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世德
- 作品数:81 被引量:236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中美贸易利益争端与贸易摩擦研究——基于贸易差额演化的视角被引量:4
- 2014年
-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美贸易差额快速归属中国,美国频繁采用反倾销调查、发动知识产权争端、利用产品缺陷诋毁中国制造、利用WTO规划实行贸易摩察等方式对中国进行制裁和干预。实质上在中美贸易差额中美国享受了重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中国政府必须树立科学的对外贸易利益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外贸发展方式转换,鼓励本国企业赴美投资。
- 段世德张茜倩
- 关键词:贸易利益贸易差额贸易摩擦
- 武汉创新型企业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2011年
- 创新型企业是区域创新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中核心主体,创新型企业建设直接影响着创新型城市及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本文在武汉创新型企业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武汉创新型企业建设的一些对策及建议。
- 彭光辉段世德
- 关键词:创新型企业
- 论科技创新与美国贸易利益改善
- 当前美国经济是一种基于创新的成长模式,创新是美国经济增长和贸易竞争力提升的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讲,强大的创新能力是美国经济持续、稳定、高质量增长和贸易竞争力提升的基础。因此,研究科技创新与美国贸易利益的改善对我国具有极强的...
- 林玲段世德
-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
- 文献传递
- 建设“创新湖北”的科技金融人才培养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科技金融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创新湖北"建设的成败,目前湖北省科技金融人才的培养与现实需要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因此,需要结合当前人才培养的不足进行创新,充分发挥各种社会力量来促进科技金融人才培养的改进与提升,打造湖北科技金融人才培养的品牌,从而推动湖北省科技金融的发展,推动"创新湖北"的建设。
- 段世德
- 关键词:科技金融协同创新
- 我国金融发展探索的实践历程、理论指引与经验启示
- 2025年
- 中国金融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走出不同于西方传统的发展道路,对后发国家金融发展道路和国际金融格局影响深远,是中国对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重视服务民生与实体经济,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水平,服务内外循环注重开放,稳定国家信用保障安全,是中国金融发展鲜明的实践特征;把握金融发展的工具性、人民性、适应性、自主性,成为中国金融发展遵循的规律指引。厘清了金融发展的属性、目的、规律和原则,在总结中国金融发展经验的同时揭示了成功的原因,能为我国金融未来的持续健康高水平发展提供指引和帮助,也能为后发国家的金融进步提供借鉴。
- 段世德
- 关键词:金融发展理论指引
- 美国亚太地区美元国际化策略研究
- 2019年
- 为了应对美元在亚太地区国际化的挑战,美国利用独占日本的便利,借助控制民主化改革、平衡国际收支、主导战后赔偿,在日本建立起亲美的外向型经济体制,利用国内制度和国际经济规制的双重约束,强制日本服从美国的国际经济战略。通过确立亚太地区贸易桥梁、宽容国际投资扩张、默许组织区域分工、承认区域国际代表地位等,激励日本经济发展有机契合美元国际化。美国以日本作为推动美元国际化的支点和桥梁,规避美国直接推动的困境与被动,提升美元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化,其经验值得借鉴学习。
- 段世德
- 关键词:外向型经济国际分工人民币国际化
- 经济效益与持续发展的协调——论我国经济开放的科学发展被引量:2
- 2009年
- 对外开放是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力量的重要手段,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效益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尽快实现对外经济开放由"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转型。
- 段世德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 中国贸易利益观的演进与启示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贸易利益观体现了一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基本思想认识、贸易利益来源判断和分配贸易利益的原则。我国的贸易利益观演进经历了"自立求强,平等互利"、"自主促强,互利共赢"、"自新成强,合作均衡"三个阶段,持续优化和动态发展是其基本特征。中国要从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需要以创新思想认识和改革贸易体制为根本,以改善要素质量和提高产出效率为关键,通过优化市场环境和建立互惠关系来提供保障,借助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实现可持续发展,使中国由经济大国转变为经济强国。
- 段世德马国平
- 关键词:平等互利互利共赢演进
- 我国金融创新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 2012年
-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围绕建设现代金融体系进行了系列创新,这不仅增强了我国金融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高了金融机构本身的盈利水平和竞争力,而且当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时,我国金融业也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创新的成功经验,对推动我国新一轮金融创新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段世德
- 关键词:金融创新全球性金融危机现代金融体系经济社会发展优化配置现代经济
- 论国际货币关系网络与美元在越南早期国际化的失败
- 2025年
- 通过计价结算、支付储存和贸易投资等方式,国际货币能引导资源配置并影响经济发展,围绕国际货币的流通和使用结成的国际货币关系网络,会影响相关主体的权力和利益获取,是国际货币发行国行使货币权力的介质和基础。在国际货币关系网络中,货币发行国与使用国形成了主导与追随的关系,追随国各类市场主体的货币选择、财富持有和结构,既能促进国际货币关系网络的形成与发展,也可能造成国际货币关系网络的弱化与解体。能否为追随国各类主体带来利益是影响货币关系网络的重要变量,会对国际化货币的跨国使用形成促进或阻滞作用。东南亚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地位突出,建立美元国际货币关系网络并行使货币权力,是美国控制东南亚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积极介入越南事务,通过扶持南越(即越南共和国)政府并提供各种援助的手段,推动了美元在南越的使用,刺激了南越与美国贸易的发展,在南越逐步形成了美元货币关系网络,推动了美元在南越的使用和早期国际化。由于美元在南越的使用主要依托财政和军事通道,美元国际货币关系网络与南越国内市场网络对接存在梗阻,再加上南越政府的国内政策失误,使用美元导致部分市场主体相关利益受损,削弱了支撑美元跨国使用的市场基础,美元货币关系网络在南越难以持续渗透拓展。使用美元对南越的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美国难以通过美元行使货币权力。在美国失败撤离后,美元在越南的早期国际化归于失败。人为干预能促进国际货币关系网络的短期形成,长期的发展稳定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只有兼顾不同市场主体利益并建立可持续的经济联系,才能推动国际货币的持续使用。
- 段世德
- 关键词:货币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