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庆峰

作品数:15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学

主题

  • 4篇英语
  • 2篇研究生公共英...
  • 2篇研究生英语
  • 2篇英语教师
  • 2篇教师
  • 2篇教学
  • 2篇公共英语
  • 2篇翻译
  • 2篇《猫的摇篮》
  • 1篇新馆
  • 1篇叙事
  • 1篇译学
  • 1篇英美文化
  • 1篇英译
  • 1篇英译研究
  • 1篇英语专业
  • 1篇英语专业研究...
  • 1篇元明
  • 1篇元明清
  • 1篇展览

机构

  • 7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曲靖职业技术...

作者

  • 8篇梁庆峰

传媒

  • 2篇英语广场(学...
  • 2篇英语教师
  • 1篇汉字文化
  • 1篇今传媒
  • 1篇时代文学(下...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构建与多维评价
2018年
分析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探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认为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设置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突出创新性,在明确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英语培养目标不同定位的基础上,实现课程体系多元化、教学内容学术化、评价方式多维化。
梁庆峰
关键词:课程设置
共鸣与净化——评《猫的摇篮》对读者的精神舒解
2015年
本文运用文学治疗理论对冯内古特后现代小说《猫的摇篮》进行解析。文章指出读者通过对作品中作者编码的解读与作者达成精神上的共鸣,在启示录式的小说中精神得以净化。共鸣与净化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与作者同时代的读者生活中的精神压力。同时,小说在一定程度上也给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以启示。
梁庆峰
关键词:共鸣文学治疗《猫的摇篮》
研究生英语拓展课——英美文化的智慧教学模式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作为研究生阶段的英语拓展课程,英美文化为学生提供西方文化背景知识,为进一步深入交流提供文化支撑。文章探讨了英美文化课程的智慧教学模式,既以布鲁姆的学习目标分类理论为引导,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引入微信平台教学,创建网络班级,设置课前、课中、课后教学任务,使学生对文化的学习和运用从识记、理解阶段逐步过渡到应用、分析、批评和创造阶段。在掌握英美文化知识的同时,提升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增强文化思辨性。
梁庆峰
关键词:研究生英语英美文化智慧教学
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2018年
高校的持续扩招和日益现代化的社会给研究生公共英语课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研究生英语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思想,学习教学新技术;加强与同行教师和学生间的教学互动;积极参加进修、培训,持续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以实现良好的职业发展。
梁庆峰蒋倩昱
关键词:英语教师
叙事与疗伤——冯内古特《猫的摇篮》的文学人类学视角解读
《猫的摇篮》是冯内古特第四部小说,被彼得·J.里德称作“冯内古特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后现代作品”。《猫的摇篮》是一部展现后现代社会状况的启示录,它以南美小国的悲剧和世界末日来临的情景昭示民众,唯有建立真正和睦的大家庭社会方...
梁庆峰
关键词:冯内古特《猫的摇篮》精神创伤叙事疗伤
文献传递
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博物馆文物说明牌的英译研究——以云南省博物馆元明清厅为例
2025年
博物馆作为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窗口,承担着展现世界文明多样性和促进文化融合的重任。馆内文物的英译说明牌是连接不同文化背景观众,传播中华文化的桥梁与纽带。本文以云南省博物馆元明清厅文物英译说明牌为研究对象,从生态翻译学的“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探讨优化博物馆文物英译说明牌的有效途径,旨在推动跨文化交流,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并为博物馆英译翻译提供理论参考。
陈良琼梁庆峰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研究生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探究被引量:1
2018年
分析研究生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反思性教学、优质课观摩交流、学科竞赛三个方面探讨研究生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认为通过个体反思、多方交流、以赛促教三种途径,研究生英语教师能够在输入新知识、新思想的同时更有创造力地进行教学输出,提升教学能力。
梁庆峰
关键词:教学
从目的论视角看殷墟博物馆新馆展览文本的汉英翻译
2025年
本文从目的论的角度对殷墟博物馆新馆的汉英展览文本翻译深入地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翻译中如何实现展览信息的跨文化传播。通过对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的分析,本文指出展览文本翻译不仅要注重信息的准确传递,还需兼顾译文在目标文化中的功能和读者的理解能力。研究表明,基于目的论的翻译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展览文本在国际语境中的可接受性和传播效果,为博物馆展览的国际化传播提供重要参考。
马俊杰梁庆峰
关键词:目的论跨文化传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