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才项多杰

作品数:26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青海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7篇历史地理
  • 5篇文化科学
  • 4篇哲学宗教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藏族
  • 6篇文化
  • 3篇乡村
  • 2篇度量衡
  • 2篇土族
  • 2篇农牧
  • 2篇脱贫
  • 2篇脱贫攻坚
  • 2篇文化内涵
  • 2篇文化品牌
  • 2篇格萨尔
  • 2篇攻坚
  • 1篇当今社会
  • 1篇地区文化
  • 1篇地域特色文化
  • 1篇地域文化
  • 1篇地域文化特色
  • 1篇典型案例分析
  • 1篇敦煌藏文
  • 1篇敦煌藏文文献

机构

  • 14篇青海省社会科...
  • 7篇青海民族大学
  • 5篇西藏大学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西藏自治区社...

作者

  • 26篇才项多杰
  • 1篇张立群
  • 1篇更藏卓玛
  • 1篇鲁顺元
  • 1篇谢热
  • 1篇陈玮

传媒

  • 7篇新西部
  • 6篇青海社会科学
  • 4篇青藏高原论坛
  • 2篇西藏艺术研究
  • 2篇青海民族大学...
  • 1篇中国藏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藏族婚礼中箭的交换及其文化内涵被引量:2
2010年
本文依据神话理论和文化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对藏族婚姻传说以及当今婚礼中"箭"的交换及其文化含义,进行了全面的剖析,指出藏族婚俗中"箭"的交换,是原始先民生殖文化理念的再现,它既象征着男人的生命和生殖力,表达出繁衍后代的美好心愿,又充当着"央"观念的载体,即箭的交换体现着"央"的流动。
才项多杰
关键词:文化内涵
也谈藏族箭崇拜习俗及其文化内涵被引量:4
2015年
本文从神话理论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紧密结合藏族远古生计方式以及其他原始崇拜观念,对藏族崇箭习俗的由来及其文化内涵、象征意义等问题进行比较全面而深入的剖析,总结出藏族神箭崇拜是原始先民生殖崇拜的再现,体现了求生幻想和求生理性这一文化主题。
才项多杰
关键词:藏族文化内涵
青海湖周边牧区马文化变迁现象研究
2025年
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孕育了藏族民众崇尚马匹的精神信念。作为“祥瑞四畜”之首的马,不仅是高原民族的重要生产生活资料,更是游牧文化的重要象征符号和精神载体。在社会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青海湖周边牧区传统马文化正经历着深刻变迁。结合赛马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旅游产业化发展、文化符号现代重构等影响因素,青海湖周边牧区马文化传承发展可从传统赛马文化与现代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马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机制、马文化符号的现代表达与传播等三个层面进行路径优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探究马文化变迁所折射的价值观念、审美取向、社会结构和风俗习惯的演变规律,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高原游牧文化,更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支持。
卡毛吉才项多杰
关键词:马文化文化变迁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2019年
度量衡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用于计量物体长短、容积、轻重的物体的统称。因生存环境和自然资源、人类经济发展情况的不同,各文明古国的度量衡起源时间及其形式有所不同。青藏高原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的发源地,其度量衡的起源和发展承载着高原先民的理性发展史。本文主要以考古挖掘资料及其藏文原始文献作为依据,运用考据学和跨学科比较的方法,对西藏度量衡的起源历史进行了探讨,指出距今3500年前,藏族先民对量的认识具有不自觉的实践性,通过实践对度量衡标准的要求极其形成规范具有一定的理论需求。故此认为这一阶段是藏族度量衡萌芽阶段。
才项多杰
关键词:度量衡农牧业社会组织分工
2023年青海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阿河滩村的典型案例分析被引量:3
2024年
作为青海省乡村振兴示范点,阿河滩村在资金投入、产业扶持、基建力度、整村规划等多个方面享受着一定的政策倾向,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可以说是青海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缩影和典范。笔者通过驻村经验结合实际,阐述阿河滩村在乡村振兴中的成果和亮点,并且指出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及短板,以期更好地推动全省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和各项工作的落地。
才项多杰
关键词:典型案例分析驻村
吐蕃时期的佛经翻译述略被引量:4
2009年
吐蕃王朝时期,王室因政治斗争和丰富文化的需要而引进佛教。在王室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扶持下,引进佛教的第一项事业便是翻译佛经,因此佛经翻译出现了空前的繁荣。纵观吐蕃时期佛经翻译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本文就这三个发展阶段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论述。
才项多杰
关键词:吐蕃王朝佛经翻译
关于“格萨尔”是否历史人物之我见被引量:1
2010年
本文从藏族历代文人的笔记、有关格萨尔王的历史风物遗迹、《格萨尔英雄史诗》文本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格萨尔王的历史原型,认为格萨尔非神话人物。史诗中的格萨尔经说唱艺人加工,塑造成半人半神的文学艺术典型形象,但其人物原型则是中世纪活跃于青藏高原上的现实人物。
角巴东主才项多杰
关键词:格萨尔历史人物
从“青绣”产业视阈探讨青海文化产业的传承与发展被引量:2
2021年
青海作为一个民族大省,文化底蕴深厚,有着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而“青绣”就是承载这些优秀民族文化记忆的有效载体。近年来,“青绣”已成为青海广大农牧区妇女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收致富奔小康,以乡村振兴助推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手艺之一,成为青海文化产业的招牌和最大亮点,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与“苏绣”“湘绣”等大品牌相比,“青绣”也有很多经济、地域、技能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和自身短板,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改进和完善。
才项多杰
关键词:区域产业发展增收致富脱贫攻坚民族文化资源文化产业
试论藏族《格萨尔》与土族《格赛尔》之间的联系
2016年
《格萨尔》是藏族人民创作的一部伟大英雄史诗,结构宏伟,内容广博,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格萨尔》在藏区流传过程中与周边其他民族的社会生活和传统文化相交融,形成了不同民族文化特质的《格萨尔》,如蒙古族的《格斯尔》、裕固族的《格萨尔》、土族的《格赛尔》等都是在藏族《格萨尔》的影响下产生的长篇史诗。本文通过土族《格赛尔》的介绍,讨论其与藏族《格萨尔》之间的异同及联系。
更藏卓玛才项多杰
关键词:藏族格萨尔土族
黄南州打造全国一流藏文化基地的思考被引量:2
2013年
本文以青海省黄南州创建热贡文化国家级生态保护区和全力"打造全国一流藏文化基地"的政策定位为主线,通过深入调研,对黄南州打造全国一流藏文化基地的战略目标、政策、思路,以及近两年所取得成效方面做了一些总结和概述,并针对黄南州"打造全国一流藏文化基地"和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中出现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可操作性较强的对策建议和启示。
才项多杰
关键词:民族特色文化品牌藏文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