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毕研玲

作品数:26 被引量:96H指数:5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哲学宗教
  • 12篇经济管理
  • 10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中介
  • 7篇中介作用
  • 2篇大学生
  • 2篇期望效用理论
  • 2篇情境
  • 2篇进化
  • 2篇可行性
  • 2篇互联
  • 2篇互联网
  • 1篇单身
  • 1篇心理
  • 1篇信心
  • 1篇行为决策理论
  • 1篇羞怯
  • 1篇学业
  • 1篇学业倦怠
  • 1篇英文
  • 1篇援助
  • 1篇正确率
  • 1篇证词

机构

  • 17篇陕西师范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吉林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澳门科技大学
  • 1篇澳门理工学院

作者

  • 25篇毕研玲
  • 8篇李纾
  • 3篇张宝山
  • 2篇苏寅
  • 2篇梁竹苑
  • 2篇饶俪琳
  • 1篇汪祚军
  • 1篇余松霖
  • 1篇郑蕊
  • 1篇晏碧华
  • 1篇孙彦
  • 1篇于窈
  • 1篇张力元
  • 1篇孙悦
  • 1篇杨挺
  • 1篇谢晓非
  • 1篇周坤
  • 1篇李岩梅
  • 1篇李瑛
  • 1篇梁哲

传媒

  • 5篇心理科学进展
  • 2篇心理科学
  • 2篇应用心理学
  • 2篇人类工效学
  • 2篇第十八届全国...
  • 1篇心理学报
  • 1篇管理评论
  • 1篇心理与行为研...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心理技术与应...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过分自信对后继学习表现的促进效应:不满意和努力的潜在中介作用
多数人都会带着玫红色的眼睛看待自己,行为决策领域的研究也一致发现人们通常对自己的表现过分自信。作为一种决策偏差,过分自信常常被认为会带来一些严重的灾难。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过分自信的积极效应,如过分自信可以提高动机...
刘培毕研玲
文献传递
一种齐当别思想下的量子决策模型:对囚徒困境中的分离效应的解释被引量:2
2019年
量子决策模型是近10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决策模型,用以解释那些违背经典决策模型的现象。虽然当前的量子决策模型能够解释囚徒困境中的分离效应,但其中却存在一些困难,即会产生反常的概率关系以及无法精确拟合分离效应量较大的实验结果。本研究在分析当前量子决策模型困难的基础上,结合齐当别思想对模型进行改进和优化。结果表明,研究所构建的量子决策模型克服了当前模型中的困难,并且能够预测囚徒困境博弈中由他人收益差距改变而引起的分离效应变化趋势。本研究还是一次启发式决策模型与计算式决策模型相结合的探索。
辛潇洋李瑛毕研玲晏碧华
关键词:量子囚徒困境
协助类型对求助者过分自信的影响:思考的作用
2025年
人们在获得外部协助完成任务后,会高估自身独立完成相似任务的能力。通过两个研究探讨了寻求人类协助与互联网协助导致求助者过分自信的差异,并探究了“思考提示”的作用。结果发现:(1)人们普遍高估自身能力,相较于寻求人类协助,寻求互联网协助的求助者因对问题较低的思考水平而对自身未来完成相似任务的能力产生更高程度的过分自信;(2)“思考提示”能显著降低因互联网协助导致的过分自信,而对人类协助导致的过分自信无显著缓解作用。以上结果说明思考程度是不同协助类型导致过分自信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对人们认识协助与过分自信之间关系、影响机制及消除因互联网协助导致的过分自信有积极意义。
毕研玲李冀蒙卢雨媚肖昊宇陈泓薇
网络帮助与人类同伴帮助对过分自信的影响比较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依赖网络的帮助以快速获取信息。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研究发现,人们接受网络帮助会影响个体对自身能力的自我评估,产生过分自信。
李冀蒙卢雨媚毕研玲
老年人行为决策:领域现状与挑战被引量:17
2015年
老年人的决策特点在多个领域各有不同,具体表现为消费领域的信息搜索数量下降,风险决策中的风险规避倾向,医疗决策中对框架效应敏感性的下降以及日常决策中存在经验优势等。总的来说,老年人在一部分决策任务中表现较差,而在另一部分决策任务中表现与年轻人无差异甚至优于年轻人。老年人的决策效度主要受到个体认知、情绪和任务特征等因素的交互影响,遵循个体-情境拟合理论。未来研究除了要继续探讨老年决策者在不同领域决策任务下的表现及影响因素,并深入解决决策质量及策略等方面争议外,还应进一步加强对被试特征、决策策略、跨文化等一系列变量及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
张力元毕研玲张宝山陈璐
关键词:老年人任务情境
过分自信对坚持行为的影响:可行性而不是吸引力的中介作用
过分自信作为一种稳定的特质的心理品质,对个体行为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以往研究更多的通过横断研究方法探索特质过分自信对个体行为的积极影响,然而很难获得过分自信对行为影响的直接证据。因此,通过实验引起被试的状态过分自信研究过...
党清秀毕研玲
关键词:可行性
过分自信对坚持行为的影响:可行性而不是吸引力的中介作用
过分自信作为一种稳定的特质的心理品质,对个体行为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以往研究更多的通过横断研究方法探索特质过分自信对个体行为的积极影响,然而很难获得过分自信对行为影响的直接证据。因此,通过实验引起被试的状态过分自信研究过...
党清秀毕研玲
关键词:可行性
文献传递
行为决策理论之父:纪念Edwards教授2周年忌辰被引量:1
2007年
著名心理学家W ard Edwards对行为决策的学科形成与理论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文章简要介绍了Edwards的生平,以主观期望效用模型和贝叶斯决策为核心回顾了Edwards的决策理论、主要成就及其对行为决策研究的学术贡献。文章并从行为决策领域的研究、科普、应用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总结了中国行为决策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及Edwards的学术思想对中国行为决策研究的主要影响。文章展望了行为决策研究的前景,并呼吁更多的中国心理学工作者投身于行为决策研究。
李纾谢晓非毕研玲李岩梅梁哲梁竹苑施维许洁虹于窈余松霖
关键词:贝叶斯决策
“避害”还是“趋害”?被引量:1
2010年
趋利避害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人类的某些"趋害"行为质疑了这一本能说。研究发现,对经历的回顾性评价是由经历中具有特殊性质的片断通过加权平均所决定。研究从探索起决定性作用的片断展开,涉及的领域逐渐扩大。该文着重介绍了峰值-结尾规则及持续时间忽略等发现,并指出减少实验误差,拓宽应用领域,扩展对有利刺激序列的研究是该领域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
苏寅毕研玲李纾饶俪琳
厌而避额外之“利”;喜而趋额外之“害”(英文)被引量:2
2011年
趋利避害是生物的本能。《管子·禁藏》云: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是规范性决策理论的一基本原则。本研究以金钱作为奖赏或惩罚刺激,检验人们能否理性地遵循"价值最大化"原则。在实验中,主试以检查硬币生产年代的数目为由,让被试逐枚地感受两个金钱序列:10元硬币序列(由20枚五角硬币组成)和10.3元硬币序列(由20枚五角硬币和3枚一角硬币组成),随后评定获得(或损失)各金钱序列的高兴(或不高兴)程度,并从中选择一金钱序列(与硬币等值的金钱)作为其奖赏(或惩罚)。实验为2(3枚一角硬币在序列首vs.3枚一角硬币在序列尾)×2(先检查10元硬币序列vs.先检查10.3元硬币序列)×2(损失vs.获得)三因素设计,每种条件随机分配15名商学院学生被试。结果表明,被试倾向选择获益少(10元)和损失多(-10.3元)的金钱序列;且获益大(10.3元)时高兴程度小,损失小(-10元)时不高兴程度大。这一结果意味着:"聊"并不胜于"无",反而是"无"胜于"聊"。其中,伴随着违背价值最大化原则所产生的情感亦有悖逻辑。负性情感的引发一般有其"逻辑正确"的原因(如,无惠而不乐);而引发本研究负性情感的原因实属"逻辑错误"(如,惠多而不乐)。这种不曾被定义而类似于"冤"的情感不仅见于个人,也见于民族、国家间的持续交往,值得进一步研究。
李纾毕研玲苏寅饶俪琳
关键词:价值最大化效用最大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