务空间可达性呈圈层式空间分布,可达性圈层沿交通线延伸特征显著。城区及城郊可达性高,市域东北、西北、南部形成三大集中连片“短缺区”。主要交通干线沿线空间可达性较高,通达能力对医疗服务空间可达性影响较大。据此,提出完善分级诊疗政策、增加新的医疗机构、加快市域交通网络建设等对策建议。
王明杰余斌余斌胡书玲王权坤
长江经济带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2
2020年
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以长江经济带125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统计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揭示长江经济带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长江经济带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差异性显著,总体呈"一核多点"的分布格局。②长江经济带乡村旅游重点村分型特征显著,分形结构复杂。③长江经济带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集聚程度相对较弱,热点区呈现两核集聚分布格局,冷点区未形成明显的集聚区。④客运交通运输总量、游客接待总人数、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是影响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作用大小在空间上具有差异性。据此,提出促进乡村旅游重点村发展的相关建议。
王明杰王明杰侯飞
关键词:乡村旅游影响因素长江经济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