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4篇超声
  • 3篇多普勒超声
  • 3篇血栓
  • 3篇血栓形成
  • 3篇置管
  • 3篇肿瘤患者
  • 3篇静脉
  • 3篇静脉置管
  • 3篇彩色多普勒
  • 3篇彩色多普勒超...
  • 2篇深静脉
  • 2篇深静脉置管
  • 2篇静脉血
  • 2篇静脉血栓
  • 2篇静脉血栓形成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肿瘤
  • 1篇定期随访
  • 1篇动脉

机构

  • 4篇常州市第四人...
  • 2篇苏州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6篇成涛
  • 3篇赵华生
  • 2篇宋云霞
  • 2篇叶亚芳
  • 2篇闵琦芬
  • 1篇陈亚芳
  • 1篇周彤
  • 1篇袁焱
  • 1篇徐志毅
  • 1篇胡建群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江苏医药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脑梗死与颈动脉斑块相关性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脑梗死对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危害极大,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脑梗死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所以积极开展针对脑梗死危险因素的预防尤为重要,而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常见的病因,本文收集了脑梗死与非脑梗死患者各75例的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陈亚芳成涛
关键词:脑梗死颈动脉斑块彩色多普勒超声
直肠腔内超声对直肠癌浸润深度分期的探讨
2007年
直肠癌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根据其浸润程度来确定治疗方案:早期直肠癌首选手术根治,而中晚期则采用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术前对直肠癌浸润深度、转移及血供状况的了解有助于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
成涛袁焱赵华生叶亚芳
关键词:直肠腔内超声癌浸润深度早期直肠癌手术根治恶性肿瘤
彩超在恶性肿瘤患者颈内静脉置管后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彩超在恶性肿瘤患者颈内静脉置管后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130例颈内静脉置管后的恶性肿瘤患者的彩超诊断和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三个出凝血指标,分析颈内静脉内血栓的部位及大小演变。按静脉内是否有血栓将患者分成血栓组与对照组,并比较两组的凝血指标。结果 130例肿瘤患者中,86例(66%)颈内静脉内形成中等回声的团块样血栓;血栓位于静脉内的前壁、后壁、静脉瓣处,共有96处血栓。不同部位血栓的演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栓组与对照组间三个凝血参数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超在恶性肿瘤患者颈内静脉置管后血栓形成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成涛胡建群赵华生
关键词:血栓颈内静脉置管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深静脉置管血栓形成定期随访中的意义被引量:17
2007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深静脉置管患者早期预防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症状检查组患者,即深静脉置管术后出现局部症状申请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被诊断为血栓形成的病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血栓分级情况;对25例随访检查组患者,即深静脉置管术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期随访病例,观察血管内膜是否光滑,血流变化,导管壁是否规整及血栓形成部位、大小、形态、血流通过情况。对比分析两组血栓形成分级情况。结果症状检查组血栓以Ⅲ、Ⅳ、Ⅴ级为主,11例血管横断栓塞面积超过70%,其中7例颈内静脉完全栓塞。随访检查组血栓多以Ⅰ、Ⅱ级为主,仅1例为Ⅲ级血栓。结论对深静脉置管术后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期随访能早期发现小血栓病变。
赵华生成涛宋云霞叶亚芳闵琦芬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静脉血栓形成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的组织活检术在晚期肿瘤患者周围型肺结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1年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 ( 彩超 ) 引导的组织活检术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周围型肺结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 2015 年 1 月 ~2018年 12 月伴周围型肺结节的 75 例晚期肿瘤患者,均行粗针组织活检穿刺,其中 41 例为彩超引导,34 例为 CT 引导,对比两组穿刺成功率、肿瘤阳性率、以厚度 2.2cm、5cm 为界对比两种引导方式穿刺的阳性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彩超组与 CT 组穿刺成功率 (92.86% vs.85.29% ) 及肿瘤阳性率(85.71% vs. 79.41%)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均 P > 0.05),彩超与 CT 引导的粗针活检对 <2.2cm、2.2~5cm 和≥ 5cm 不同厚度肺结节穿刺阳性率 (83.33% vs.87.50%)、(87.50% vs.75.00%) 和 (92.31% vs.80.0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两组穿刺后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4%vs.20.58%, c2=6.614, P=0.010)。 结论 彩超与 CT 均可引导经皮粗针组织活检周围型肺结节,两者穿刺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但彩超较 CT 并发症明显降低,因此在周围型肺结节穿刺中彩超可作为优选方式。
成涛董华洁周彤徐志毅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CT组织活检术肺结节
肿瘤患者颈内静脉留置管期间静脉血栓形成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
2010年
成涛赵华生闵琦芬宋云霞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肿瘤患者置管期深静脉置管化疗用药静脉输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