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越

作品数:32 被引量:325H指数:11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电针
  • 6篇穴位
  • 6篇配穴
  • 5篇上巨虚
  • 5篇上巨虚穴
  • 4篇针灸
  • 4篇失禁
  • 4篇尿失禁
  • 4篇配穴治疗
  • 4篇曲池
  • 4篇曲池穴
  • 3篇穴位贴敷
  • 3篇腰椎
  • 3篇腰椎间盘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针灸治疗
  • 3篇针推
  • 3篇支气管
  • 3篇神经生长

机构

  • 28篇湖南中医药大...
  • 12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青海大学

作者

  • 32篇曹越
  • 28篇章薇
  • 18篇钟峰
  • 11篇石文英
  • 9篇陈成
  • 9篇娄必丹
  • 8篇潘江
  • 7篇罗容
  • 7篇周文娟
  • 6篇盛蓉蓉
  • 5篇李金香
  • 4篇余兆安
  • 3篇刘兴平
  • 3篇杨礼白
  • 3篇黄香红
  • 3篇李武
  • 3篇谭志高
  • 2篇杨淑荃
  • 2篇李里
  • 2篇王琼

传媒

  • 6篇针灸临床杂志
  • 3篇中国针灸
  • 2篇上海针灸杂志
  • 2篇四川中医
  • 2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医外治杂志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康复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7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髎、会阳穴电针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病人尿动力学及盆底肌功能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中髎、会阳穴电针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病人尿动力学及盆底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产后SUI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使用盆底肌训练,观察组应用盆底肌训练联合中髎、会阳穴电针治疗。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指标、盆底肌功能、漏尿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40/42)]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57%(33/42)](P<0.05)。与治疗前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Ⅰ类和Ⅱ类肌纤维肌力、最大膀胱容量(MBC)、最大逼尿肌压(Pdel)、最大尿流率(Qmax)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Ⅰ、Ⅱ类肌纤维疲劳度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Qmax[(30.78±3.51)mL/s比(25.23±2.57)mL/s]、Ⅰ类肌纤维肌力[(3.08±0.41)级比(2.05±0.27)级]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MBC、Ⅱ类肌纤维肌力、生活质量评分及Pdel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疲劳度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漏尿量均显著少于同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病人漏尿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髎、会阳穴电针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SUI临床疗效更佳,可改善尿动力学状态,提升Qmax,增强盆底肌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王琼周文娟姚婷石文英曹越王佳怡
关键词:尿失禁压力性产后电针盆底肌训练盆底肌尿动力学
电针心包经穴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神经生长抑制信号通路关键分子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究电针心包经穴对大鼠脑缺血后神经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心包经组、肺经组,每组6只。采用颈外动脉插入线栓法制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大陵、内关、曲泽、天泉四穴为心包经组取穴,太渊、列缺、尺泽、天府四穴为肺经组取穴,每日电针30 min,连续3 d。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缺血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神经生长抑制因子(Nogo-A),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激酶Ⅱ(ROCKⅡ)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qPCR)检测脑梗死区Nogo-A、NgR1、RhoA、和ROCKⅡmRNA的表达。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出现大片梗死灶,神经细胞大片消失或细胞皱缩;电针心包经和肺经穴能有效改善脑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且心包经组优于肺经组。与正常组、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Nogo-A、RhoA、RockⅡ含量均上升(P<0.01),缺血侧脑组织中Nogo-A、NgR1、RhoA及RockⅡ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心包经组血清中Nogo-A、RhoA含量和脑组织中Nogo-A、NgR1、RhoA mRNA的表达均下降(P<0.05),肺经组脑组织中NgR1、RhoA mRNA的表达降低(P<0.01);与肺经组相比,心包经组血清中Nogo-A含量下降(P<0.01),脑组织中NgR1、RhoA mRNA的表达下降(P<0.01)。结论电针心包经穴能改善脑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并通过下调神经生长抑制信号通路Nogo-A/NgR1-RhoA/RockⅡ中关键分子基因的表达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功能修复。
肖豆谢峥嵘唐雅妮潘江曹越娄必丹章薇陈成
关键词:电针神经生长抑制因子
三伏、三九穴位贴敷对不同体质成人反复感冒的影响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观察三伏、三九穴位贴敷对不同体质成人反复感冒的影响。方法:将152例反复感冒患者按体质分为4个区组,每区组内再随机分为三伏+三九组及单纯三伏组。两组均穴取大椎、肺俞、天突、膻中、中府、肾俞,三伏+三九组于2010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或第2天及2010年冬季的一九、二九、三九第1天或第2天进行穴位贴敷;单纯三伏组仅于2010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或第2天进行穴位贴敷。分别于2010年三九贴敷前及2011年三伏贴敷前随访,以发病次数、发病时症状评分为观察指标,评定两组疗效。结果:(1)两组在三伏后半年内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患者的发病次数均明显减少,临床症状评分明显降低(均P<0.01),且均优于痰湿质患者(P<0.01,P<0.05);痰湿质患者仅临床症状评分降低(P<0.01)。(2)三伏+三九组三九后半年4种体质患者的发病次数及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均P<0.01);而单纯三伏组的发病次数和症状评分均回到治疗前水平。(3)三伏+三九组三九后半年在减少发病次数、改善临床症状方面疗效均优于单纯三伏组(均P<0.01)。结论:三伏及三九贴敷对不同体质成人反复感冒的发病次数及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三伏贴敷结束半年后继续给予三九贴敷,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娄必丹杨礼白章薇李金香李小屏李武杨淑荃黄香红刘兴平曹越潘江
关键词:穴位贴敷三伏天体质
揿针联合美洛昔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5例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揿针结合美洛昔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美洛昔康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揿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及Lysholm评分并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3%,对照组为8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及Lysholm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联合美洛昔康治疗KOA疗效确切,并能减轻膝关节疼痛,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曹越陈成周文娟钟峰章薇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针刺疗法揿针
基于湖湘“五经配伍”针推学术理论治疗心悸剖析被引量:3
2018年
本文以心悸为例,从心悸与五脏的关系、心悸的辨证论治及其论治过程中理、法、方、效等方面系统阐述针五经、调五脏论治该病的学术特点。本病的发生以心失所养;或心脉不畅为本,兼及肝、脾、肺、肾四脏。临床表现复杂,目前针刺治疗本病临床应用广泛,疗效较好,本文将从"针经治脏"的角度阐述针灸如何通过针五经、调五脏来治疗心悸。
钟峰曹越
关键词:心悸
针药结合治疗寒湿证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寒湿证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针药组予针刺和肾着汤加减方治疗,中药组予肾着汤加减方治疗。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的VAS评分、OD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针药组的总有效率91.43%,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ODI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针药组的改善优于中药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寒湿证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并能减轻患者疼痛和改善功能。
曹越章薇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证肾着汤VAS评分
基于CiteSpace的近20年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图谱分析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为了将近20年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方法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01年1月至2021年6月中国知网针灸治疗EH相关文献的作者、机构、关键词、研究热点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并且绘制了图谱。结果共纳入文献773篇;纳入作者504名,形成王舒、石学敏、梁繁荣3个影响较大的研究团队。天津地区研究机构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核心,形成研究优势网络。关键词共现结果显示,排名前5的关键词依次为原发性高血压、针刺、高血压、高血压病、针刺疗法。关键词共现网络中中心性排名前16的关键词可分为4类:疾病、治疗方法、穴位、机制研究。热点突出词结果显示,研究热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关于穴位研究热点有风池穴、人迎穴、曲池穴;疗法研究热点有针灸疗法;机制基础研究热点有:基因芯片、下丘脑、一氧化氮;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热点有即时降压、心率变异率、血压昼夜节律。结论近20年间国内对于针灸治疗EH的研究,形成以天津地区的区域优势网络,形成了多个影响较大的研究团队。且疗效评估趋于多元化,但存在基础研究较为薄弱的问题。
牛子青郑璇刘小娟谭艳曹越方闯包成通章薇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针灸CITESPACE可视化图谱
针药结合对寒湿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IL-6和TNF-α的影响被引量:29
2016年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寒湿证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药组和中药组两组,每组35例。针药组予针刺和肾着汤加减方治疗,中药组予肾着汤加减方治疗。两组均以7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及血清IL-6、TNF-α,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针药组的总有效率91.43%,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及血清IL-6、TNF-α较本组治疗前均下降(P<0.05),组间比较针药组的改善优于中药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寒湿证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能减轻患者疼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进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曹越章薇
关键词:寒湿证肾着汤VAS评分血清IL-6血清TNF-Α
电针大肠合募俞配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大肠合募俞配穴(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招募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电针组、药物组),每组30例。电针组采用左右侧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穴交替电针;药物组口服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各组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时,分别记录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及周正常排便天数,同时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时记录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周正常排便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周正常排便天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时,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周正常排便天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治疗4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精神心理状态比较(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大肠合募俞配穴(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疗效与口服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治疗效果相当,且其效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可作为临床治疗方案广泛应用。
钟峰曹越罗容盛蓉蓉石文英刘英含章薇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肠俞曲池穴上巨虚穴电针
一种温针灸固定保护器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温针灸固定保护器,包括用于固定艾炷的基座(1),所述基座(1)上设有多个导热孔(2),且基座(1)底部开口,在开口下方连接有内部空心的传热套管(3)。将艾炷固定在该装置的基座(1)上...
武娟章薇李金香娄必丹吴小莹曹越石文英潘江罗容盛蓉蓉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