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梦晓

作品数:10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企业
  • 2篇动态能力
  • 2篇韧性
  • 2篇生态
  • 2篇供应链
  • 1篇对外直接投资
  • 1篇熊掌
  • 1篇移动办公
  • 1篇移动互联
  • 1篇移动互联技术
  • 1篇知识
  • 1篇知识协同
  • 1篇知识型
  • 1篇知识型员工
  • 1篇制度环境
  • 1篇中介
  • 1篇中介作用
  • 1篇生态构建
  • 1篇生态系统
  • 1篇数字化

机构

  • 10篇江西财经大学
  • 1篇美国奥克兰大...

作者

  • 10篇李梦晓
  • 5篇吴群
  • 4篇胡宇辰
  • 2篇宋丽丽

传媒

  • 2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南开管理评论
  • 1篇江西财经大学...
  • 1篇经济与管理研...
  • 1篇改革
  • 1篇现代财经(天...
  • 1篇管理评论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企业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分布、模式与发展趋势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最常见的两种方式是绿地投资与跨国并购。绿地投资适用于资产专用性程度较高且与本国经济联系密切的产业,或制度质量相对较低的国家;投资规模较大的能源和资源类产业,或制度质量相对较高的国家,采用更多的是跨国并...
宋丽丽李梦晓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移动互联技术背景下知识型员工角色整合与创新被引量:4
2018年
移动互联技术突破了社会角色的时间、空间、物理及心理边界,对于角色整合呈强推态势,使知识型员工角色向整合化、去情景化、重叠化及组合化趋势发展,从而出现角色整合的职场新现象。移动技术互联互通的特性赋予了知识型员工角色整合新的内涵,即整合趋势下角色边界是一种弱边界,呈现出角色对比度低、柔性边界和渗透性等边界特征,并表现为移动办公的工作形式。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移动互联技术背景下知识型员工角色整合的新内涵、影响因素、影响结果以及边界工作策略,构建角色整合研究框架,并进一步探析知识型员工角色整合测量、因素、作用,以及移动技术在角色整合过程中的效用评价。
胡宇辰李梦晓
关键词:移动互联技术知识型员工移动办公
分布状况、流量规模与发展趋势:解析我国企业对非洲投资
2013年
对中国企业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分布、模式与发展趋势的研究表明,中国企业对非洲直接投资进入了以互利共赢为目的的快速增长阶段:投资流量规模不断增加;投资地域以资源丰富、政局稳定的地区为主;投资的行业主要集中于采矿业、金融业、制造业和建筑业;投资模式主要以安哥拉模式、合资合作、绿地投资、境外经贸合作区及承包工程带动投资等为主。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规模将持续扩大,投资地域将进一步扩张,投资行业将进一步拓展,投资模式多样化趋势将继续增强,投资主体将呈多元化趋势。
宋丽丽李梦晓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走出去战略
数字技术赋能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提升研究被引量:1
2025年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外部环境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平台创新生态系统如何借力数字技术来应对外部环境风险值得关注。本文以制度理论、资源整合理论和价值共创理论为切入点,构建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基于全国平台型电商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对数字技术赋能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具体作用路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正向影响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资源整合能力与价值共创在数字技术对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影响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其中,资源整合能力在数字技术对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影响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价值共创在数字技术对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影响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制度环境正向调节价值共创对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作用,并正向调节数字技术与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之间的链式中介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明晰了考虑制度环境的数字技术赋能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提升的具体作用机制,对于促进平台创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吴群韩天然杜媛媛李梦晓
关键词:数字技术资源整合能力制度环境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员工工作家庭整合的构念与测量被引量:1
2020年
移动技术加速了工作与家庭的边界融合,并且随着双职工家庭结构的变化,工作家庭整合已经成为工作家庭积极面研究领域的新兴热点。然而对工作家庭整合的定义与测量仍处于起步阶段。基于此,本文提出工作家庭整合构念,分析工作家庭整合在计划与行为层面的多重内涵;并通过69名个体样本预测试以及对245名中国企业员工进行的大样本问卷调查,开发了工作家庭整合的三维度测量工具,为工作家庭积极面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
胡宇辰李梦晓邓晓东位鹏
制造业企业供应链韧性提升路径研究:破解欧菲光集团逆境重生之谜
2025年
近年来,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塑造和提升供应链韧性成为制造业企业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动态能力视角,以欧菲光集团为案例对象,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探讨了风险冲击下制造业企业供应链韧性提升路径。研究发现:(1)制造业企业供应链韧性提升受环境、技术和组织三个层面的驱动因素影响。(2)供应链韧性提升并不依赖于企业单一决策过程,而是多阶段作用的结果,在不同阶段通过差异化动态能力组合实现。(3)动态能力由低阶向高阶的跃迁推动供应链韧性在不同阶段呈现出即时性补链、适应性强链、前瞻性延链的递进式演化。本文深入探索了供应链韧性提升机制,提炼出“触发因素-动态响应-韧性提升”的核心路径,形成动态能力视角下的供应链韧性多阶段协同演进过程模型,为制造业企业提升供应链韧性以应对不确定性风险提供了现实启示。
吴群王鸿美李梦晓
关键词:动态能力资源能力
物流技术创新对供应链柔性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被引量:14
2020年
随着企业竞争环境的愈加激烈和复杂,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创新发展及供应链柔性的重要性。不断优化升级的物流技术成为实现对客户需求快速响应的重要手段。物流技术创新为供应链协同及供应链柔性提供了基础保障和重要条件,提升了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的动态能力和竞争优势。本研究关注物流技术创新对供应链柔性的影响,探讨供应链协同及企业规模在两者影响关系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物流技术创新对供应链柔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供应链协同在物流技术创新与供应链柔性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企业规模越大,物流技术创新与供应链柔性的正相关关系越弱,物流技术创新与供应链协同的正相关关系也越弱,但供应链协同与供应链柔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强。
吴群唐亚辉李梦晓胡宇辰
关键词:物流技术创新供应链柔性供应链协同企业规模
数字化能力对制造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关系强度与知识耦合的链式中介作用被引量:6
2024年
数字化能力是数字价值释放的关键,也是企业运用数字技术整合价值网络中各种资源以推动系统性数字变革,进而实现数字价值创造的能力,但现有文献对数字化能力与绿色创新关系的探讨有限。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引入关系强度与知识耦合作为有因果的双中介变量,构建数字化能力通过关系强度、知识耦合作用于绿色创新的链式中介模型,采用多元回归和Bootstrap方法对409份制造企业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能力正向影响制造企业绿色创新;关系强度与知识耦合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数字化能力通过关系强度、知识耦合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绿色创新。结论可揭示数字化能力对制造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为制造企业提高绿色创新绩效提供参考。
吴群胡勇浩李梦晓
平台型智造企业协同制造生态构建研究——基于捷配科技的探索性案例分析
2025年
平台型智造企业是资源整合与技术创新有机融合的新兴制造企业业态,是构建协同制造生态的关键主体。本研究以平台型智造企业的典型代表捷配科技为案例对象,以“动态能力—典型模式”为主线,剖析其协同制造生态构建过程。研究发现:(1)平台型智造企业协同制造生态构建在蓄势、成形和赋能阶段分别表现出机会识别与资源拼凑、机会探索与资源编排、机会开发与资源协奏的动态能力;(2)平台型智造企业在不同动态能力的推动下分别采取了“自营工厂+电商平台”“自营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协同工厂”“自营数字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协同数字工厂”的典型模式,最终形成了协同制造生态。本研究从动态能力视角拓展了平台型智造企业研究范畴,揭示了平台型智造企业构建协同制造生态的过程,为我国制造企业向平台化、智能化和协同化发展提供了实践启示。
吴群陈倩李梦晓
关键词:生态构建动态能力资源管理
知识协同视角下企业协同创新机制研究:基于江中集团的案例
知识经济时代加速了科学技术、专利等一系列知识流在各大创新主体之间的转移,面对激烈的市场变化和巨大的竞争压力,传统企业的转型迫在眉睫.本研究以企业知识协同创新发展历程为线索,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以南昌市江中集团为研究对象...
胡宇辰位鹏李梦晓
关键词:知识协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