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 作品数:16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一种适用于高陡路堑边坡的全方位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陡路堑边坡的全方位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涉及到边坡监测技术领域,监测系统包含了监测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通讯模块、小型监测站等,长期全面监测包含地表位移、土体深部位移、支护结构应力、土压力、孔隙水...
- 杨廷玺李杰 李颐 蒋关鲁 代政 孟维正 刘艳锋 晏长城
- 地下综合管廊止水带精确定位技术被引量:1
- 2021年
- 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全地下结构,受限于传统施工工艺,后期渗漏问题较严重。结合天津市宝坻区西环路地下综合管廊二期工程,对钢板止水带及橡胶止水带精确定位工作原理与施工技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设置专用固定装置后,有效解决了止水带定位、加固、焊接损伤问题,避免安全隐患,降低施工成本。
- 李杰
- 关键词:综合管廊钢板止水带橡胶止水带施工技术
- 一种橡胶止水带固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橡胶止水带固定装置,包括上端模和下端模,所述下端模上设置有u型卡槽一,所述上端模上设置有u型卡槽二,所述u型卡槽一和u型卡槽二之间设置有橡胶止水带,所述上端模和下端模外侧均设置有槽钢,两个槽钢夹住外漏...
- 李贤松姜华王海伟李杰胡烁
- 文献传递
- 室内人工降雨与监测边坡稳定性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室内人工降雨与监测边坡稳定性装置,包括模型填筑系统、降雨系统、地下水位系统、集水系统、摄像系统和边坡稳定性监测系统;模型填筑系统为封闭透明的方形钢框架结构,模型填筑系统内部填筑有由填土和基岩组成的边坡结构...
- 杨廷玺李杰李颐蒋关鲁代政孟维正孙继平唐建平
- 一种室内人工降雨与监测边坡稳定性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人工降雨与监测边坡稳定性装置,包括模型填筑系统、降雨系统、地下水位系统、集水系统、摄像系统和边坡稳定性监测系统;模型填筑系统为封闭透明的方形钢框架结构,模型填筑系统内部填筑有由填土和基岩组成的边坡结构...
- 杨廷玺李杰李颐蒋关鲁代政孟维正孙继平唐建平
- 一种止水钢板固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止水钢板固定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呈门字形结构,所述架体中部底端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设置有可拆卸卡固件,所述固定板和可拆卸卡固件之间设置有卡槽,所述固定板位于卡槽一侧设置有挡块,所述卡槽内安...
- 姜华李贤松李杰王海伟闫利亚
- 文献传递
- 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加固隧道洞口边坡的动力响应特性研究被引量:7
- 2023年
- 降雨、地震作用下,隧道洞口边坡易产生严重破坏,有必要研究隧道洞口边坡及支挡结构的动力响应特性。以中国西南某隧道洞口边坡为例,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分析降雨、地震作用下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加固隧道洞口边坡的动力响应与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隧道洞口边坡破坏过程为坡顶张拉裂缝―坡脚剪切溃裂―边坡整体滑移破坏。由于雨水入渗,坡表土体在地震作用下易产生局部浅层破坏。边坡破坏模式为张拉-剪切型。(2)随峰值加速度增加,桩身PGA放大系数显著增大,应重视该类支护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惯性放大效应。(3)桩后峰值土压力随峰值加速度增加而增大,由“S型”分布逐渐转变为倒三角形分布。峰值加速度大于0.4g时,锚索轴力逐渐增加,充分发挥张拉作用。(4)桩土压力与加速度傅里叶谱幅值集中于低频段,地震波沿高程传播存在“高频滤波效应”。(5)桩身位移谱幅值随峰值加速度增加而逐渐增大,沿桩身向上呈增加趋势;位移谱主频分布于1~4 Hz,卓越频率为2.5 Hz,与地震荷载的主频较接近。(6)桩体加速度间的关联性较好,桩体加速度、动土压力、桩体应变、锚索轴力相关性随输入峰值加速度增加而逐渐降低。
- 冯海洲蒋关鲁何梓雷郭玉丰胡金山李杰袁胜洋
- 关键词: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动力响应振动台试验
- 小净距隧道抗震安全性分析及支护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楚雄至大理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勘察试验段第四标段(九顶山隧道进口段)为双洞隧道工程,文章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数值模型,研究地震效应对双线隧道位移及应力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支护措施并验证。结果表明,距离震源较近的隧道受到的影响较大,位移影响为距震源较远隧道的1.3倍,应力则相差不大。对隧道施加小导管注浆进行支护比施加锚杆更能防止地震效应对隧道造成的影响,而当使用注浆锚杆时,起到的防护效果更加明显。当锚杆为5.5m时,此工程的支护效果最好。
- 李杰
- 关键词:双线隧道小净距抗震安全性
- 基于变形的降雨后地震基覆型边坡劣化特性与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降雨地震多因素作用下基覆型边坡破坏模式的识别和评估具有重大工程意义。为研究降雨后地震作用下基覆型边坡的失稳演化机制,开展一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基于边坡土体空间变形特性和坡面位移特性识别和评估边坡的劣化模式,综合土体应力−应变特性、渗流场特性、地震动应力分布及边坡变形特性,对降雨后地震下边坡的变形演化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降雨阶段,边坡坡顶与坡脚饱和度显著升高区强度劣化显著,但整体无明显变形;地震阶段,坡顶首先滑塌失稳,进一步演化为多级滑塌的整体失稳。(2)宏观破坏具有突发特征,边坡内部土体的空间应变分布特性能更好地识别边坡塑性区扩展−贯通−失稳的演化历程。(3)基于位移残余率分析的边坡失稳演化模式与土体空间应变演化特性结果吻合,相较于累积位移量对边坡损伤状态的识别更准确。(4)含水率变化影响土体力学特征,降雨后的渗流场分布影响边坡整体力学特性及地震动应力的传递及空间分布,土体力学特性和动应力空间特征决定边坡的破坏模式。
- 何梓雷蒋关鲁冯海洲陈虹羽郭玉丰何晓龙李杰
-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降雨
- 一种适用于高陡路堑边坡的全方位监测系统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陡路堑边坡的全方位监测系统,涉及到边坡监测技术领域,监测系统包含了监测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通讯模块、小型监测站等,长期全面监测包含地表位移、土体深部位移、支护结构应力、土压力、孔隙水压力、土...
- 杨廷玺李杰李颐蒋关鲁代政孟维正刘艳锋晏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