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怀仁
- 作品数:7 被引量:111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气候变化与海面升降的过程和趋向被引量:21
- 1984年
- 一、气候变化和海面升降的研究意义,在地球历史上,发生过气候的多次剧烈变动,仅在第四纪二百多万年的历史中就曾发生过二十余次冰期。每个冰期旋回约十万年,其中还包括众多时间较短、幅度较小的气候波动。同样,在地球历史上,海面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也曾经历过多次的升降运动。
- 杨怀仁谢志仁
- 关键词:气候波动海面升降气候变化第四纪冰期
- 黄河三角洲地区第四纪海进与岸线变迁被引量:35
- 1990年
- 根据上百个钻孔的岩性岩相资料及数十个钻孔的微体古生物、地下水化学及土壤易溶盐等方面的分析资料,结合古地磁、^(14)C测年成果,讨论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第四纪海进、海退特征及海进对地下咸水形成与分布的影响,勾划了全新世海进盛期此区的海岸线,讨论了全新世海岸线的变迁过程。
- 杨怀仁王建
- 关键词:三角洲第四纪海进海岸线
- 第四纪中国自然环境变迁的原因机制被引量:12
- 1989年
- 作者在重建晚第三纪和第四纪古气候环境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晚第三纪和第四纪古气候之间的显著差异以及引起中国第四纪自然环境大幅度变迁的主要原因机制。中国新生代晚期构造运动导致自然环境的巨大变迁,其中青藏高原隆起的影响尤为突出。作者认为,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反馈作用、季风环流的加强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协同成为中国第四纪气候大幅度变化的主要原因,当然也是新生代晚期以来,尤其是中更新世以来中国自然环境变迁的主要原因机制。
- 杨怀仁徐馨李国胜
- 关键词:第四纪
- 转换函数与南黄海13万年来海水深度的变化被引量:8
- 1995年
- 通过南黄海现代有孔虫含量与水深的相关分析,建立了水深—有孔虫含量转换函数.通过时空适用范围的判别检验,选取适宜的转换函数,对QC_2孔化石有孔虫数据进行计算,定量估算出南黄海130 ka来海水深度的变化.
- 王建杨怀仁
- 关键词:南黄海古海水海平面变化转换函数
- 中原地区晚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被引量:10
- 1992年
- 本文利用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树木年轮资料,恢复了我国中原地区晚全新世2000余年以来的环境变化,建立了2200余年的降水变化序列。划分了晚全新世以来本地区的干湿和冷暖期。受晚全新世以来的季风环流的影响,本地区环境变化的基本模式是暖湿与冷干对应。然而,在小冰期时期特别是17世纪下半叶以后,这种模式有所改变,即冷湿对应。其主要原因作者认为有二:一是小冰期时期天气系统超常不稳定,这是由于地球气候系统的内外因素改变造成的;二是小冰期时夏季风锋面南移至中原一带,增加了本地区的降水。最后还讨论了晚全新世以来本地区季风变化的过程、机制以及它们所带来的环境变化。并提出了未来环境变化的可能趋向。
- 施少华杨怀仁王邨
- 关键词:晚全新世环境变化夏季风小冰期
- 山西西南部黄土地形发育和地形区划被引量:15
- 1957年
- 一、山西西南部侵蚀与沉积历史上的几个问题山西新生代晚期的沉积历史先后经过了数十年的研究。关於沉积时代方面,陆续地经过了三门系中厚壳蚌的发现,周口店沉积的发现,泥河湾盆地的研究,太谷盆地的研究等,使我们对于华北的沉积历史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
- 杨怀仁俞序君韩同春
- 关键词:西南部
- 乌鲁木齐河上游第四纪冰川与冰后期气候波动被引量:14
- 1965年
- 近20年来,第四纪冰川地貌及古气候的研究,获得较大的进展。根据海洋第四纪的研究,如太平洋与大西洋海底钻孔的对比,所得出第四纪海水温度变化典线,与大陆冰期研究相符合。说明第四纪显著的气候波动,影响比较普遍。
- 杨怀仁邱淑彰
- 关键词:第四纪古气候冰川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