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明
- 作品数:45 被引量:161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中空硅球表面分子印迹温敏聚合物吸附溶液中的四环素被引量:6
- 2016年
- 本文开展了中空温敏分子印迹聚合物(HTMIPs)吸附溶液中四环素(TC)的实验研究,采用牺牲酵母模板法制备的中空硅球作为基质材料,以TC为模板分子,N-异丙基丙烯酰胺为温敏单体,通过沉淀聚合法合成了中空温敏型TC分子的印迹聚合物,利用FT-IR和SEM等方法对HTMIPs的理化性能进行表征,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HTMIPs对TC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HTMIPs对模板分子TC在pH值为5.0时,35℃条件下吸附容量最大,约为72.05μmol·g^(-1),表明该印迹吸附剂对TC具有良好的亲和性和选择吸附性.HTMIPs的等温吸附结果与Freundlich模型拟合更好,动力学吸附结果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表明HTMIPs对于TC分子的吸附主要是在非均匀表面共价键作用下的结果.同时,HTMIPs表现出良好的可重复利用性,5次重复吸附-解吸附后吸附量损失约6.64%.因此,所制备的中空温敏印迹聚合物在吸附分离环境水体中的抗生素方面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 欧红香陈群汇朱晓莉邢志祥马建锋潘建明
- 关键词:印迹四环素
- 凹凸棒石及其表面离子印迹聚合物对水溶液中Sr(Ⅱ)的吸附机制被引量:7
- 2009年
- 以Sr(Ⅱ)为模板,壳聚糖为功能体,凹凸棒石为载体,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偶联剂,利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凹凸棒石表面离子印迹聚合物。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对凹凸棒石及其表面离子印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运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技术探讨了pH值、吸附剂用量、静置时间对两者吸附行为的影响,考察了它们的饱和吸附容量和吸附效率,对比研究了凹凸棒石及其表面离子印迹聚合物对水溶液中Sr(Ⅱ)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在最优化条件下,凹凸棒石表面离子印迹聚合物对水溶液中Sr(Ⅱ)有良好的吸附性能,饱和吸附容量为凹凸棒石的3.71倍,凹凸棒石表面离子印迹聚合物对Sr(Ⅱ)的识别性为凹凸棒石的3.0倍以上,为进一步建立专属性核废物处理模型提供了依据。
- 李春香潘建明刘燕高捷闫永胜陈静
- 关键词:凹凸棒石识别性锶
- 分子印迹技术最新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3年
- 随着分子印迹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分子印迹聚合物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重点介绍了几种新型分子印迹聚合物,并且展望了分子印迹技术的未来。
- 张亮潘建明徐龙城戴江栋卫潇闫永胜
- 关键词:分子印迹技术
- 一种制备多孔温敏分子印迹吸附剂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多孔温敏分子印迹吸附剂的方法,属环保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利用纳米壳聚糖粒子作为稳定粒子,分散于溶液中作为水相。液体石蜡作为油相溶剂,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引发剂2,2'‑偶氮...
- 欧红香陈光浩郑旭东邢志祥余沛霖潘建明
- 文献传递
- 吸附法提铀及提铀吸附剂的种类和性能强化策略被引量:4
- 2023年
- 控制化石能源的使用、促进可替代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发展,符合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主题。核能作为一种能量密度高的绿色能源,其广泛应用可缓解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已探明的海水中铀资源约为陆地铀矿的1000倍,海水提铀是确保铀资源长期供应及核能可持续发展的潜在方法。吸附法因吸附效率高、操作简单、成本低和绿色环保等优点成为海水中铀酰离子提取的有效方法之一,但面临诸多挑战,如海水中铀酰离子的浓度极低且以Ca_(2)UO_(2)(CO_(3))_(3)或[UO_(2)(CO_(3))_(3)]^(4-)的形式稳定存在、共存离子种类和数量较多等。因此,制备高性能吸附剂是实现海水提铀的关键。综述了海水提铀吸附剂的类型及其性能强化策略,以期设计海水提铀吸附剂提供帮助。
- 白雪潘建明
- 关键词:海水提铀吸附法偕胺肟
- MY@SiO_2-PEI磁性复合生物材料对二元Ce^(3+)/Sr^(2+)混合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采用生物材料酵母作为基质材料,纳米四氧化三铁为磁敏源,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CP)作为硅源与偶联剂,聚乙烯亚胺(PEI)为功能单体,利用两步溶液聚合法制备磁性复合生物材料(MY@SiO2-PEI).同时,采用FT-IR、SEM、VSM、等电位点测定及接触角测定等方法对材料的理化性能进行了表征,并考察其对二元体系(Ce3+/Sr2+)混合液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结果表明,MY@SiO2-PEI实现了PEI的成功嫁接,材料的表面变得粗糙,等电位点pHzpc变大,材料的接触角由疏水变成亲水.吸附实验结果表明,MY@SiO2-PEI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对二元体系中Ce3+和Sr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80.24 mg·g-1和63.51 mg·g-1.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与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的线性回归系数(R2)均大于0.99,准二级动力学模拟的理论吸附容量(Qe,cal)更接近于实验值(Qe,exp),Freundlich等温模型中的吸附强度(1/n)均小于1,吸附为多层,有利于化学吸附过程;pH=5.5~6.0为最适吸附pH范围;MY@SiO2-PEI的磁性强度为10.03 emu·g-1,满足分离富集的要求.
- 卞维柏黄卫红欧红香朱亚梅潘建明
- 关键词:复合生物材料
- 杀菌剂氟茚唑菌胺的合成
- 2025年
- [目的]优化杀菌剂氟茚唑菌胺的合成方法,提高反应收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方法]以4-氟苯胺和丙酮为起始原料,经缩合、催化氢化、乙酰化、重排和酰胺缩合5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本路线总收率为59.6%(以4-氟苯胺计),产品含量达到98.8%。[结论]此路线原料易得、操作简便、条件温和,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 吴鑫张科张晓彤朱晓龙孙永辉孔繁蕾潘建明
- 关键词:杀菌剂
- 基于光、电驱动促进海水中铀和锂提取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铀、锂的富集和分离对绿色能源和工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海水中铀、锂的储量是陆地的数千倍,但浓度极低,从海水中高效提取铀、锂,已成为化学、材料、能源与催化领域的研究前沿之一,基于光电驱动的还原吸附分离技术发展迅速。介绍了光电驱动促进海水中铀和锂提取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典型光电驱动提取材料与过程,总结了光、电驱动海水中分离锂和铀的性能及优缺点。基于光电驱动的新策略对锂和铀提取展现出了更快的吸附动力和更强的捕获能力,分析总结了海水提铀和锂中的能量消耗及成本效益,并展望了光电驱动促进海水中铀和锂提取研究的发展趋势,旨在为设计开发新型海水提铀和锂的光电提取材料提供启示。
- 杨雅南常胜然薛松林潘建明邢卫红
- 关键词:铀锂
- 凹凸棒土改性及其在环境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3
- 2010年
- 凹凸棒土独特层状、链式结构赋予它特殊的性能,使其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本文主要从凹凸棒土的改性研究及其在环境中水处理的应用研究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凹凸棒土的改性方法及其在各类环境废水处理中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凹凸棒土产品的发展趋势。
- 于志新逯子扬赵晓红李春香潘建明闫永胜
- 关键词:凹凸棒土改性水处理
-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催化消除前沿技术及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2年
-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可吸入有害物质形成的重要前体,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催化氧化法作为末端技术是目前处理VOCs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讨论了VOCs的热催化氧化、光催化氧化和光热协同催化氧化的研究进展,重点研究常用VOCs的催化氧化机理以及相关催化剂的构筑。其中,热催化燃烧主要以贵金属(Pt、Pd、Au、Ag等)、过渡金属(Mn、Co、Cr等氧化物)及复合型催化剂研究展开;光催化氧化以TiO和CN为典型催化剂进行讨论;光热协同催化研究主要包括碳基催化剂、贵金属负载型以及过渡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的开发与应用。此外,本文对基于催化剂的热催化、光催化和光热催化去除VOCs的开发和研究提出了进一步的展望。
- 杨福刘梦婷马淑兰魏祎暄欧锐王旭裕李露露张武翔潘建明
-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热催化光催化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