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华
- 作品数:18 被引量:62H指数:4
- 供职机构: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系统化教学法联合PBL法与CBL法在输血医学临床带教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5年
- 目的讨论系统化教学法联合问题为基础学习法(PBL)与案例情景学习法(CBL)在输血医学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为提高教学质量探索有效方法。方法选取2020年6月1日—2024年6月20日在某院输血科定向实习的80名实习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实习生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名,对照组实习生实施常规教学法,研究组实习生实施系统化教学法联合PBL法与CBL法;比较2组实习生考核成绩评分、综合能力评分以及实习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实习生考核成绩评分高于对照组实习生,理论知识、操作规范、院感防控、医患沟通得分分别为(18.51±1.89比12.01±1.06)分、(19.21±1.19比15.32±1.09)分、(20.56±1.46比15.45±1.65)分、(21.23±1.32比16.56±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实习生综合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得分分别为(90.51±3.89比80.01±3.06)分、(91.13±3.12比81.24±3.14)分、(90.56±3.41比81.45±3.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实习生对教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实习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化教学法联合PBL法与CBL法在输血医学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增强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在输血医学临床带教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 李晗郡张鹏向晓欢杨菁菁方华
- 关键词:PBLCBL输血医学
- 2例自身抗体合并同种抗体病例输血全过程讨论与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临床输血病例中出现的自身抗体合并同种抗体引起的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及交叉配血不相合时的处理方法。方法采用自身抗体合并同种抗体病例EDTA抗凝血标本做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结果一例病例的自身抗体影响正定型结果判定,造成正反定型不符;两例病例的自身抗体合并同种抗体均造成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及交叉配血不相合。结论结合临床病例基本信息,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选择最适合的血液用于病人抢救生命。
- 曾飞艳张鹏方华李晗郡
- 关键词:自身抗体同种抗体处理对策
- 21例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病例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了解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患者不同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率。方法 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四川省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抗人球蛋白试验的患者共530例,对检测结果阳性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30例患者中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者21例(阳性率3.96%),其余509例患者抗人球蛋白试验为阴性。21例阳性患者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者17例(80.95%);直接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均阳性者4例(19.05%),均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21例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患者均患有不同免疫性疾病,其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8例(38.1%),新生儿ABO溶血病6例(28.6%),系统性红斑狼疮3例(14.3%),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3例(14.3%),Evans综合征2例(9.5%)。结论抗人球蛋白试验可以作为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一项诊断指标。
- 李长琴赵晓姬马永能方华刘国雄
- 关键词:抗人球蛋白试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ABO溶血病EVANS综合征
- 慢性系统疾病性贫血红细胞分布宽度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了解慢性系统疾病性贫血中肝性贫血、肾性贫血、糖尿病性贫血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差异,探讨RDW的临床实验室辅助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用SysmexSF-3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45例肝性贫血、45例肾性贫血和55例糖尿病性贫血患者的RDW值,比较三者RDW值的差异。同时设置45例门诊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肝性贫血患者的RDW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肾性贫血患者的RDW值也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糖尿病性贫血患者的RDW值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慢性系统疾病性贫血男、女患者之间RDW值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中重度肝性贫血和糖尿病贫血患者RDW值高于轻度患者(P<0.01,P<0.05)。结论:RDW值的测定对临床鉴别此三种不同类别慢性系统疾病性贫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中度贫血以上糖尿病患者测定RDW值有临床意义。
- 马永能张素芬张鹏潘淑方华董波谢正国
- 关键词:肾性贫血红细胞分布宽度
- 胃液一氧化氮测定及临床意义
- 目前,NO在机体内的生理及病理作用已成为当今医学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NO作为一种神经介质和信使分子,在胃粘膜保护和动力调控中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现将NO的基本概念,胃液NO的研究进展,检测方法,临床应用...
- 张素芬马永能李向东方华
- 关键词:胃液一氧化氮测定胃粘膜保护生物活性
- 文献传递
- 临床红细胞输注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红细胞输注的效果,为临床合理有效输血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01—12期间1056例患者红细胞成分输注情况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红细胞输注有效率为85.5%;临床大部分科室存在无效输血现象,儿科组有效输血率最高(100%),外科组有效输血率最低(82.1%);输注有效率与性别及年龄无关,随输血次数的增加而下降。结论:临床制定安全、合理的个体化用血方案,有利于提高红细胞输注的有效性。
- 赵晓姬方华李长琴刘军
- 关键词:红细胞输血疗效分析
- 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肺炎克雷伯菌是引起临床感染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属条件致病菌,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大量应用,由该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1].
- 赵晓姬方华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分析革兰阴性杆菌广谱抗菌药物条件致病菌医院感染
- 免疫性输血无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讨论
- 2024年
- 目的寻找免疫性输血无效的原因并讨论对策,探讨进行ABO、RhD及其他抗原CcEe同型配血相合后输血是否能提高输血有效率。方法回顾并分析2015—2021年在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输血且输血无效的43例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A组(25例;ABO、RhD同型配血相合后输注)和B组(18例;ABO、RhD及其他抗原CcEe同型配血相合后输注)。所有患者均输注2 U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比较采用不同输血方式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网织红细胞比例(Ret%)、总胆红素(TBil)、血红蛋白(Hb)水平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Ret%、TBil、H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组Ret%、TBil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Hb水平显著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et%:(19.59±5.45)%比(11.06±3.36)%;TBil(μmol/L):16.42±4.67比10.12±3.26;Hb(g/L):55.92±10.54比64.67±7.22;均P<0.05〕。B组的输血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9%比0%,P<0.05)。结论免疫性输血无效时进行Rh系统的其他抗原鉴定和同型输注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输血有效率。输血科在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同时,加强针对疑难合血的信息系统建设有助于保障输血依赖性患者的安全,有效输血。
- 李晗郡张鹏钟晓龙方华向晓欢杨菁菁曾飞艳雒红玉
- 某三甲医院优化输血流程前后的输血不良事件对比与分析
- 2022年
- 为了研究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减少输血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方法:通过收集某三甲医院优化输血流程前2016年-2018年的输血不良事件资料,回顾分析流程优化后2019年-2021年的输血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及概率情况。结果:发现在56例输血相关不良事件中,临床医师血型填写错误6例,占10.7%;护士标本采集错误8例,占14.3%;护工送样不及时25例,占44.6%;血袋刺破3例,占5.4%;护士取回忘输1例,占1.8%;延迟输血2例,占3.6%;血浆作废11例,占19.6%。结论:结合临床输血不良事件,运用多种方法优化输血流程,显著提升了临床输血安全。
- 曾飞艳张鹏方华向晓欢
- 关键词:统计分析
- 3116份临床输血申请单质量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了解临床输血申请单规范填写的情况,分析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方法对2012年1-6月期间临床输血申请单3116份逐项核查,以项目填写完整、规范为合格。结果3116份输血申请单中,填写合格的共计2695份,占86.5%;不合格的421份,占13.5%,不合格共计495处。结论临床输血申请单不规范填写对输血安全和医疗纠纷发生留下隐患,临床医师及输血管理委员会应予重视。
- 赵晓姬马永能曾飞艳方华
- 关键词:输血申请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