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宗利

作品数:3 被引量:12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土壤
  • 1篇色谱
  • 1篇砷形态
  • 1篇生物有效
  • 1篇生物有效性
  • 1篇污灌
  • 1篇污灌土壤
  • 1篇污染
  • 1篇污染元素
  • 1篇污水
  • 1篇污水灌溉
  • 1篇稀土
  • 1篇稀土元素
  • 1篇离子
  • 1篇离子色谱
  • 1篇化学形态
  • 1篇环境分析化学
  • 1篇灌溉
  • 1篇儿茶酚胺
  • 1篇

机构

  • 1篇西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作者

  • 3篇李宗利
  • 2篇薛澄泽
  • 1篇张天红
  • 1篇赵成义
  • 1篇刘俊华

传媒

  • 1篇农业环境保护
  • 1篇环境化学

年份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离子色谱在环境及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李宗利
关键词:离子色谱砷形态环境分析化学儿茶酚胺稀土元素
污灌土壤中Pb、Cd形态的研究被引量:103
1994年
运用顺序提取法研究了一些污灌区土壤中Pb、Cd的化学形态分布及影响因素。石灰性污灌土壤0-20cm土层中,Pb、Cd主要以碳酸盐结合态和硫化物残渣态存在,其次是有机结合态,交换态和吸附态较少。0-20cm土层中,Pb的吸附态>交换态,而Cd则相反。影响Pb、Cd形态分布的主要因素有pH、有机质含量、腐殖酸组成和碳酸钙含量等。西安污灌区土壤中的Cd明显增加,且主要为有机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则相对减少。但这种影响对Pb并不明显。
李宗利薛澄泽
关键词:化学形态土壤污水灌溉
用黑麦幼苗法测定土壤中污染元素的生物有效性被引量:25
1995年
本文对全国污灌区12个土样中Cd形态与生物有效性的试验表明:Cd的交换态、吸附态、有机结合态均有效,且有机结合态最为有效.对紫阳县富硒土壤的试验表明:黑麦幼苗中的总Se量与 0. 1mol/1 KH_2PO_4的浸提量最为相关,从而推荐该法为酸性土壤有效Se的浸提方法.对西安污水厂污水污泥在(土娄)土上不同施用量的试验表明:幼苗中N,P随施用量增加而增加,N.P的有效率分别为50—70%及15—28%;黑麦幼苗中的Cu,Zn,Pb,Cr和Ni含量均随污泥用量增加而增加,但总量都很小,在石灰性土壤上的有效率小于1%.从以上试验,说明黑麦幼苗法可以应用于土壤污染化学中,值得进一步研究.
薛澄泽刘俊华李宗利赵成义张天红
关键词:生物有效性土壤污染元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