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仁
-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11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合并糖尿病的机制分析
- 1995年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合并糖尿病的机制分析林凤山,常继红,王凤仁,王力,张守仁,孟宪昌一、对象:按标准[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1版,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9]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病例41例(男27,女14例,年龄17~74岁,平均...
- 林凤山常继红王凤仁王力张守仁孟宪昌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糖尿病并发症
- 血液病房室内空氧细菌培养调查及其消毒和护理
- 1994年
- 王凤仁林风山代京慧常继红谢玉芹刘淑芬马铁兰张守仁
- 关键词:细菌数血液病患者紫外线消毒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阴性细菌
-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小粒及肥大细胞计数的研究
- 1994年
- 王凤仁林凤山王燕常继红王力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细胞计数肥大细胞代偿性增生血窦网状细胞
-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小粒细胞成分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通过对病人骨髓小粒细胞进行分类计数,从而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对65例再障病例、36例增生性贫血(简称增贫)病例、22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例以及1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骨髓细胞涂片,每个病例各选取2张髓片在油镜下分类计数,将每组骨髓小粒出现率、每个骨髓小粒平均所含细胞数以及所含细胞种类进行比较。结果 4组病例骨髓小粒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障组每个骨髓小粒的平均细胞数明显低于增贫组及ITP组。再障组小粒非造血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从细胞分类来看,组织嗜碱细胞、淋巴细胞和脂肪细胞增高尤为突出。结论再障病人骨髓小粒以非造血细胞为主,这可以作为不典型再障的诊断依据,同时对再障病人骨髓小粒细胞成分的分析,可以为后续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 杨利王凤仁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小粒分类计数
- 脑电图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早期诊断价值
- 1994年
- CNSL多在患白血病后出现了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并通过腰穿检查而确诊之,其为白血病治疗增加困难.为早期发现CNSL,对确诊的白血病病例,进行脑电图检查,是一个很好方法。故报告并讨论如下。
- 林凤山邱朝晖李秀荣常继红郑静华王凤仁董淑春李红王彦叶莉莉
- 关键词:脑电图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