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志航

作品数:29 被引量:170H指数:8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科技厅基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药物
  • 5篇用药
  • 4篇合理用药
  • 3篇多西他赛
  • 3篇药房
  • 3篇碳青霉烯
  • 3篇碳青霉烯类
  • 3篇青霉烯
  • 3篇青霉烯类
  • 3篇菌药
  • 3篇抗菌
  • 3篇抗菌药
  • 2篇血清
  • 2篇血药
  • 2篇血药浓度
  • 2篇药动学
  • 2篇药浓度
  • 2篇药师
  • 2篇药师参与
  • 2篇药物治疗实践

机构

  • 27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福建省泉州市...

作者

  • 29篇林志航
  • 9篇庄权权
  • 8篇林志强
  • 5篇洪珊珊
  • 4篇郭如意
  • 3篇张国伟
  • 3篇张清泉
  • 3篇黄晓威
  • 2篇傅新阳
  • 2篇朱焱
  • 2篇黄素玲
  • 2篇明德松
  • 2篇潘群雄
  • 2篇林燕芳
  • 1篇张国伟
  • 1篇蒋建家
  • 1篇蒋燕成
  • 1篇董扬扬
  • 1篇陈清清
  • 1篇林志强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国药事
  • 2篇中国药房
  • 2篇中国药业
  • 2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2
  • 7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口服抗高血压药合理用药评价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促进口服抗高血压药的合理使用。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2016年至2020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限定日费用(DDDc)等指标,总结该类药物的应用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2016年至2020年,该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DDDs由586.86万增至976.89万,年均增幅13.73%;销售金额由1866.36万元至2975.42万元,年均增幅12.78%;DDC先由3.18元(2016年)升至3.32元(2018年),后降至3.05元(2020年)。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类别为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复方制剂,5年间CCB的DDDs构成比从25.93%增至32.86%,而ARB的DDDs构成比从24.69%降至20.23%,但均稳居前2位。5年间单药的平均DDDc由3.63元降至3.50元,但每年DDDs排序前10位的单药多为进口或合资品种,其DDDc普遍较高。2018年DDDs排序前列的氯沙坦钾片等药品,到2020年已被国家集采药品取代并被挤出前10。结论该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基本合理,但临床更倾向于优先选择DDDc较高的进口或合资品种,不利于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未来临床应优先考虑选择应用方便、质优价廉的药品。
黄晓威沈云珠傅新阳洪珊珊林志航
关键词:口服抗高血压药用药分析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药事管理
成人癫痫患者左乙拉西坦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
2025年
目的:探讨成人癫痫患者左乙拉西坦(LEV)稳态血药浓度的潜在影响因素,并建立浓度剂量比(C/D)的预测方程。方法:采集2024年1月1日~2025年5月31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规律口服LEV至少1周且剂量稳定的成人癫痫患者血样,使用酶放大免疫法测定药物浓度。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人口统计学信息(性别、年龄、体重)、实验室指标(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及合并用药(丙戊酸、奥卡西平、质子泵抑制剂)中与C/D显著相关的因素。后进一步将显著变量纳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以识别独立预测因子并建立预测方程。结果:共纳入116例患者的157份有效血样。多重线性回归最终确定白细胞计数(WBC)、肌酐清除率(Ccr)和白蛋白(ALB)水平是LEV C/D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预测方程为:C/Dpred[ng·ml/(g·d)]=42.129-0.604×WBC(×10^(9)/L)-0.116×Ccr(ml/min)-0.336×ALB(g/L)。结论:Ccr、WBC和ALB是影响LEV暴露量的关键因素,建立了基于常规临床指标的预测模型,为理解LEV药动学个体间差异提供了新视角,并为未来实现个体化给药奠定了基础。
林志航江学辉张清泉
关键词:癫痫血药浓度影响因素
临床药师参与手术诱发甲状腺危象患者的药物治疗实践与药学监护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在手术诱发甲状腺危象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手术诱发甲状腺危象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协助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退热剂,根据患者腹部手术后不能经胃肠给药的情况制定不同药物特殊给药方案,并监护患者治疗用药的全过程。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患者的甲状腺危象得到控制,病情缓解,经临床药师个体化的药学监护,患者未发生不良反应,准予带药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可运用自身专业优势在药物治疗和药学监护中发挥作用,保障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洪磊林志强林志航
关键词:甲状腺危象药学监护
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多西他赛的浓度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建立测定患者血浆中多西他赛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地西泮为内标,血浆经叔丁基甲醚提取3次后进样测定。色谱柱为岛津Shim-packVP-ODSC18,流动相为乙腈-水(48:52),流速为0.7mL·min-1,检测波长为230nm,进样量为50μL。结果:多西他赛血药浓度在0.64~19.84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相对回收率为97.24%~102.53%,日内、日间RSD分别为0.96%~2.67%、1.28%~3.15%。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干扰小,可用于多西他赛的血药浓度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张国伟潘群雄林志航庄权权
关键词:多西他赛血药浓度药动学高效液相色谱法
通过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建立多西他赛的群体药动学模型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建立多西他赛在肿瘤患者中的群体药动学(PPK)模型,考察固定效应因素对多西他赛清除率的影响。方法以接受多西他赛静脉滴注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80例患者服药后的210个多西他赛的稳态血药浓度及相应的实验室指标检测数据,多西他赛的血药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应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软件进行PPK数据分析,Bootstrap重复抽样用于模型的内部验证。结果建立最终模型方程为:CL'=θ1×(BSA/1.58)θ2×(ALB/3.6)θ3×HEP,患者体表面积、白蛋白和肝功能对多西他赛的清除率影响显著。结论利用NONMEM软件建立针对肿瘤患者的多西他赛PPK模型,并结合患者体表面积、白蛋白和肝功能可估算其清除率,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
张国伟潘群雄庄权权林志航
关键词:多西他赛群体药动学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3种抗菌药物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成本-效果分析
2010年
目的对3种抗菌药物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及药物经济学进行分析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最佳方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运用成本一效果分析法对3种抗菌药物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头孢替安、头孢地嗪的有效率分别是77.89%、73.82%、75.53%,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其中,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成本低、效果好,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头孢替安、头孢地嗪、AC/AE值分别为58.90、104.92。结论从经济学角度评价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方案,最佳的是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其次是头孢替安,最后是头孢地嗪。
林志航董扬扬洪天降
关键词:抗菌药物社区获得性肺炎成本-效果
三种不同他汀类药物对去卵巢诱导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的影响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研究三种不同的他汀类药物对卵巢切除(OVX)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的治疗效果,并比较其对大鼠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在切除大鼠卵巢12周后,分别用生理盐水、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和洛伐他汀治疗OVX大鼠。治疗2个月后,在实验结束时对大鼠进行安乐死,获取其血清和股骨。通过生物力学测试、Micro-CT扫描和血清生化分析评估治疗的效果。结果与未处理的OVX大鼠相比,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和洛伐他汀的全身给药显著增加了血清成骨指标、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和生物力学指标(P<0.05)。结论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和洛伐他汀能有效改善OVX诱导的骨质疏松症。此外,经辛伐他汀治疗的动物的BMD、血清骨代谢指标和生物力学性能都显示了较好的结果。
龚海虹林志航林志强
关键词:辛伐他汀洛伐他汀全身给药
白血病患者阿萨希毛孢子菌血流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2025年
目的分析阿萨希毛孢子菌(T.asahii)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案,为临床对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报告1例阿萨希毛孢子菌血流感染患者的诊治经过,并以“阿萨希毛孢子菌”“血流感染”“Trichosporon asahii”“bloodstream infection”为关键字,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免疫状态、治疗及临床转归,以及阿萨希毛孢子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该白血病患者化学治疗期间发生阿萨希毛孢子菌血流感染,经氟康唑+氟胞嘧啶治疗后好转。文献检索纳入病例43例,包括该病例共44例。其中男性28例,中位年龄54.5岁。基础疾病主要为血液系统疾病,目前已发现导管、泌尿道及皮肤是合并培养阳性部位。三唑类抗菌药物体外抗菌活性较好,其中伏立康唑活性最佳且采用其治疗的患者生存率高;在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下,采用氟康唑治疗的患者也能获得较高的生存率。当氟康唑最低抑菌浓度(MIC)为4~8μg/mL时,多数情况下联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两性霉素B体外活性较好,但其未联合三唑类治疗时患者总生存率低。移除导管、实施手术干预及中性粒细胞的恢复是生存率升高的影响因素。结论阿萨希毛孢子菌所致血流感染在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中最常见,中性粒细胞减少为高危因素,导管、泌尿道及皮肤等部位感染可能是感染源。清除感染源并促进中性粒细胞的恢复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对于不能耐受伏立康唑的患者,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可采用氟康唑联合或不联合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的治疗方案作为替代。
蔡莉莉林志航郭如意吴娜梅陈清清
关键词:阿萨希毛孢子菌血流感染氟康唑文献复习
品管圈在降低病区药房调剂内部差错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降低病区药房调剂内部差错的方法,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方法:以"降低病区药房调剂内部差错"为主题,通过圈员的头脑风暴,采取一系列对策,如重新设计发药盘与发药筐、制作易混淆药品图谱、增加一品双规的醒目标识、调剂实行双人交叉核对、实行责任药柜、改进退药流程等,并在最后评价活动的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结果:通过品管圈10大步骤实施各项活动后,在有形成果方面,与活动前比较病区药房调剂内部差错下降56.7%,目标达标率113.3%,同时修订完善了病区药房调剂SOP;无形成果方面,增强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工作效率,获得广大医护人员赞誉。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降低病区药房调剂内部差错,增强员工的团队意识,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
林志航庄权权林燕芳张清泉
关键词:品管圈病区药房团队意识
我院中心药房患者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0年
目的分析医院中心药房退药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方法对医院2009年1月至3月中心药房的退药原因、次数和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退药的主要原因中,医嘱原因占70.06%,患者原因占17.94%,药剂科原因占5.43%,其他原因占6.57%。结论为降低中心药房退药现象发生率,建议加强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建立退药制度,以规范退药行为。
林志航
关键词:药房管理退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