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筱同
- 作品数:10 被引量:74H指数: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黄芪甙IV与米利酮及哇巴因对心衰豚鼠的强心效应比较被引量:8
- 2001年
- 刘元元沈筱同
- 关键词:米利酮哇巴因强心
- 黄芪注射液中对心脏正性肌力作用的成分分离与鉴定被引量:34
- 1992年
- 用豚鼠离体乳头肌的收缩力相对增强百分率为正性肌力作用的指标,研究了黄芪注射液及其各分离部分的活性,证明中性部分为有效部位;其正性肌力作用呈浓度依赖关系。并用放射配基受体结合分析法,证明其作用不是通过β-肾上腺素受体,也不依赖于儿茶酚胺的释放。活性部分的成分,通过柱层析分离出单体,并经波谱数据分析和标准样品直接对照,证明该单体为黄芪甙Ⅳ。
- 刘星阶喻正坤郑基蒙龚志铭张静华沈筱同戴瑞鸿
- 关键词:正性肌力作用药物分析
- 维生素D缺乏与补充研究现状被引量:27
- 2011年
- 维生素D是维持骨骼健康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目前全球约有10亿人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大部分人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来达到推荐的摄入量,而国外常用的补充剂是维生素D3(胆钙化醇)。现对老年人维生素D3的日推荐剂量一般在800IU以上,安全上限为2000IU。维生素D补充也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基础。
- 张浩黄琪仁沈筱同
- 关键词:维生素D骨骼健康骨质疏松症
- 米利酮对豚鼠心乳头肌及主动脉条的作用
- 1994年
- 米利酮(Milrinone,Mil)是非洋地黄,非儿茶酚胺类强心药,具有明显的正性肌力和护血管作用。国外用于治疗难治性心衰及洋地黄中毒的心衰病人。本文用豚鼠乳头肌及主动脉条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合成与进口米利酮的正性肌力作用效价相同,对抗去甲肾上腺素缩血管的作用也等同。
- 沈筱同薛全福周思平赵琪平李丹蒋美芬
- 关键词:米利酮正性肌力作用扩血管作用
- 米利酮和哇巴因对心衰模型狗心功能效应的比较观察被引量:2
- 1994年
- 米利酮和哇巴因均能改善心衰模型狗的心功能,在相近剂量,米利酮和哇巴因均能减轻心脏负荷,但其作用各有特点。结果表明,米利酮和哇巴因作用机制和作用方式肯定不尽相同。
- 沙群金宜强沈筱同
- 关键词:米利酮哇巴因心力衰竭动物模型
- 氰联吡啶酮的正性肌力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
- 1993年
- 利用心得安制备豚鼠和家兔心衰模型,静注氰联吡啶酮10~15μg/kg,继之以0.5~0.75μg/kg/min恒速静注,可使衰竭心脏Lvdp/dt mex升高约40%,但心率影响不明显。离体豚鼠心室乳头肌和心房实验表明,氰联吡啶酮(0.1~6.4μg/ml)可剂量依赖性地加强心肌收缩力,小剂量(0.1~1.6μg/ml)对心率影响不明显,大剂量时显著加快心率。较高浓度钙离子拮抗剂戊脉安(2×10^(-6)M)可显著减小氰联吡啶酮的正性肌力作用,而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5×10^(-7)M)和H_2受体阻断剂西米替丁(5×10^(-3)M)则无此对抗作用。上述结果提示,氰联吡啶酮的正性肌力作用可能也与钙离子经钙通道内流的增加有关,而与β受体、H_2受体无关。
- 郭诗玫王革新蒋晓岚周思平蒋美芬沈筱同
- 关键词:正性肌力心力衰竭
- 米利酮对大鼠缺氧性肺动脉增压反应的抑制作用
- 1996年
- 本文观察了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米利酮(milrinone,Mil)对大鼠缺氧性肺动脉增压反应的抑制作用。离体肺灌流实验显示,大鼠肺通入2%O_2的低氧混合气体后,肺灌流压由基础值的1.85kPa(13.9mmHg)上升至3.63kPa(27.3mmHg,P<0.001);随灌流液加入0.2,1,5,10,20μgMil后,增压反应抑制百分数(下同)分别为3.0±3.3,34.0±9.5,70.2±9.4,97.1±7.4和113.7±5.8。整体实验显示,呼吸10%O_2低氧混合气体后,大鼠平均肺动脉压由基础值的2.61kPa(19.6mmHg)升至3.67kPa(27.6mmHg,p<0.001);静脉注入1,5,10,20,30μgMil后,增压反应抑制百分数分别为12.8±3.1,24.0±3.3,46.3±9.7,70.1±13.0和92.9±13.6。整体大鼠呼吸低氧混合气体后颈动脉血压显著下降,收缩压由17.6±1.3kPa(132.0±9.6mmHg)降至10.5±0.6kPa(78.6±4.1mmHg,P<0.01);舒张压由14.2±1.3kPa(106.9±9.9mmHg)降至6.82±0.?
- 梁兵薛全福齐保申周晓梅蔡英年沈筱同
- 关键词:米利酮缺氧症肺动脉高血压
- 米利酮对麻醉家兔的心血管作用被引量:3
- 1992年
- 静脉注射米利酮(3~300μg/kg),能使麻醉家兔正常心脏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LV士dP/dt max)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心率(HR)仅在高剂量时略有增加,而全身动脉压(AP)无明显变化。米利酮在静脉剂量300μg/kg才增加呼吸振幅和频率。给家兔灌胃米利酮(10mg/kg,2次/d)一周后,其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米利酮(500μg/kg iv)可明显翻转家兔戊巴比妥钠诱导的衰竭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AP亦无变化。结果表明,米利酮对家兔正常和衰竭心脏都有明显的正性肌力作用,且在这些剂量不改变心脏后负荷。
- 沙群周思平蒋美芬沈筱同
- 关键词:米利酮血流动力学心力衰竭
- 光学活性甲苯喹哌的合成及其抗心律失常作用
- 1990年
- (±)-1-对甲苯基-1,2,3,4-四氢异喹啉(4)经用二苯甲酰基-d-酒石酸拆分得(-)物体(8)和(+)物体(9),将(4),(8),(9)分别先后与氯乙酰氯及六氢吡啶反应,制得(±)、(-)和(+)-甲苯喹哌。后两者初步推定为S和R构型。三种甲苯喹哌经北草乌头碱致大鼠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和毒性初步观察结果,右旋体的抗心律失常活性为左旋体的4.8倍,为消旋体的3.6倍,但其毒性分别为后二者的2.4和5.1倍。治疗指数仍为外消旋体较高。
- 周智善沈筱同屠传廉林加宝
- 米利酮和哇巴因的强心效应、安全范围和心脏毒性的比较被引量:1
- 1994年
- 在猫和豚鼠戊巴比妥钠心衰模型上比较了米利酮和哇巴因的强心作用、安全范围和心脏毒性。米利酮作用于衰竭心脏的最大有效量为1238±203μg·kg-1(猫)、2102±210μg·kg-1(豚鼠)米利酮安全范围远大于哇巴因。毒性剂量的米利酮发生主要以室性心律失常为主的心电图变化。结果表明,米利酮的强心作用可能无种族差异性,其安全性好.但也会诱发室性心律失常。
- 沙群沈筱同
- 关键词:米利酮哇巴因心脏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