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家平

作品数:22 被引量:121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建筑科学
  • 9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隧道
  • 6篇地铁
  • 6篇地铁隧道
  • 5篇盾构
  • 5篇基坑
  • 4篇盾构隧道
  • 4篇软土
  • 3篇运营隧道
  • 3篇隧道变形
  • 3篇开挖
  • 3篇基坑开挖
  • 2篇堆载
  • 2篇堆载作用
  • 2篇软土基
  • 2篇软土基坑
  • 2篇深基坑
  • 2篇深基坑变形
  • 2篇隧道影响
  • 2篇土基
  • 2篇注浆

机构

  • 22篇上海申通地铁...
  • 4篇同济大学
  • 4篇上海勘察设计...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2篇李家平
  • 10篇王如路
  • 5篇邵华
  • 4篇闫静雅
  • 4篇刘朝明
  • 3篇张帆
  • 2篇汪小兵
  • 2篇梁发云
  • 1篇刘洪波
  • 1篇朱妍
  • 1篇袁钊
  • 1篇毕湘利
  • 1篇柳献
  • 1篇王秀志
  • 1篇周群
  • 1篇黄宏伟
  • 1篇袁勇
  • 1篇黄小平
  • 1篇李晓军
  • 1篇魏刚

传媒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现代隧道技术
  • 1篇建筑结构
  • 1篇施工技术
  • 1篇工程勘察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城市轨道交通

年份

  • 4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0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盾构隧道模型试验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盾构隧道模型试验装置,用于和隧道模型相结合来测量盾构隧道的多种参数,该隧道模型包括模型箱,该模型箱的侧面设置有半结构的隧道,该盾构隧道模型试验装置包括:测量动力单元;测量传动单元;以及测量单元,包括设置于...
李家平 初巍黄宏伟闫静雅 张东明王如路邵华 王鲁杰 张少夏 肖同刚
运营轨道交通结构安全立体感知信息服务平台被引量:2
2022年
结合城市运营轨道交通结构安全保障和健康维护的重大需求,针对上海超大规模轨道交通网络结构监护监控体系存在“信息碎片化、数据集成难、大数据挖掘与智能预警不足”的问题,开发“运营轨道交通结构安全立体感知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目标支持来自“空中+地面+地下”的卫星及低空遥感影像、地面移动全景摄影、三维激光扫描、多源自动化传感器和精密工程测量等多源数据的集成管理,并通过大数据算法,实现结构安全状态评估和风险预测,满足轨道交通结构安全监控“集成、高效、智能”的精细化管理要求。
李家平张少夏邵华邵华袁钊
关键词:智能预警数据集成信息服务平台三维激光扫描精密工程测量全景摄影
上海西藏南路越江隧道下穿运营地铁隧道变形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上海西藏南路越江隧道西线穿越既有轨道交通M8线下行隧道工程为国内外首次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近距离下穿地铁隧道。介绍了设备材料控制、掘进参数选择、补注浆、实时监测等施工措施。对穿越过程中既有隧道的变形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切口进入投影区~盾尾进入投影区期间,M8线沉降占穿越过程总沉降量的2/3。指出管片拼装期间产生了绝大部分的地层损失,且施工期间盾构停推也是既有隧道沉降的主要原因。
李家平
关键词:盾构隧道运营隧道信息化施工
一种用于软土地铁隧道的双液微扰动注浆加固方法
一种用于软土地铁隧道的双液微扰动注浆加固方法,包括向土层中注入浆液的过程,浆液由水泥浆和水玻璃组成,水泥浆和水玻璃的体积比为2.5∶1~3.0∶1,采用均匀、少量、多点、多次的注浆方法,每个单次注浆的长度为8.8cm~3...
王如路董秦海张帆李家平邵华汪小兵
地表堆载作用下双圆盾构隧道破坏机制试验研究
2025年
盾构隧道在服役期间,易受周边工程活动影响导致较大的变形或内力响应。为研究双圆盾构隧道在周边环境扰动下的结构鲁棒性能,为隧道运维提供理论依据,设计并开展了双圆盾构隧道原型结构破坏性试验,采用拟静力试验方法模拟了隧道结构在地表堆载意外作用下的外部荷载状态。基于对试验过程中结构和接头的变形响应演化分析,揭示了双圆盾构隧道结构的破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双圆盾构隧道结构在地表堆载意外工况下呈现典型初始线性、塑性损伤快速累积和整体失稳3个阶段。当长轴收敛变形达到25 mm左右时,6号、8号和3号负弯矩接头依次进入弹塑性阶段,结构整体亦进入塑性损伤快速累积阶段(第二阶段)。当左半环底部7号正弯矩接头外弧面混凝土压溃,内弧面铸铁手孔板开裂后,结构基本进入整体失稳阶段(第三阶段)。最终随着左半环上角部B7管片本体受弯破坏,结构彻底丧失承载能力。结构鲁棒性评价表明,双圆盾构隧道相比类矩形盾构隧道更好地利用了圆形隧道的优良受力性能,整体鲁棒性评价指标也更高。研究进一步建立了结构整体收敛变形和接头转角、接头张开量的相互关系,发现受结构、接头构造及材料性能影响,双圆盾构隧道结构在地表堆载意外工况下初期变形主要来源于3号、6号和8号负弯矩接头,在第二阶段后期随着内力重分布,7号正弯矩接头迅速达到线性极限,并进入塑性状态,导致结构左半环收敛变形快速发展。根据结构及接头受力机制,实际隧道运维期间重点监测的关键部位应包含结构长短轴收敛变形、腰部及小海鸥块侧负弯矩接头内弧面压碎及正弯矩接头内弧面张开情况。
柳献刘震李家平王如路
关键词:双圆盾构隧道
一种城市地铁隧道表观病害语义分割定位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城市地铁隧道表观病害语义分割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隧道区间影像;裁剪所述隧道区间影像,构建表观病害数据集;搭建深度学习模型,包括输入层、编码层、解码层和输出层,输入层接受表观病害数据集中的图像数据,编...
李家平闫静雅刘朝明王鲁杰陈颖张少夏肖同刚张洋李博唐涛
一种围檩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围檩组件,该围檩组件用于支撑伺服系统,应用该围檩组件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混凝土支撑不能主动调控变形的问题。该围檩组件包括围护桩和混凝土支撑,所述围护桩和混凝土支撑之间包括:钢围檩、混凝土围檩和立柱。所...
李家平谢小林刘朝明肖同刚翟杰群赵敬妍王沛
超大直径盾构下穿施工对运营隧道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0
2020年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新建隧道近距离穿越既有运营地铁隧道的现象越来越多,其中,超大直径盾构穿越施工存在着重大风险,易对运营隧道安全构成明显隐患。文章以北横通道超大直径盾构下穿运营地铁隧道为工程背景,结合盾构施工参数和隧道变形情况,研究分析了运营隧道的变形特征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运营地铁隧道的沉降变形主要集中于3倍投影区域范围内,其曲线呈现为“火山口状”;盾构穿越施工扰动与掘进速度、同步注浆量、拼装时间等参数有关;运营地铁隧道在掘进阶段表现为抬升,而在拼装阶段表现为下沉。
周群李家平李家平
关键词:超大直径盾构地铁隧道同步注浆
一种基于隧道监控视频的列车通过探测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隧道监控视频的列车通过探测方法,包括:收集历史视频,对收集到的历史视频中的每一帧进行人工标注,通过代码对历史视频进行抽帧提取,得到多个训练视频帧并形成训练集。将构造好的训练集中所有的视频帧输入到多个深度...
李家平刘朝明肖同刚张明张少夏王鲁杰王瑶赵敬妍张伟黄吉
基坑开挖卸载对下卧地铁隧道影响的数值分析被引量:52
2009年
近年来,随着上海轨道交通建设快速发展,运营里程不断增长,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需要在地铁隧道上方加、卸载施工的现象,给既有地铁线路的保护提出了诸多难题。难题之一是基坑开挖引起坑底隆起会带动下方地铁隧道同步隆起,对隧道使用功能和安全性构成严重威胁,因此,选择合理的基坑设计、施工工艺,控制地铁隧道变形,确保下方地铁隧道安全,成为必须解决的难题。以上海雅居乐广场浅基坑开挖为背景,采用数值方法分析了地基加固、抗拔桩以及考虑时空效应的分块、限时开挖等技术措施以减小下部隧道变形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本工程采取的技术措施是有效的,而且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基本吻合,可供今后类似工程参考。
李家平
关键词:基坑开挖卸载地铁隧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