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葳
- 作品数:23 被引量:93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东药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保护性(单)肺通气在肺癌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保护性(单)肺通气在肺癌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取60例肺癌麻醉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一组采用常规通气方法作为常规通气组(CV组),另一组采用保护性通气方法作为保护性通气组(PV组)。分别在气管插管后(T1)﹑单肺通气90 min(T2)﹑术后24 h(T3)、术后72 h(T4)时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气分析并检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单肺通气期间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氧合指数(OI)均有所降低,但PV组明显高于C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的水平在T2时点明显升高,相同时点PV组血清IL-6、IL-8、TNF-α的水平明显低于C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癌麻醉患者中采用保护性肺通气方法能有效提高动脉氧分压,减轻肺部炎症反应,对手术期间患者肺功能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 黄壮荣章海波祝曙光马庆荣梁葳陈凯
- 关键词:保护性通气单肺通气肺功能
- 微创腔内带膜支架置入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瘤(附15例报告)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介绍微创腔内带膜支架置入治疗StanfordB主动脉夹层瘤的经验。方法 自 2 0 0 1-0 1~ 2 0 0 3 -0 6,采用腔内带膜支架置入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瘤 15例。移植物经股动脉或髂动脉切口导入 ,至胸主动脉封闭夹层裂口 ,手术在全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监视下完成。移植物为北京裕恒佳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结果 15例全部顺利植入带膜支架。无围术期死亡 ,无截瘫、器官缺血和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造影显示支架封闭主动脉破裂口 ,随访 2~ 18月 ,螺旋CT复查显示支架位置、形态正常 ,无延期内漏。结论 微创腔内带膜支架置入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瘤是创伤小、恢复快的新方法 。
- 吴全忠李定明梁葳李潮
- 关键词:微创治疗主动脉夹层瘤STANFORD手术方法
- 斯鲁利单抗结合EP化疗对Ⅲ期SCLC患者KPS评分及机体免疫状况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斯鲁利单抗结合EP化疗对Ⅲ期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KPS评分及机体免疫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5年4月Ⅲ期SCLC患者64例,按照数字随机抽取的方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EP化疗;观察组采用斯鲁利单抗结合EP化疗。观察两组疾病缓解、免疫状况、毒副反应,并采用卡诺夫斯凯计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ore,KPS)评估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DCR明显上升,存在差异(P<0.05);两组ORR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D3^(+)T细胞、CD4^(+)T细胞均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CD8^(+)T细胞上升,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KPS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斯鲁利单抗结合EP化疗对III期SCLC患者具有明显缓解作用,可改善免疫功能,不会明显增加毒副反应,生活质量更佳。
- 梁葳肖海平王希成陈斯泽陈凯朱启航
- 累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
- 2000年
- 戴丰华黄东明梁葳
- 关键词: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骨折内固定
- 胸腺瘤切除术行剑突下切口对胸腺瘤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16
- 2022年
- 目的:探讨胸腺瘤切除术行剑突下切口治疗胸腺瘤患者的效果,并分析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术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方法:选取收治的胸腺瘤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侧切入路胸腺瘤切除术,研究组采用剑突下切口胸腺瘤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各项指征、疼痛程度、并发症等。结果:研究组各项手术指征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不同组间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腺瘤患者的手术治疗中,采用剑突下切口胸腺瘤切除术能将肿瘤位置充分暴露出来,对患者创伤小,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易康复、疼痛程度低、并发率小等优势,值得推广。
- 梁葳章海波黄壮荣祝曙光陈凯
- 关键词:胸腺瘤切除术胸腺瘤
- 改良Nicks法瓣环扩大联合环上瓣置入治疗小瓣环主动脉瓣病变被引量:4
- 2004年
- 李韬黄健宏吴全忠梁葳
- 关键词:术式改良
- 顺铂联合去甲斑螯酸纳对非小细胞癌的免疫功能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0引言
非小细胞癌在肺癌患者中所占比例较高,达80%-85%.临床中早期肺癌不易被诊断,导致大多数患者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期.而中晚期采用的化疗会导致患者正常组织被损伤,降低患者免疫力,导致化疗周期无法完成,
- 梁葳章海波黄壮荣祝曙光陈凯
- 关键词:顺铂非小细胞癌
- 不同胸腔镜膜纤维板切除术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比较
- 2023年
- 目的 探讨不同胸腔镜膜纤维板切除术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以某院2019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5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方法分为单孔胸腔镜组(20例)、双孔胸腔镜组(18例)、开胸手术组(17例),对比三组临床指标变化,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三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胸腔镜组术后肺不张、漏气、胸腔积液、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双孔腹腔镜组和开放手术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胸腔镜患者术后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低于双孔胸腔镜和开放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1个月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与呼气流量峰值(PEF)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双孔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而言,单孔胸腔镜手术具有更多的临床优势,在并发症改善上具有良好效果。
- 梁葳陈凯张文静
- 关键词:单孔胸腔镜包裹性胸腔积液
-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伴发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手术后合并精神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266例,采用创伤后应激症状筛查表(PTSS-10)对该其中存在精神症状的患者进行评定,筛选出体外循环术后精神障碍的患者,对性别、年龄、并发症、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ICU时间、重要脏器(心、脑、肺、肾)功能障碍、术后感染、环境拥挤等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并分析导致术后精神障碍出现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率为8.3%(22/266),其中3例患者有精神病家族史,手术创伤可能是诱发精神障碍的主要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精神病家族史、年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以及术后感染是导致患者出现精神障碍的主要原因。结论生理、心理以及环境等多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了体外循环手术后合并精神障碍的发生,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是预防和治疗术后精神障碍的重要措施,经及时治疗大多数患者可得以治愈。
- 黄壮荣章海波祝曙光梁葳马庆荣李智佳陈凯
-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影响因素
- 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在食管癌治疗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分析和探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在食管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2012年8月-2014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48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分别行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和传统的开放食管癌根治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淋巴清扫数、阳性转移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病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阳性转移率、肺部感染和乳糜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胸部淋巴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所有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外科微创技术,由于其对外科医生、器械和技术要求高,在临床上的发展过程波折,其多方面的优点完全弥补了开放食管癌根治术的不足,在临床手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广泛推广应用。
- 李智佳王军业章海波梁葳马庆荣陈凯
- 关键词:食管癌微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