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文俊

作品数:27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贵州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3篇建筑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望远镜
  • 11篇大射电望远镜
  • 4篇岩溶
  • 3篇岩质
  • 3篇石漠化
  • 3篇喀斯特地区
  • 3篇贵州喀斯特地...
  • 2篇地质
  • 2篇多孔
  • 2篇岩溶区
  • 2篇岩质边坡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水箱
  • 2篇突水
  • 2篇强筋
  • 2篇物理模拟
  • 2篇喀斯特石漠化
  • 2篇滑坡
  • 2篇基于GIS
  • 2篇隔板

机构

  • 26篇贵州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国...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26篇王文俊
  • 17篇刘宏
  • 14篇宋建波
  • 10篇向喜琼
  • 4篇南仁东
  • 4篇彭勃
  • 2篇周宏益
  • 2篇韦韬
  • 2篇李博
  • 1篇马磊
  • 1篇宋彦辉
  • 1篇刘祥洋
  • 1篇孙勇
  • 1篇詹玉枝
  • 1篇张磊
  • 1篇雷建海
  • 1篇朱立军
  • 1篇左双英
  • 1篇汪志鹏
  • 1篇崔小平

传媒

  • 4篇地球与环境
  • 3篇矿业研究与开...
  • 2篇地质灾害与环...
  • 1篇建筑技术开发
  • 1篇贵州科学
  • 1篇土工基础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勘察科学技术
  • 1篇山西建筑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贵州省第三届...
  • 1篇中国地质学会...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0
  • 4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射电望远镜在贵州喀斯特地区的选址方法被引量:1
2005年
一平方公里阵大射电望远镜SKA是世界多国投资、我国争建的国际合作项目。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是SKA在中国的一项先导工程。SKA可以利用贵州喀斯特洼地作为主反射面支撑条件及候选台址,并在贵州全省建造由40余个单元天线组成的射电望远镜阵。本文结合大射电望远镜SKA对候选台址的要求,在合理确定台址优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系统阐述大射电望远镜在贵州喀斯特地区的选址方法,并对选址中的关键问题做简单说明。
宋建波刘宏王文俊彭勃南仁东
关键词:大射电望远镜
大射电望远镜一平方公里阵(SKA)贵州选址的一种构形
2005年
大射电望远镜一平方公里阵(SKA)贵州选址分两种构形:小N大D型和大N小D型。采用遗传算法对第一种构形布局,得小N大D型构形共有60个台址组成,分别分布在核心区(R<0.75 km)和发自核心区边缘的5 条对数螺旋线上,其中核心区(R<0.75 km)台址10个,中央区(0.75 km
刘宏宋建波王文俊彭勃南仁东
关键词:构形
大射电望远镜一平方公里阵(SKA)候选台址核心区岩溶水系发展演化过程及其工程意义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大射电望远镜SKA是国际射电天文界提议,并由国际SKA计划办公室(ISPO)和国际SKA操作委员会(ISSC)具体实施的国际性项目,中国SKA工程方案是利用贵州省众多的喀斯特洼地作为大射电望远镜SKA侯选台址,其核心区为平塘县六水洼地群。通过大量的岩溶地质调查,认为,SKA核心区属于贵州省VII剥夷面,与之相对应的地文期为第三期第1亚期,该区强烈岩溶的作用,是坝王河的强烈溯源侵蚀结果。区内垂向岩溶作用强烈,落水洞密布,地表河与地下暗河间频繁转换,岩溶水系发展演化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而目前处于第3阶段中期,其特征是“高差大、水量大、岩溶作用强烈,槽谷、洼地等负地形量大而密集分布”。大射电望远镜工程建设需处理好洼底岩溶水顺畅排泄、主反射面支撑柱地基局部垮塌和支撑柱地基不均匀沉降等问题。
刘宏宋建波王文俊向喜琼
关键词:SKA核心区
一种用于多孔进水室内突水模拟试验的模型箱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多孔进水室内突水模拟试验的模型箱,它包括箱体和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外围有强筋,底部内有储水箱,箱体的外壁上设有若干监测元件,所述储水箱的顶部有变通道隔板与隔水板,变形隔板与隔水板的上面设...
李博韦韬王先庆王文俊
文献传递
浅谈贵州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被引量:9
2006年
以系统论观点探讨了石漠化内涵,认为石漠化的最主要原因是脆弱的喀斯特环境条件和不合理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的,其发展过程是非线性的。因而,石漠化治理应针对喀斯特环境的脆弱性,以协调人-地关系为宗旨,按计划分步骤地改变或改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一方面实现石漠化治理,另一方面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文中进一步阐述了石漠化综合治理策略、综合治理模式和综合治理专家系统研发。
刘宏宋建波王文俊
关键词:石漠化
声波测试在围岩稳定性的分析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地下开采的矿山,经常会遇到巷道围岩的失稳问题。巷道围岩的稳定性不仅影响到工程的进度,同时也将严重影响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利用岩体声波速度来判断岩体的稳定性,愈来愈被人们重视,并广泛用于实践。通过声波对围岩稳定性分级试点进行分析验证,阐明了声波测试对围岩稳定性分析的有效性。
崔小平王文俊刘祥洋汪志鹏
关键词:岩石声波测试稳定性
黄河上游某滑坡群特征浅析被引量:1
2003年
根据滑坡区地形地貌特征、岩体结构特征以及滑坡群的工程地质特征分析认为 ,尽管滑坡群中的 5个滑坡共同发育在一个大型圈谷地貌中 ,但它们并非是一次下滑所形成 。
王文俊宋彦辉
关键词:黄河上游地区滑坡群工程地质
岩溶区层状岩质弧形边坡动力响应特征
2007年
在贵州岩溶区某大型工程台址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研究基础上,采用动力有限元模拟方法,对岩溶区层状岩质弧形边坡的地振动力响应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边坡坡高、坡形和边坡结构是控制边坡地振动放大效应的最主要因素:高陡边坡的地振动放大效应强烈,低缓边坡对地振动的放大效应不明显;当地振动方向与岩层倾向相一致时,边坡对地振动的放大效应最强,反之则大大减弱。
刘宏宋建波王文俊
关键词:岩溶区
徐州粉土三轴压缩特性及二维离散元数值模拟
2025年
【目的】徐州粉土分布广泛,为了解其三轴压缩特性,给工程建设提供参数依据,【方法】对取自徐州地铁一号线的粉土,进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不断施加轴向压力直到土体破坏,将整个试验过程看作是外加荷载对土体的做功过程。在此基础上,采取数值模拟方法,对徐州粉土的三轴试验过程进行模拟。【结果】结果显示:粉土峰值强度、残余强度和变形模量均随围压增大而增大;不同围压下均表现为剪切破坏,低围压下橡皮膜扭曲更明显。各类裂纹均逐渐增加,试样微裂纹在应力达到峰值时开始激增,剪裂纹占比逐渐增加;加载初期,荷载做功几乎完全转化为应变能,整个过程中应变能先增大后减小,摩擦能和阻尼能则一直增大至模型破坏;应变能、摩擦能与阻尼能之和约占边界能的60%,且随轴向应变增速变化与粉土应力-应变曲线关系密切。【结论】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室内试验结果很好吻合;剪切裂纹主导了粉土的最终破坏;根据能量变化将粉土三轴压缩过程破坏模式划分为峰值前的孔隙压密、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三个阶段,及峰值后的加速破坏和强度剩余两个阶段。然而随着围压的增大,峰后加速破坏和强度剩余阶段可能会消失。
蔡韩刘宏向喜琼王文俊李麟玮
关键词:粉土三轴压缩离散元方法数值模拟影响因素
基于GIS的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规划被引量:7
2005年
近年来GIS无论在理论上或应用上都取得了飞跃的发展,成为一个跨学科多方向的研究领域。本文探讨将GIS运用到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规划中,结合规划原则阐述了GIS在石漠化规划中的实现过程。实例应用表明,可以极大地提高规划的效率和质量,为规划提供完整、准确、快速的基础信息支持。
周宏益王文俊向喜琼
关键词:GIS喀斯特石漠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