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桂莲

作品数:13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省卫生防疫站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虫病
  • 6篇流行病
  • 6篇流行病学
  • 3篇血清
  • 3篇血清学
  • 3篇钩虫
  • 2篇地理流行
  • 2篇地理流行病学
  • 2篇旋毛虫
  • 2篇旋毛虫病
  • 2篇旋毛虫感染
  • 2篇源性
  • 2篇蠕虫病
  • 2篇蠕虫感染
  • 2篇土源性
  • 2篇流行病学调查
  • 2篇流行病学分析
  • 2篇患病
  • 2篇寄生
  • 2篇寄生虫

机构

  • 13篇河南省卫生防...
  • 2篇淮阳县卫生防...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李桂莲
  • 8篇蔺西萌
  • 5篇常江
  • 4篇赵庆法
  • 3篇李莹
  • 3篇马云祥
  • 2篇姚党生
  • 2篇马新爱
  • 2篇崔兆麟
  • 2篇赵旭东
  • 2篇刘建侯
  • 1篇许汴利
  • 1篇郑贵明
  • 1篇陈建设
  • 1篇高广汉
  • 1篇乔思杰
  • 1篇薛晓玲
  • 1篇姜红光
  • 1篇郭新华
  • 1篇黄倩

传媒

  • 4篇中国寄生虫病...
  • 4篇河南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疾病监测
  • 1篇实用寄生虫病...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6
  • 4篇1994
  • 1篇1992
  • 3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南省南阳地区人体旋毛虫感染情况的调查被引量:1
1991年
旋毛虫病是一种较常见的人兽共患病,见于人和多种动物,分布于世界各地。河南省南阳地区所属各县动物旋毛虫病感染情况严重,尤以新野、邓州为最,猪的最高感染率达50.4%,疫区有逐年扩大趋势,为了解当地人群旋毛虫感染情况,我们于1982年在邓州、新野作了活组织检查,于1989年在邓州、南召、内乡和南阳市郊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常江赵庆法李莹李桂莲陈建设刘德
关键词:旋毛虫感染旋毛虫病人兽共患病旋毛虫幼虫血清学试验
肠道线虫病现场防治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经对肠道线虫病现场防治研究,结果为单纯普治试点乡(淮阳)经1991~1993年连续3年冬季普治抽检人群防治后,钩虫、鞭虫感染率下降显著,分别由1991年的14.6%和8.0%下降为1995年的1.2%和0.7%(P<0.01)。蛔虫、蛲虫感染率下降幅度较小,分别由1991年的29.6%和27.8%下降为1995年的26.2%和13.0%。土壤和水样中虫卵和钩蚴污染率亦明显下降。综合防治试点乡(项城)防治后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呈逐年下降态势,防治前与防治后(至1995年)各年间同种虫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防治前蛔虫、钩虫和鞭虫感染率分别为35.2%、7.2%和2.9%,至1995年分别降至7.1%、0.2%和0.5%。土壤和水样中虫卵和钩蚴污染率亦明显下降。但蛲虫感染率无明显下降。结果表明,冬季全民普治对钩虫、鞭虫感染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蛔虫、蛲虫感染防治效果较差;而综合防治可弥补前者的不足。
许汴利张玉林高广汉高广汉崔兆麟常江李桂莲崔兆麟郑贵明蔺西萌赵庆法李桂莲赵旭东
关键词:肠道线虫病蛔虫钩虫鞭虫蛲虫流行病学
血清学方法在寄生虫病流行病学中的应用
1994年
血清学方法在寄生虫病流行病学中的应用李桂莲,蔺西萌,李凤云血清学诊断寄生虫病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已显著提高了血清学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放射性免疫、酶联免疫[ELISA]、间接血凝[IHA]、免疫萤光[IFA...
李桂莲蔺西萌李凤云
关键词: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血清诊断
河南省南阳地区人体旋毛虫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1989年
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河南省南阳地区的乡镇人群进行了旋毛虫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最高阳性率为12.62%,最低阳性率为4.17%。
李莹李桂莲
关键词:旋毛虫感染血清学调查血清反应旋毛虫病间接血凝试验
淮阳县猪带绦虫病与囊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被引量:12
1990年
本文报道河南淮阳县5个乡26个行政村26 655人调查,猪带绦虫感染率为0.75%,人体囊虫感染率为0.20%,呈散在发生,凡是猪带绦虫病发病率高的乡村,猪体囊虫和人体囊虫感染率亦高,三者呈平行消长,人体囊虫病的感染方式以自身感染为主。本文对环境、厕所及中间宿主猪的饲养习惯及囊虫感染情况作了全面分析。
马云祥韩灿然何子俊薛晓玲李桂莲郝家录刘殿运李盛忠王俊杰吴守仁张发义
关键词:囊虫病
河南省土源性蠕虫感染与地理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
1994年
河南省土源性蠕虫感染与地理流行病学分析蔺西萌,李桂莲,常江(指导者)寄生虫的地理流行病学早已被人们所认识,如利什曼病有平原与西北荒漠之分;血吸虫病有山区和河滩型之别;肺吸虫病有明显的山区流行性;疟疾、丝虫病的不同种也有严格地理划分等,这都与地理流行病...
蔺西萌李桂莲
关键词:蠕虫病蠕虫地理流行病学
河南省丝虫病防治研究被引量:1
1991年
河南省自1954年报告首例丝虫病人以来,经过50年代的流行病学调查,摸索治疗方法;60年代的继续流行病学调查,小面积防治试点;70年代和80年代分期分批开展了以县(市)为单位的大面积普查普治,经省、地(市)、县反复进行防治效果考核,至1986年在全省范围内达到了基本消灭标准。1987年10月经卫生部丝虫病抽查复核组进行资料复核和现场血检,确认达到了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现将防治研究过程和结果综述如下。
茹学泰常江刘建侯郑学修赵庆法马云祥孙家振程玉沆赵旭东黄倩姚党生蔺西萌薛晓玲李桂莲马新爱李莹崔兆麟
关键词:丝虫病
猪带绦虫囊尾蚴发育规律的实验观察被引量:22
1992年
本文报告选择出生不久的仔猪,分别感染不同剂量的猪带绦虫卵,然后定期观察受染猪体各个部位组织内囊尾蚴的发育变化。感染后90d 剖检,中度和重度感染猪有17.65~20.11%的虫体发育不成熟,呈粟粒状,无囊泡形成;已形成囊泡的虫体经胆汁培养,翻出头节较短,约3~4mm,不活动。感染后180d 剖检,中度和重度感染组仍可见到不成熟的虫体(约占12.5~22.23%),虫体较90d 时略大,头部已见吸盘、顶突和头钩,但无囊泡形成;成熟之虫体经胆汁培养,头节翻出较长,可见到摆动。至感染后270d,虫体全部发育成熟。本实验表明,囊尾蚴的生长发育成熟时间应为60~270d。各部位囊虫的成熟率,成活率及密度有明显差别;虫体的大小与生长时间和密度有关;中度组重复感染未见虫体密度明显增加,表明机体受感染后可产生一定的保护性免疫。
马云祥刘建侯王运章李桂莲刘文柄魏广仁乔思杰姜红光陈杼马新爱朱长河
关键词:猪囊尾蚴滞育发育
河南省土源性蠕虫感染与地理流行病学分析
1994年
河南省土源性蠕虫感染与地理流行病学分析河南省卫生防疫站郑州450003蔺西萌,李桂莲,常江寄生虫病的地理流行病学早已被人们所认识。本文仅以河南省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中最常见的土源性蠕虫感染结果与地理流行病学关系作分析探讨如下。l调查地理区划按照河南省不...
蔺西萌李桂莲常江
关键词:蠕虫病蠕虫感染地理流行病学
河南省南阳盆地人体寄生虫分布的调查
1994年
南阳盆地是河南省最大的一块盆地,纬度偏南,地形特殊,是全省温度最高地区。1989年我们进行的人体寄生虫病分布调查,本片区为河南省寄生虫病流行最重地区,共检查10379人,查见寄生虫感染者7821例,总感染率为75.4%。共查见寄生虫17种,主要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蛔虫42.5%、鞭虫22.8%、钩虫38.2%、蛲虫28.9%、溶组织内阿米巴3.0%、微小内蜒阿米巴5.4%、布氏嗜碘阿米巴0.6%、贾第虫6.5%和人芽囊原虫2.2%。PVC-ELISA旋毛虫阳性率为7%,系全省最高。本盆地是河南省唯一以美洲钩虫为主的两种钩虫混合流行区。
蔺西萌常江李桂莲
关键词:寄生虫感染率流行病学调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