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强
- 作品数:28 被引量:96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棉铃虫酯酶两个位点突变对三种杀虫剂代谢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为研究棉铃虫酯酶对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代谢活性,在前期对酯酶001F和001G酶活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荧光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酯酶及其突变体(A127位和F238位突变)对二甲基-4甲基伞形酮磷酸酯(dMUP)、二乙基-7羟基香豆素磷酸酯(dECP)及顺式氰戊菊酯(2S,αS)的酶促代谢活性。酯酶001F和001G对有机磷的酶促反应常数(kcat值)在2.0×10-3/min~5.2×10-3/min之间,后者对顺式氰戊菊酯的代谢活性为10.19μmol.min-1.μmol-1;001F的突变提高了对有机磷的代谢活性,其中001FA127D和001FF238L对dMUP的kcat值至少是突变前的2倍;001G的突变却降低了对dECP的代谢活性,但001GF238L对dMUP的活性有所提高。此外,突变体中001FA127D对顺式氰戊菊酯的活性与突变前接近,而001GF238L则降低到突变前的1/2,其它突变体未检测到活性。结果表明,酯酶001F和001G对杀虫剂有代谢活性,A127位和F238位的突变对酶活性有显著影响。
- 李永强安凤秋苏立德冯俊涛张兴
- 关键词:酯酶有机磷
- 豌豆蚜可溶型海藻糖酶基因克隆及RNA干扰效应被引量:4
- 2022年
- 为了明确豌豆蚜可溶型海藻糖酶基因在基于RNA干扰技术的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潜力,该研究根据豌豆蚜基因组数据克隆获得了可溶型海藻糖酶基因(ApTre-1),通过在线软件对其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ApTre-1基因在豌豆蚜不同龄期的表达水平变化;设计合成了2种dsRNA片段(dsApTre-1-1和dsApTre-1-2),采用显微注射法测定了其对靶基因ApTre-1的RNA干扰效率;选取干扰效率较高的dsRNA片段与人工饲料混合后,进一步采用饲喂法测定其对豌豆蚜生长的影响和致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豌豆蚜ApTre-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全长为1770 bp,编码589个氨基酸,在DNA水平上由9个外显子和8个内含子组成;ApTre-1蛋白的N端含有一段长为20 aa的信号肽序列,具有典型的昆虫海藻糖酶标签序列.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ApTre-1基因在豌豆蚜1龄若虫阶段的相对表达量最高.显微注射法测定结果表明:dsApTre-1-1对靶基因ApTre-1具有相对较高的干扰效率.进一步采用饲喂法测定结果表明:豌豆蚜取食dsApTre-1-1后,靶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豌豆蚜的生长也受到较为明显的抑制,但死亡率较低(17.5%).
- 许静静常永梅任梦圆董艳玲李永强
- 关键词:豌豆蚜RNA干扰技术害虫防治
- 2株塔里木盆地土壤放线菌发酵产物抑菌作用初探被引量:6
- 2010年
- 通过离体和活体法测定了土壤放线菌Y3和Y5菌株对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和室内药效.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结果表明菌株Y3发酵液对20种病原真菌中的13种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佳,抑制率为95.6%;组织法测定结果表明发酵液对油菜菌核相对防效为93.4%.菌株Y5发酵液对20种病原真菌中的19种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对10种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大于60%,对辣椒疫霉病菌抑制效果最佳,菌丝生长抑制率和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98.7%和90.3%.对这株菌的盆栽法测定表明发酵液对辣椒疫病具有一定的保护和治疗效果,相对防效分别为57.4%和50.3%.说明菌株Y3和Y5有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的价值.
- 李永强杨建飞张平冯俊涛张兴
- 关键词:土壤放线菌油菜菌核病菌辣椒疫霉病菌抑菌作用
- 分层施肥联合耕播对旱地麦田土壤理化特性和冬小麦产量的调节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 李永强
- 制药工程专业生物技术教学探索与实践
- 2012年
- 生物技术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针对创办农林院校特色专业的目标要求,在长期教学过程中,课程组教师从教学内容的选择、课堂教学形式的创立、实践教学环节的拓展、师生之间沟通渠道的建立以及授课教师自身的提高等诸多方面,对我校制药工程专业生物技术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有效探索和实践,建立了新的教学模式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促进了制药工程专业的整体建设和发展。
- 李永强吴方丽安凤秋祝传书
- 关键词:制药工程专业生物技术教学探索
- 制药工程专业生物技术教学探索与实践
- 生物技术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针对创办农林院校特色专业的目标要求,在长期教学过程中,课程组教师从教学内容的选择、课堂教学形式的创立、实践教学环节的拓展、师生之间沟通渠道的建立以及授课教师自身的提高等诸多方面,对...
- 李永强祝传书王允宏张兴
- 关键词:制药工程专业生物技术教学探索
- 除虫菊内生镰孢菌Y2发酵条件优化及其抑菌活性
- 2008年
- 从除虫菊叶中筛选到1株内生真菌Fusariumsp.Y2,对其进行了基础培养基的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研究。结果表明,Y2菌株的较佳发酵培养基为:每L培养基中含有麦芽糖10 g、蛋白胨6 g、KH2PO42 g、KCl 1 g、FeSO40.02 g、MgSO4.7H2O 1 g;较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H8.5,250 mL三角瓶装液100 mL,摇床转速180 r/min,培养温度28.0℃,接种量21%。在此条件下与原始发酵条件相比,Y2菌株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98.6%,提高了6.8%;对其孢子萌发抑制率达95.4%,提高了16.1%;其菌丝生长量(干质量)达8.975 mg/mL,增加了7.8%。
- 易晓华冯俊涛韩立荣李永强张兴
- 关键词:除虫菊基础培养基
- 苦参碱与阿维菌素、氟啶虫胺腈混用对桃蚜的防效研究
- 2025年
- 桃蚜是十字花科、茄科等经济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防治难度较大。该研究通过测定植物源农药与化学农药混配对桃蚜的防效,旨在有效防控桃蚜,提高生物源农药的利用率,减缓害虫抗药性。试验选用了2%苦参碱水剂、0.3%印楝素乳油、0.5%藜芦碱可溶液剂与1%蛇床子素水乳剂共4种植物源农药,以及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5%阿维菌素乳油2种化学农药,测定了其对桃蚜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在24 h时以上六种农药的LC 50值分别为8.02、12.40、14.15、14.56、1.65、0.35 mg/L。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测定了毒力较高的2%苦参碱水剂分别与5%阿维菌素乳油、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在比例为7∶3、6∶4、5∶5、4∶6、3∶7的条件下分别混配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在混配比例为5∶5时两种混配的毒性比率在24 h时均最高,分别为1.43和1.44。最后,盆栽药效实验进一步表明,2%苦参碱水剂与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5∶5比例混配时,在剂量为15 mL/株施药后第7 d防效达到66.67%,表明苦参碱与氟啶虫胺腈混配使用对桃蚜防控有一定增效作用。该研究结果为今后防治桃蚜提供了有价值的用药参考。
- 李崤杰张文瑞徐韦欢许静静常永梅李永强
- 关键词:桃蚜生物源农药毒力测定农药混用
- 新时代下制药工艺学的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 2018年
- 新时代背景下,制药工艺学的教学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如何适应并迎接挑战是当前教学改革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从制药工艺学面临的教学改革形势和教学改革应对措施提出意见,为解决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并重的人才、缩短创新与应用差距和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提供策略与方法。
- 祝传书李永强田向荣高艳清王勇
- 关键词:制药工艺学教学改革教育模式
- 棉铃虫酯酶突变体的构建、表达及酶促动力学特性
- 2014年
-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定点突变技术在棉铃虫酯酶001F和001G的A127位和F238位分别人工构建由丙氨酸(A)变为天冬氨酸(D)、苯丙氨酸(F)变为亮氨酸(L)的单、双位点突变体,利用杆状病毒载体表达系统对其进行异源真核表达,采用酶标仪测定表达产物对α-乙酸萘酯和4-硝基苯基乙酸酯的酶促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酯酶A127位突变降低了酯酶的酶促水解活性,其对底物的亲和力明显减弱(反应常数Km值变大),速率常数kcat/Km值仅为突变前的1/20~1/90;F238位突变对酯酶的酶促水解作用影响相对较小,其kcat/Km值为突变前的1/2~1/7;双位点突变体(A127D/F238L)几乎全部失去了对底物的酶促水解活性,其亲和力明显下降(Km值升高至突变前的4~30倍), kcat/Km值为0.09~0.33μmol^-1. s^-1. L,仅为突变前的1/70~1/370.表明突变对酯酶活性有明显影响, A127位和F238位氨基酸残基是与酶催化功能相关的重要位点,这将为研究酯酶在棉铃虫代谢抗性中的作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 李永强吴美玲马志卿冯俊涛张兴
- 关键词:酯酶酶促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