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诺
- 作品数:21 被引量:75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生物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在科学教学中明确“社会文化”对科学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强调,科学本质观对于目标的达成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其中,理解科学会受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是科学本质对生物学教学提出的建议之一。在科学发展历程中,社会文化与科学密切交织,互相影响,同时也改变着生物学课程教育的发展轨迹。通过融入科学史教学、参与社会性科学议题讨论,以及在课程中融入技术与工程学等方法,教师可帮助学生明确社会文化对科学的影响作用,进而更好地理解科学本质,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达成。
- 李诺黄丹刘恩山
- 关键词:社会文化生物学教学科学教学
- 2014年国际科学院组织科学教育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 2014年
- 10月28—30日,2014年国际科学院组织科学教育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由国际科学院组织(IAP)、中国科学技术协会(CAST)、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CYSC)及中国科学院(CAS)等8个组织(高校)共同承办。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的科学教育专家及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 李诺
- 关键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教育中国科协
- 美国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研究及启示--以“议题探究”项目为例被引量:19
- 2021年
- 近20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性科学议题的社会性、科学性、争议性、不确定性等特征为科学教育和跨学科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主题情境,让学生在社会文化视域下学习科学知识成为美国《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NGSS》所倡导的重要内容,基于社会性科学议题的教学也成为美国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功能性科学素养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然而,受到传统教学目标、专业话语体系及跨学科教学方法等的影响,前期美国科学教育中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的研究比较分散。为了契合美国科学教育标准要求,更好地将社会性科学议题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美国基于社会文化情境重塑STEM的理念开展了议题探究项目的研究,该项研究以情境学习理论为支撑,围绕社会性科学议题设计教学方案,注重学生对社会性科学推理能力的发展。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关注与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一致性,在教学设计上利用九步迭代法设计教学,并为教师提供了教学工具和教学评价体系。借鉴该项目设计框架,我国科学教育中的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要注重与科学课程目标的关联性,围绕议题设计单元教学模块,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加快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师资培养,提升科学教师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能力,通过多方联动系统搭建本土化社会性科学议题教育资源平台,为教师实施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提供助力。
- 邴杰李诺刘恩山
- 关键词:单元教学设计
- 社会性科学议题在我国中学科学教育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28
- 2021年
- 科学素养水平提升是当今全球范围内科学教育的首要目标之一。在我国,作为核心素养总框架的重要构件,理科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是中学科学教育提出的重要概念,科学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有效落实是确保我国科学教育目标全面达成的有效途径。社会性科学议题因其有效地将科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成为促进新时代科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研究表明,科学素养与理科课程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具有一致性,基于社会性科学议题的教学所具备的要素使其能够较为全面地覆盖并达成上述目标。社会性科学议题呈现出的应用价值与发展潜力值得我国科学教育工作者给予更多关注。
- 李诺柯立刘恩山Troy D.Sadler李秀菊
- 关键词:课程标准
- 录像分析技术在教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被引量:8
- 2017年
-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录像分析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方法在教育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种技术能够捕捉课堂中的各类微小细节,完整呈现教学活动,通过制定不同形式的编码表对录像进行编码与统计分析,以达到定量化描述课堂行为、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凭借其可视化、复现性、情境性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录像分析技术在众多国际教育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伴随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录像分析技术将逐步克服现阶段存在的一些技术限制与问题,为数字化时代的教育研究领域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手段。
- 李诺刘恩山
- 关键词:课堂行为
- 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基因的表达”为例
- 2025年
- 单元整体教学是以一个单元为整体,以真实情境为主线,在真实问题的生成与解决过程中促进学生自主构建概念,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本文围绕耐盐碱高粱的遗传信息表达及其对性状的控制,展示如何以单元情境来承载单元内容和导向概念统整,从而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 熊思奇陈颋婷曾晓怡曾素玉杨淑婷陈惠琴王健李诺于璇
-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生物学教学
- 不同移动终端App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以植物识别App的比较研究为例
- 2025年
- 随着教育信息化研究的蓬勃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的融合不断深入。将植物识别应用软件(App)引入中学生物学课堂成为现代教育技术与生物学课堂相结合的有效尝试。以往植物识别App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较少,缺乏识别准确性的数据支持。本研究对5个植物识别App的识别准确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植物识别App融入中学生物学教学对促进学生的生物学学习及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均能起到积极作用。
- 张江月姬润娟陈倩倩魏来李诺
-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教育信息化中学生物学
- 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与途径被引量:3
- 2023年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是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其中生态文明教育对于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校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工作时,应基于生态文明素养提升的目标设置课程维度,架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并建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开展所需的环境条件与评价体系.为完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建设工作,未来应着重界定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内涵,促成生态文明教育学段贯通,并开发有效的生态文明素养评价工具,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达成提供帮助.
- 李诺刘真言刘月美廖万金
-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建设
- 科学本质中“主观因素影响”对科学教学的建议与启示被引量:4
- 2018年
- 作为科学本质观的组成要素,使学生明确"科学工作中高度关注主观因素的影响",是《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的建议之一。在科学教学中,学生应能认识到主观因素的"客观存在性",并在此基础上尽量减少其中消极部分的影响。教师可把握这一概念从认可、消除,再到利用之间的渐进关系,发展学生的科学本质观,帮助学生进行更有效的科学学习,最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 李诺刘恩山
- 关键词:科学教学
- 借助录像分析技术评估教师专业发展效果——以概念转变教学专业发展为例被引量:2
- 2023年
- 教育信息化推动了课堂教学的革新,也对教育研究分析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录像分析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研究中的新兴手段,在评估教师参与专业发展培训后的课堂教学效果上具有重要价值。为了解该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研究基于一次概念转变教学主题的教师专业发展项目,构建录像分析编码表,对教师参与培训前后的课堂教学录像进行了纵向及横向双重编码分析。结果显示,借助录像分析手段能够明确教师在培训后的课堂实践行为发生的真实改变,且这种改变具有个体差异性,不同的教学策略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该研究结果将为未来录像分析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的实践应用提供借鉴。
- 李诺郭舒晨刘恩山
- 关键词:录像分析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概念转变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