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荣
- 作品数:135 被引量:2,492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免疫荧光法测定钙卫蛋白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通过比较钙卫蛋白(FC)免疫荧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两种测定方法,探索免疫荧光法测定钙卫蛋白在炎症性肠病(IB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03例患者粪便样本(IBD患者77例,有消化道症状但肠镜检查正常者26例),以ELISA法为对照,计算免疫荧光法的敏感度、特异度、相关系数等指标。收集122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IBD患者的粪便样本,其中克罗恩病(CD)85例,溃疡性结肠炎(UC)37例,根据CDAI或UCAI评分评估CD或UC的临床活动情况;根据CDEIS、Rutgeert′s评分或Mayo内镜评分评估CD或UC的内镜活动情况。比较缓解期与活动期IBD患者的FC浓度差异,并评价FC对IBD疾病活动情况的预测价值。结果与ELISA法对比,免疫荧光法的敏感度是92.30%,特异度是64.00%,相关系数是0.815(95%CI:0.737~0.871,P<0.05)。使用免疫荧光法时,内镜活动期IBD患者的FC浓度是925.61(408.56~1 634.00)μg/g,高于内镜非活动期的387.78(30.28~679.99)μ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FC的截断值定为300.37μg/g时,其预测IBD内镜活动性病变的敏感性是76.60%,特异性是60.71%。在18例CD术后患者中,72.22%(13/18)出现内镜复发,其免疫荧光法测定的FC浓度值显著高于未复发者,预测CD术后复发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是0.923,截断值是407.36μg/g,敏感性为76.92%,特异性为100%。结论免疫荧光法与ELISA法有较好的相关性,敏感性高;FC能有效反映IBD患者的疾病活动情况,对及早发现CD术后复发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 饶佩斯许丽霞李彤曾志荣
- 关键词:钙卫蛋白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
- 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微生态制剂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的效果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观察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微生态制剂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的效果。方法 74例结直肠癌择期手术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三联活菌制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肠道菌群情况和肠道屏障功能情况。结果 (1)观察组术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B/E)分别为(9.3±0.6)、(9.1±0.7)、(8.2±0.4)、(8.1±0.6)copies/g和(1.4±0.2),术后10 d分别为(8.4±0.5)、(7.9±0.6)、(9.4±0.7)、(9.3±0.8)copies/g和(0.8±0.2),术后60 d分别为(9.1±0.6)、(8.9±0.7)、(8.7±0.5)、(8.3±0.5)copies/g和(1.3±0.2);对照组术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和B/E值分别为(9.3±0.6)、(9.0±0.8)、(8.1±0.5)、(8.1±0.7)copies/g和(1.4±0.3),术后10 d分别为(8.0±0.4)、(4.3±0.6)、(9.9±0.8)、(9.6±0.8)copies/g和(0.6±0.1),术后60 d分别为(8.4±0.6)、(6.9±0.5)、(9.2±0.7)、(9.1±0.5)copies/g和(0.9±0.2)。两组术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和B/E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0 d与术前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0、60 d与术前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同时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术前D-乳酸和尿乳果糖/甘露醇值(L/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述指标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相同时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道内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数量明显降低,而大肠杆菌以及粪肠球菌数量明显上升,肠道菌群呈现失调状态,患者肠道屏障功能出现异常;给予患者使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可有效改善肠道菌群失调状况,维
- 夏冰清朱晶宇阮巍山高燕萍叶建明张秋生曾志荣
- 关键词:结直肠癌肠道菌群微生态制剂
-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被引量:144
- 2017年
- 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学组主办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Maastricht-5共识研讨会暨第5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会"于2016年12月15日至16日在浙江杭州召开。中国消化病学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组成员共80余人出席了会议。共识筹备小组负责起草相关"陈述"。采用GRADE系统评估证据质量及Delphi方法达成相关"陈述"的共识。构建的"陈述"先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征询相关专家意见,通过2轮征询后,初步达成共识的"陈述"在会议上逐条经过讨论,并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参会人员中21位核心成员参加了"陈述"条款的最终表决。本共识内容分为H.pylori根除指征、诊断、治疗、H.pylori感染与胃癌、特殊人群H.pylori感染、H.pylori感染与胃肠道微生态6部分,共48条"陈述"。
- 刘文忠谢勇陆红成虹曾志荣周丽雅陈烨王江滨杜奕奇吕农华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胃炎胃癌
- 大鼠肝脏非实质细胞分离及鉴定
- 2010年
- 目的 肝脏非实质细胞(NPLC),包括胆管上皮细胞(BEC)、肝星状细胞(HSC)、肝窦内皮细胞(LSEC)以及枯否细胞(KC)在肝胆道疾病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成功分离高纯度、高活性的该类细胞将有助于研究该类细胞特征及其在肝胆道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①采用梯度离心技术及荧光激活细胞分离技术(FACS),分别自正常大鼠及胆总管结扎大鼠中分离四种肝脏非实质细胞.②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技术及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以鉴定分离所得细胞的纯度.③以台盼蓝染色分别检测分离所得细胞的存活率.结果 ①从大鼠肝脏分离出的四种主要的NPLC,BEC、HSC、KC及LSEC,其纯度分别为:(94.0±9.2)%、(90±8.5)%、(93.5±7.2)%及(95.7±6.7)%.②自正常大鼠肝脏中分离的NPLC、BEC、HSC、KC及LSEC数量均显著多于自正常大鼠肝脏中分离所得的细胞数(P<0.01).③从大鼠肝脏分离出的四种主要的NPLC、BEC、HSC、KC及LSEC,其存活率均在93%以上.结论 ①本研究采用方便可行的方法,成功分离出高纯度、高活性的肝脏非实质细胞.②胆总管结扎术后大鼠肝脏中各种非实质细胞数均较正常大鼠肝脏显著增多.
- 何瑶杨荣萍陈白莉曾志荣
- DUOX2通过mTOR信号通路相关的过度自噬诱导凋亡参与调节炎症性肠病
- 郭静张盛洪毛仁邱云何瑶陈白莉曾志荣陈旻湖
- 消化酶类药物临床与家庭用药指导专家共识
- 2024年
- 消化酶类药物是临床和家庭常用的消化不良治疗药物。目前,我国已上市多种消化酶类非处方药和处方药,并积累了一定的临床证据和实践经验。为提高临床医师和公众对消化酶类药物的认识,促进合理用药,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功能性胃肠病协作组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基于最新研究证据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消化酶类药物临床与家庭用药指导专家共识》。本共识共13条陈述,涵盖消化酶不足相关消化不良的病理机制和常见病因、患者的自我诊断和治疗评估、消化酶家庭用药注意事项,以及消化酶类药物的治疗选择等内容。
-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功能性胃肠病协作组邹多武陈胜良刘诗刘小伟王玉珍吴本俨曾志荣张玲左秀丽
- 关键词:家庭用药
- 内窥镜技术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 病例-1李x,男,53岁,职业IT;反复上腹痛25年,呕血2小时入院;20年前因DU穿孔行胃大部切除术HR 102次/分,BP 90/60 mmHg病例-2肖xx,男,65岁;呕血2小时;既往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HR11...
- 曾志荣
- 胶囊内镜对小肠克罗恩病的诊断价值
- 目的胶囊内镜诊断小肠克罗恩病的诊断标准尚未统一。本研究旨在探讨胶囊内镜下小肠克罗恩病不同表现以及评价其对小肠克罗恩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并拟诊为小肠克罗恩病的患者共18例。其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12例(6...
- 任明陈旻湖曾志荣元刚朱森林李初俊胡品津
- 关键词:小肠克罗恩病胶囊内镜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 文献传递
- 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治的关键技术及推广应用
- 吕农华陈旻湖谢勇曾志荣祝荫舒徐陈洁谢川何丛朱振华胡品津王崇文周小江洪军波黄德强
-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重要致病因素,WHO已将Hp列为I类致癌因子。中国胃癌发病人数居世界之首与中国Hp感染率高达50%密切相关。Hp感染不经治疗将终生存在。长期以来,有效防治Hp感染的困难...
- 关键词:
-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药物治疗
- PPARγ激动剂Rosiglitazone预防大鼠胃癌发生及其机制的研究
- 目的探讨 PPARγ配体激动剂 Rosiglitazone 对化学致癌剂 MNNG 诱导的大鼠胃癌发生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诱癌剂 MNNG 灌胃复制大鼠胃癌模型,90只大鼠分为5组(A、B、C、D、E 组),A 组...
- 陈白莉曾志荣陈旻湖廖山婴贺青陈为胡品津
- 关键词:胃癌发生ROSIGLITAZONE激动剂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