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琦
- 作品数:10 被引量:36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CU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感染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s,ICU)患者发生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医院感染的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2020年4个ICU内133例CRE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同期ICU内220例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的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susceptible Enterobacteriaceae,CSE)医院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CRE菌种分布和耐药性并对ICU患者感染CRE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ICU患者CRE医院感染标本以呼吸道分泌物最为常见(69.9%,93/133),其次是血液(7.5%,10/133)和腹腔分泌物(6.8%,9/133)。其中检出排名前3位的细菌种类依次是肺炎克雷伯菌(63.9%,85/133)、阴沟肠杆菌(15.0%,20/133)和黏质沙雷菌(6.0%,8/133)。ICU患者感染CRE后30 d死亡率为41.6%,CSE组死亡率为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79,P<0.01)。CRE菌株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极高(≥97%),对庆大霉素(80.8%)、复方新诺明(72.2%)、阿米卡星(51.5%)的耐药率较高,而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30.3%)、多粘菌素B(2.9%)、替加环素(2.1%)的耐药率较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院转入ICU、糖皮质激素使用史、碳青霉烯类药物和糖肽类药物使用史为ICU患者医院感染CRE的危险因素。结论ICU内患者发生CRE医院感染的风险不容忽视。临床上对高危患者定期进行CRE筛查,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可以减少ICU患者医院感染CRE的发生。
- 陈祥凤张振华吴贻乐胡小骞刘周杨旻孙昀李景荣郑凌杨锡瑶杨利琦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医院获得性感染
- 106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用药回顾性调查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了解某院药物性肝损伤(DILI)住院患者药物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查阅某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因DILI住院的患者病历,对其用药史及药物治疗的适应证、剂量、溶媒等信息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DILI41~60岁是高发阶段,占52.83%;引起DILI的药物以中药占60.69%比例最高,其次为抗感染药物和解热镇痛药;临床保肝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不合理应用主要是无适应征使用PPI和中药注射剂等。结论:关注中药、抗感染药物引起肝损伤的不良反应,DILI药物治疗应避免使用引起肝脏损伤的药物,减轻肝脏负担,保证合理用药。
- 王建青王建青叶珺郜玉峰
-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合理用药
- 硫化氢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体重及脂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体重和脂代谢的影响。方法60只小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建立饮食致胖模型,然后随机均分为模型对照组(B组)、硫化氢钠50μmol·kg^(-1)·d^(-1)处理组(C1组)和硫化氢钠100μmol·kg^(-1)·d^(-1)处理组(C2组);另选取20只小鼠给予低脂饲料喂养,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干预2、4、6、8周后,分别记录各组小鼠体重和附睾脂肪组织重量,采用酶比色法检测血清TC和TG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和附睾脂肪组织细胞形态变化。结果B组小鼠体重、附睾脂肪组织重量以及血清TC和TG水平均较A组增加(P<0.05)。与B组相比,C2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加重,附睾脂肪组织细胞中脂肪堆积增加;C1组干预8周后肝脏脂肪变性程度较B组改善,但附睾脂肪组织细胞中脂肪堆积无明显变化。C1组和C2组干预2、8周后血清TC水平高于B组(P<0.05),干预4周后血清TG水平低于B组(P<0.05);而C2组干预2、6、8周后血清TG水平高于B组(P<0.05)。结论低浓度硫化氢对饮食致胖小鼠肝脏脂肪变性起保护作用,而高浓度硫化氢可能加重肝脏脂肪变性,并增加附睾脂肪组织细胞中的脂肪堆积。
- 龚锐余月刘枫凤杨利琦
- 关键词:硫化氢体重脂代谢
- UPLC-MS/MS法测定儿童血浆中头孢呋辛的浓度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建立UPLC-MS/MS儿童血浆头孢呋辛浓度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蛋白质沉淀方法,以奥美拉唑为内标,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_(18)柱(2.0 mm×50 mm,3μm),流动相甲醇-乙酸铵水溶液,柱温30℃,流速0.6 mL·min^(-1),离子化方式(-)ESI多反应监测模式(MRM)。结果:头孢呋辛在0.05~25.00μg·mL^(-1)线性良好(r=0.998 7),定量下限为0.05μg·mL^(-1)。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均低于15%。结论:建立的UPLC-MS/MS法测定儿童血浆中头孢呋辛浓度的方法验证灵敏、准确、稳定,可用于药动学评价研究。
- 王建青王建青吴亚陈彦辉杨利琦
- 关键词:液质联用头孢呋辛血药浓度
- 儿童性早熟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儿童性早熟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在我院儿科内分泌专业组诊断、治疗的资料完整的21例性早熟病例临床资料。结果男孩1例,女孩20例,中枢性(真性)性早熟9例(其中1例为男孩),外周性(假性)性早熟9例,部分性性早熟3例,真性性早熟儿童多数表现为身高增速,骨龄提前,性腺增大,LHRH(促黄体生成索释放激素兴奋试验)阳性。假性性早熟:多数可以问及可疑诱因,部分患儿有身高增速,但骨龄提前、性腺增大不明显。LHRH兴奋试验阴性。结论性早熟儿童女孩明显多于男孩,女孩真性性早熟多数为特发性,多数性早熟儿童有相应诱因。骨龄测定、性腺BUS、LHRH兴奋试验在性早熟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 刘德云杨利琦蒋惠珍周美玲张志红丁金霞李桢
- 关键词:青春期早熟疾病特征儿童
-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身材矮小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探究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治疗儿童身材矮小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rhGH治疗超过2年的115例患儿,按照疾病分为特发性身材矮小症(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组(n=54)及生长激素缺乏症(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GHD)组(n=61)。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治疗1年及治疗2年时的身高、生长速率(growth velocity,GV)、空腹血糖、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IGFBP-3),对比rhGH治疗ISS及GHD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各监测时间点,两组患儿的GV、空腹血糖、IGF-1、IGFBP-3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各监测时间点的两组患儿身高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其中治疗6个月、治疗1年及治疗2年时GHD组患儿身高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1年及治疗2年时ISS组患儿身高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各监测时间点,两组患儿TSH水平及ISS组FT3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监测时间点,GHD组FT3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其中治疗6个月时,患儿FT3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6个月、治疗1年,两组患儿FT4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及治疗2年时,GHD组患儿FT4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时,ISS组患儿FT4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使用rh GH治疗2年的患儿随访结果显示,GHD组的TSH出现异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ISS组(P<0.05),两组其余指标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 GH能显著提高身材矮小症患儿身高及GV水平,安全性较高,建�
- 汪正飞杨利琦
- 关键词:重组人生长激素身材矮小症空腹血糖甲状腺功能
- 不同程度肥胖儿童的代谢特征、维生素D、IGF-1水平及与肥胖的关系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肥胖儿童的代谢特征、维生素D及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水平及与肥胖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我院儿科并确诊为单纯性肥胖的儿童125例,其中轻度肥胖25例,中度肥胖55例,重度肥胖45例,同时选取入院行青春发育期相关检查的健康非肥胖儿童55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年龄、性别,测量身高、体重,检测血糖(FBG)、血清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尿酸(UA)、维生素D、IGF-1等指标。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根据性别、年龄调整后的IGF-1(aIGF-1)。结果①肥胖组的BMI、HOMA-IR、TG、U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维生素D水平低于对照组,aIGF-1水平为轻度肥胖组高于其他三组。②肥胖组两两比较结果:BMI、HOMA-IR、TG、UA水平是重度肥胖组>中度肥胖组>轻度肥胖组,维生素D、aIGF-1水平是轻度肥胖组>中度肥胖组>重度肥胖组。③肥胖组BMI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A、HOMA-IR与BMI呈正相关,aIGF-1及维生素D与BMI呈负相关,因此UA、HOMA-IR是肥胖儿童BMI增加的危险因素,aIGF-1、维生素D是保护因素。结论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发生胰岛素抵抗、高尿酸血症等代谢紊乱、维生素D缺乏、IGF-1低水平可能性增加,这些会不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
- 刘枫凤杨利琦
- 关键词:肥胖儿童代谢特征维生素D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 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维生素D水平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究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维生素D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1年1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诊断为中枢性性早熟(CPP)的202例女童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第二性征发育水平、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游离甲状腺素(FT_(4))、25-羟维生素D[25-(OH)D_(3)]、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LH及FSH峰值水平,检查骨龄、子宫、卵巢容积,根据25-(OH)D_(3)水平将其分为充足组(38例)、不足组(81例)、缺乏组(83例),比较CPP女童不同骨龄-年龄、BMI、检测季节、乳房Tanner分期及HOMA-IR的25-(OH)D_(3)水平分布,分析3组女童性发育指标的差异,分析25-(OH)D_(3)与BMI、HOMA-IR、IGF-1、FT_(4)、LH、LHmax、LHmax/FSHmax、子宫容积、骨龄-年龄的相关性。结果不同BMI、检测季节、性发育水平及HOMA-IR的CPP女童25-(OH)D_(3)营养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乏组LH、LHmax、LHmax/FSHmax、子宫容积均高于充足组,LHmax、LHmax/FSHmax、骨龄-年龄、卵巢容积、子宫容积高于不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足组与不足组LH、LHmax、LHmax/FSHmax、骨龄-年龄、卵巢容积、子宫容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OH)D_(3)水平与BMI、HOMA-IR、IGF-1、LH、LHmax、LHmax/FSHmax、子宫容积、骨龄-年龄呈负相关(r=-0.288、-0.177、-0.288、-0.243、-0.221、-0.258、-0.259、-0.159),与FT_(4)呈正相关(r=0.279)。结论CPP女童存在25-(OH)D_(3)不足,25-(OH)D_(3)水平与CPP女童的BMI、HOMA-IR、IGF-1、FT_(4)有关,可能影响其性发育进程。
- 张萌杨利琦
- 关键词:中枢性性早熟维生素D女童
-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3及TSH水平分析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分析单纯性肥胖儿童的25羟维生素D3[25(OH)D3]和TSH水平以及两者的关系。方法比较单纯性肥胖儿童(观察组,91例)和正常体重儿童(对照组,36例)血清25(OH)D3及TSH水平。分析观察组不同肥胖儿童血清25(OH)D3和TSH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儿童血清25(OH)D3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观察组血清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TS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轻中度肥胖儿童25(OH)D3与TSH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重度肥胖儿童25(OH)D3与TSH水平呈正相关(r=0.360,P<0.05)。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存在血清25(OH)D3水平降低和TSH水平升高,二者在重度肥胖儿童中存在正相关关系。
- 史梦丽杨利琦
-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25羟维生素D3促甲状腺激素儿童
- 皮下注射戈那瑞林诊断儿童性早熟
- 2011年
-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戈那瑞林进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HRH)刺激实验在儿童性早熟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专病门诊就诊的性早熟病例中的10例,初诊时进行传统LH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刺激实验,分别静脉注射戈那瑞林2.5μg/kg,并于0、30、60、90min四个点位采血,分别测定LH、FSH。而复诊时将戈那瑞林2.5μg/kg改为皮下注射,并分别于0、1、4、24h各取静脉血一份,分别测定LH、FSH值,观察LH、FSH出现峰值的时间及LH/FSH比值;每位患者均分别用上述两种不同的方法得到的LH峰值,及LH/FSH比值为标准,分别判断性早熟的类型。将两种不同途径应用戈那瑞林进行LHRH刺激试验得到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皮下注射戈那瑞林进行LHRH刺激实验与静脉注射戈那瑞林进行LHRH刺激试验得到的结果判断性早熟类型,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P〉0.05)。结论皮下注射给药的LHRH刺激实验对儿童性早熟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是一种更加安全的、可靠的试验方法。
- 刘德云杨利琦
- 关键词:性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