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静

作品数:27 被引量:127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朝阳区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嗜肺
  • 4篇嗜肺军团菌
  • 4篇污染
  • 3篇卫生状况
  • 3篇净化器
  • 3篇颗粒物
  • 3篇空气净化
  • 3篇空气净化器
  • 2篇医院儿科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游泳池水
  • 2篇时间序列
  • 2篇时间序列分析
  • 2篇重金
  • 2篇卫生调查
  • 2篇卫生状况分析
  • 2篇污染状况
  • 2篇细颗粒
  • 2篇细颗粒物
  • 2篇夏季

机构

  • 20篇北京市朝阳区...
  • 2篇北京市疾病预...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北京市房山区...

作者

  • 20篇李文静
  • 13篇张美云
  • 10篇万博宇
  • 8篇马聪兴
  • 5篇张海霞
  • 4篇孙灵利
  • 3篇艾丽艳
  • 3篇宋衍燕
  • 3篇孙晓冰
  • 3篇王兆南
  • 3篇魏云芳
  • 2篇沈凡
  • 2篇马建新
  • 2篇张金艳
  • 2篇李书明
  • 2篇张桂斌
  • 2篇温雯
  • 2篇韩晓敏
  • 2篇张德彪
  • 2篇张睿

传媒

  • 5篇现代预防医学
  • 4篇环境与健康杂...
  • 3篇首都公共卫生
  • 2篇环境卫生学杂...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某企业周边环境铅浓度监测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调查某企业周边环境大气和土壤中的铅浓度并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在某企业周边设置4个监测点采集空气和土壤样品,分别测定铅的浓度。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进行时空分析,运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进行污染状态评价。结果 2013-2015年4个监测点的空气铅浓度中位数分别为107.0 ng/m^3、131.0 ng/m^3、104.0 ng/m^3、83.5 ng/m^3,土壤铅浓度中位数分别是32.9 mg/kg、29.9 mg/kg、30.2 mg/kg、36.6 mg/kg,空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3年~2015年空气铅浓度均值分别为247.20 ng/m^3、88.80 ng/m^3、76.57 ng/m^3,土壤铅浓度均值分别为22.98 mg/kg、41.24 mg/kg、32.42 mg/kg,时间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气铅浓度与温度、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与风速和大气压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68、0.532、-0.333、-0.462,P<0.05)。84件空气样品和12件土壤样品的铅浓度均未超过相应的卫生标准,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综均小于0.7(空气P综=0.29,土壤P综=0.12)。结论生产企业未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铅污染,但是对空气的影响程度严重于土壤。
马聪兴李文静万博宇孙晓冰张德彪张海霞艾丽艳张美云
关键词:土壤
2012-2013年夏季北京市朝阳区游泳池水卫生状况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游泳池水卫生状况,提出有效管理措施,保障游泳者身体健康。方法于2012和2013年夏季,对所监测游泳场所采集3件池水样品,分别检测细菌总数、大肠菌群、p H值、浑浊度、尿素和游离性余氯6项指标,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夏季游泳池水的合格率高于2013年夏季(分别为27.66%、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19,P<0.01)。在6项检测指标中,游离性余氯的合格率最低,其次是尿素(2012年夏季分别为47.07%、64.84%;2013年夏季分别为22.98%、74.04%)。游离性余氯含量高的游泳池水中细菌总数指标的合格率较高。结论北京市朝阳区游泳池水卫生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应加强对游泳场所的监督监测与指导工作。
马聪兴张美云李文静张德彪万博宇
关键词:游泳池水卫生状况
家用空气净化器霉菌污染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调查居民家庭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型空气净化器的基本使用情况与霉菌污染状况,分析霉菌污染的影响因素,为居民科学使用空气净化器提供指导依据。方法于2017年1月用问卷法调查空气净化器的基本使用情况;用拭子涂抹法采集过滤膜前、后表面的霉菌并进行检测,使用偏相关方法分析霉菌污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65台HEPA型空气净化器。过滤膜安装时间中位数为350 d,实际使用时间为40 d,20%(13/65)的居民清洁过过滤膜。过滤膜前的霉菌总数中位数为0.8 CFU/cm2,膜后中位数为未检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98,P<0.01),且二者呈正相关(rs=0.352,P<0.01)。经偏相关分析,过滤膜前的霉菌总数与实际使用时间正相关(rs=0.340,P<0.01);过滤膜后的霉菌总数与实际使用时间正相关(rs=0.459,P<0.01),与是否清洁保养呈负相关(rs=-0.269,P<0.05)。结论空气净化器过滤膜前的霉菌污染情况严重于过滤膜后;实际使用时间和清洁保养状况是影响霉菌数量的主要因素,建议使用者定期更换过滤膜并进行清洁保养。
马聪兴宋衍燕张睿李文静张美云王兆南
关键词:空气净化器霉菌
2023年北京市某区游泳场所水质卫生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区游泳场所水质卫生质量,发现水质健康危害因素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2023年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某区107家游泳场所开展日常运行情况问卷调查,依据GB/T 18204-2000、GB/T 5750-2006、GB/T 18204.2-2014和GB 37488-2019对水质指标进行检测和评价。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检验分析水质卫生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该区游泳场所各指标场所合格率和样品合格率均依次为尿素0.05);在线监测和人工监测的游泳场所游离性余氯指标场所合格率分别为82.05%和86.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8,P>0.05)。结论尿素、pH值和游离性余氯指标是游泳场所水样主要不合格项目。
张海霞马建新万博宇艾丽艳孙晓冰杨舒伊李文静
关键词:游泳场所水质卫生调查影响因素
北京市朝阳区近地面臭氧短期暴露对人群死亡的急性效应研究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探讨北京市朝阳区近地面O_(3)短期暴露对人群死亡的急性效应。方法采用对数线性广义相加模型和分布滞后效应模型研究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北京市朝阳区O_(3)日最大1 h平均(O_(3,1h-max))和O_(3)日最大8 h平均(O_(3,8h-max))短期暴露与每日非意外死亡、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的关系以及滞后效应,并采用亚组分析探讨敏感人群。结果单污染物模型结果显示,O_(3,8h-max)每升高10μLg/m^(3)所致总人群和>75岁人群非意外死亡风险明显增加,分别增加0.43%(95%CI:0.04%~0.82%)和0.67%(95%CI:0.16%~1.18%);对应的O_(3,1h-max)所致非意外死亡人数增加效应与O_(3,8h-max)相似。O_(3,1h-max)和O_(3,8h-max)浓度每升高10μg/m^(3),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分别增加0.14%和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群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分别增加0.52%和0.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_(3,1h-max)和O_(3,8h-max)浓度每升高10μg/m^(3),年龄>75岁人群当日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风险明显增加0.90%(95%CI:0.15%~1.65%)和0.92%(95%CI:0.08%~1.76%)。结论研究区域内近地面O_(3)暴露可能增加人群每日非意外死亡风险,尤其是年龄>75岁人群。O_(3)浓度变化对人群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未观察到相关性。O_(3)浓度增加可能明显增加年龄>75岁人群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风险。
张海霞李文静孙灵利孟海英李奕奉张美云
关键词:近地面臭氧心血管系统死亡率时间序列分析
北京市朝阳区13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家庭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对截至2020年3月22日北京市朝阳区报告的13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家庭聚集性疫情(简称家庭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北京市朝阳区13起家庭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病例感染来源、二代病例的发病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13起家庭聚集性疫情共波及家庭成员55人,累计发病38例,罹患率69.09%(38/55)。平均每起疫情发病例数2.6例,3人及以下家庭罹患率高于3人以上家庭(Z=-2.114,P=0.034)。一代病例20例,二代病例18例,续发率51.43%(18/35)。3人及以下家庭续发率高于3人以上家庭续发率(Z=-2.161,P=0.028)。一代病例的外省旅游史显著高于二代病例(χ^2=20.607,P<0.001)。与一代病例是否分房隔离的续发率有显著性差异,是保护性因素(χ^2=12.887,P<0.001;OR=0.157,95%CI:0.041~0.602)。结论小规模家庭罹患率和续发率较高,外省旅游是引起家庭内一代病例的首要因素,家庭成员及时开展自我隔离是防控家庭内传播的有效措施。
梁妍马建新李臻张政关燕林葛申齐啸张芳蕾赵玉倩李文静黄立勇
关键词:家庭聚集流行病学特征影响因素
新型冠状病毒N_sgRNA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2025年
目的基于SARS-CoV-2的N_sgRNA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基于Wuhan-Hu-1/2019_MN908947和亚基因组RNA(subgenomic RNA,sgRNA)形成机制设计合成N_sgRNA重组质粒及其特异性引物探针。将重组质粒做为模板,根据实验结果的Ct值、荧光强度、扩增曲线等筛选最佳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并采用评价指标对优化后的SARS-CoV-2病毒N_sgRNA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进行灵敏性、重复性和特异性评估。同时,将该方法初步应用于172份临床样本和256份城市生活污水的检测探索该方法实际应用的可能性。结果初步建立了检测新冠病毒N_sgRNA的qRT-PCR方法,该方法检测下限为20 copies/mL,批内重复(0.002%~0.767%)和批间重复(0.016%~0.752%)实验变异系数均小于1%,特异性实验仅有N_sgRNA重组质粒检出,建立的方法灵敏度较高,特异性较强,重复性好。临床样本HK.3、EG.5.1和JN.1及其亚分支与其流行时期对应的城市污水样本的Ratio_(sgRNA/gRNA)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期临床样本和污水城市样本中Ratio_(sgRNA/gRNA)中位数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1.000,P=0.010),提示污水样本与人群临床样本中Ratio_(sgRNA/gRNA)趋势一致。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检测SARS-CoV-2的N_sg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具有灵敏度较高,特异性较强,重复性好的特点,可用于检测SARS-CoV-2感染性。
韩桃利张帜赵嘉欣卢盼焦洋赵剑虹高艳张士尧刘宽宽刘玉洁樊茹李文静孙灵利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
商场室内空气质量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某商场影响环境空气质量各项指标的动态变化趋势并建立危险因素预警体系。方法收集该商场2012年1月9日到2012年12月22日的空气质量各项指标的数据,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10)、甲醛、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温度、湿度,对这些指标动态浓度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营业中商场卖场PM10、甲醛(HCHO)、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温度、相对湿度分别为:0.07 mg/m3、0.07 mg/m3、3.5 mg/m3、0.065%、24.2℃、36.9%。结论商场内甲醛在"五一"到"十一"这段时间污染最重(超标率),PM10在店庆周污染较重,相对湿度难达要求,其它指标基本合格。
张金艳张桂斌李文静李书明韩晓敏沈凡
关键词:空气质量
大型购物商场室内空气质量动态监测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解大型商场室内环境空气质量各项指标的动态变化。于2012年1月9日到2012年12月22日利用无线传输技术,通过在线监测,收集某大型商场(卖场、美食城)的空气质量各项指标每日24 h动态数据,主要指标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10)、甲醛、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温度、湿度。结果显示卖场以甲醛污染时间最长、污染最严重,全年有8周浓度超标;其次是PM10和CO,全年各有1周超标;相对湿度在5月中旬至9月中旬达标,其余时间段较均低于国标下限;其它指标未出现不合格结果。提示在线监测技术和传输方法能够提供室内空气质量连续、动态数据,为了筛选环境中主要污染物并及时发现空气污染较重的时段,为风险预警提供基础数据。
张金艳张桂斌李文静李书明韩晓敏沈凡
关键词:空气污染在线监测
北京市大气PM2.5污染对某医院儿科门诊量影响的时间序列研究被引量:26
2018年
目的探讨北京市大气PM2.5对医院儿科门诊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基于泊松回归的广义线性模型(GLM),控制时间的长期趋势、季节趋势、星期几效应、节假日效应、流感、气象因素等混杂因素后,分析2013-2015年北京市大气PM2.5对某医院儿科门诊量的影响。结果单污染物模型分析显示PM2.5对儿科总门诊量、儿科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和儿科其他疾病门诊量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且以当天的效应最强,PM2.5浓度每升高10μg/m3,上述门诊量分别增加0.525%(95%CI:0.428%~0.622%)、0.589%(95%CI:0.473%~0.706%)、0.393%(95%CI:0.218%~0.569%)。多污染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引入其他污染物后,PM2.5对儿科总门诊量和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影响仍有统计学意义,PM2.5浓度每升高10μg/m3,上述门诊量分别增加0.570(0.342~0.797)、0.697(0.421~0.973);PM2.5对儿科其他疾病门诊量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北京市PM2.5浓度升高可能会引起医院儿科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增加。
李文静张美云万博宇马聪兴温雯魏云芳
关键词:儿科门诊时间序列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