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远明

作品数:19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手法
  • 8篇手法治疗
  • 6篇疗效
  • 5篇腰椎
  • 5篇腰椎间盘
  • 5篇腰椎间盘突出
  • 5篇椎间盘
  • 5篇椎间盘突出
  • 5篇关节
  • 4篇腰椎间盘突出...
  • 4篇突出症
  • 4篇椎间盘突出症
  • 4篇林氏
  • 3篇针灸
  • 3篇正骨
  • 3篇治疗腰椎间盘...
  • 3篇治疗腰椎间盘...
  • 3篇推拿
  • 3篇疗效评价
  • 3篇临床疗效

机构

  • 19篇广东省中医院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深圳市中医院
  • 1篇华县人民医院
  • 1篇广东省梅州市...
  • 1篇湖北民族大学

作者

  • 19篇李远明
  • 7篇吴山
  • 4篇范志勇
  • 4篇俞乐
  • 4篇林伟锋
  • 3篇马友盟
  • 2篇冯健峰
  • 2篇黄彦斌
  • 2篇余焯燊
  • 1篇杨仁轩
  • 1篇范京强
  • 1篇姜桂美
  • 1篇陈红蕾
  • 1篇田强
  • 1篇赖淑华
  • 1篇曾勤
  • 1篇吴绍汉
  • 1篇朱峰亮
  • 1篇李建强
  • 1篇林应强

传媒

  • 3篇按摩与导引
  • 3篇广东医学
  • 2篇新中医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8
  • 1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林氏手法治疗脊椎侧凸的临床观察
2003年
目的:评价林氏手法治疗脊椎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过近3年来林氏手法治疗脊椎侧凸56例,结果:治疗脊椎侧凸的总有效率为100%,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林氏手法治疗脊椎侧凸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
李远明吴山马友盟
关键词:脊椎侧凸手法治疗
林氏正骨三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骶髂关节损伤的临床思考被引量:4
2022年
林氏正骨三扳法是指垫枕背伸按压法、下肢后伸定点按压法及立体定位斜扳法三种扳动手法的组合,为岭南林氏正骨流派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骶髂关节损伤病患的规范化处方,以治疗时间短、见效快、疗效好深得患者好评,现就林氏正骨三扳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骶髂关节损伤疾病中的作用机理作临床理论探讨。
周俊年黄帆叶晓庆李远明童基伟范志勇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骶髂关节损伤三扳法
针灸治疗失眠概述
失眠是困扰现代人的常见病,相对西药的耐药、依赖、成瘾性,针灸对失眠的治疗优势是肯定的。目前针灸治疗失眠主要以调心安神及调整阴阳为主,调肝法虽相对应用不多,但对于某些顽固性失眠仍有不错疗效。就近7年针灸治疗失眠的近况作一简...
冯健峰余焯燊李远明
关键词:失眠针灸疗法疗效评价
定位旋转斜扳法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8例小结被引量:1
2010年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i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trpe,CSA)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有显著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不断提前[1]。该病不仅缠绵难愈,
梁宏业李远明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
奇正消痛贴膏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通过观察奇正消痛贴膏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8月于广东省中医院推拿门诊部就诊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225例。本研究为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13例,其中男43例,女70例;年龄(51.82±11.63)岁;对照组112例,其中男45例,女67例;年龄(50.57±12.94)岁。两组患者均予推拿手法松解肩关节局部肌肉,试验组加用奇正消痛贴膏外用治疗,对照组加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膏外用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选择视觉模拟j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Constant-MurleyScore(CMS)肩关节评定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指标。统计分析选用SPSS 22.0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等级资料选择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选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5.85%(97/113),优于对照组的65.18%(73/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02,P<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VAS为(25.36±16.45)分,对照组为(38.59±12.67)分,试验组VAS评分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显著(t=6.754,P=0.006)。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MS总分及各项目得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疼痛、日常生活活动、主动活动范围的缓解、肌力分别为(7.45±2.23)分、(12.43±4.06)分、(23.45±7.57)分、(24.23±4.32)分、(69.84±6.67)分,对照组分别为(6.08±3.12)分、(9.87±5.67)分、(24.34±6.91)分、(23.78±3.45)分、(61.23±7.23)分,试验组对患者疼痛、日常生活活动、主动活动范围的缓解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而在肌力改善上,试验组和对照组改善程度相当(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对提高患者CMS总分更具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李远明李晓惠吴山林伟锋
关键词:肩关节周围炎奇正消痛贴膏推拿手法临床疗效
按摩加WS-周林频谱保健治疗仪治疗慢性腰肌劳损57例被引量:3
2002年
笔者运用按摩加WS-周林频谱保健治疗仪治疗慢性腰肌劳损57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主要症状为腰部隐痛,所有患者均来自门诊,57例中,男34例,女23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19岁,平均54.5岁;病程最长18年.最短2天,平均1.2年;有明显外伤史者14例.
曾勤曾荣郑素芬李远明
关键词:扭伤腰肌劳损按摩物理疗法
借助脑功能磁共振技术从中医整体恒动观入手探讨推拿脑激活的中枢响应机制被引量:15
2017年
中医整体恒动观对于中医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代研究表明中医推拿作为一种外治法,能够在整体上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除了局部生物力学机制外,关键还在激活效应脑区,有效调控中枢机制达到治疗的目的,如推拿对穴位-脑、脑肠轴、骨骼肌-脑、关节-脑等均具有广泛调整作用。因此,以具备动态观察机体生理病理状态的脑功能磁共振技术作为研究桥梁,联合已知的推拿脑效应的研究成果,以中医整体恒动观为切入点,可望从神经影像学角度客观、系统地阐释推拿脑激活的中枢响应机制。
李远明范志勇查和萍王金玲赖淑华吴山
关键词:脑功能磁共振推拿
血府逐瘀方结合踝关节定点挤压调整手法及针灸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回顾性分析
2024年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方结合踝关节定点挤压调整手法及针灸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9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疗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常规疗法结合血府逐瘀方、踝关节定点挤压调整手法及针灸,记录并比较患者临床疗效、肿胀缓解时间与静息疼痛缓解时间、功能恢复时间、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与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变化、踝关节Kofoed评分变化与踝关节跖屈活动度及背伸活动度变化、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与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肿胀缓解时间与静息疼痛缓解时间、功能恢复时间均更短,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VAS评分、踝关节Kofoed评分、踝关节跖屈活动度及背伸活动度、炎症因子水平(CRP及IL-6、TNF-α)等指标均改善,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VAS评分、踝关节Kofoed评分、踝关节跖屈活动度及背伸活动度、炎症因子水平(CRP及IL-6、TNF-α)等指标均比对照组更佳,P<0.05;对照组患者未见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1例口干,P>0.05。结论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采取血府逐瘀方结合踝关节定点挤压调整手法及针灸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症状改善,疼痛缓解,踝关节功能恢复好,且恢复快,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李远明李晓惠田强李建强黄彦斌
关键词:急性踝关节扭伤针灸
林氏挤压调整手法的动力学参数特征测定与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2025年
【目的】采集林氏挤压调整手法的动力学参数值,对其力学特性进行分析,以期制定相应合理的挤压调整手法的规范化操作方案,指导该手法的临床教学。【方法】选择10名年龄为20~30岁,在广东省中医院推拿科实习或进修的健康男性,通过多点薄膜压力测试系统采集操作者在运用林氏挤压调整手法时的相关力学参数,对其力学特性进行分析,构建时间-力学曲线数学模型。【结果】(1)林氏挤压调整手法预加载力平均值为(279.45±19.36)N;持续时间平均值为(0.98±0.03)s;谷值平均值为(137.45±3.59)N;最大冲击力平均值为(495.56±7.33)N;冲击时间平均值为(0.15±0.01)s;冲击速度平均值为(3183.96±94.76)N/s;冲量平均值为(57.16±1.82)N/s。(2)冲击力拟合函数上升和下降的斜率的绝对值都较大,且上升的斜率远大于下降的斜率绝对值,说明林氏挤压调整手法的发力关键为快速短促的发力和收力。(3)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受试者的力学参数值预加载力、持续时间、谷值、按压最大冲击力和冲击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受试者的力学参数值分析表明,林氏正骨推拿操作熟练者在进行挤压调整手法操作时,其力学参数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该研究从数字化角度初步分析了林氏正骨手法“骨错缝,筋出槽”的手法力作用特点,为林氏手法的操作提供了客观的评价指标。
崔文仲李远明何燕荣黄彦斌吴山范志勇潘柄丞
关键词:骨错缝筋出槽
五步定位整复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6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五步定位整复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骶髂关节错位患者采用五步定位整复手法进行治疗。结果:痊愈42例,好转16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70.0%,总有效率为96.7%。结论:五步定位整复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疗效可靠。
俞乐林伟锋李远明
关键词:骶髂关节错位正骨手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