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水平井
  • 2篇平井
  • 2篇开采稠油
  • 2篇管柱
  • 2篇稠油
  • 2篇值模拟
  • 1篇氮气泡沫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油管
  • 1篇油井
  • 1篇油井分层
  • 1篇原位
  • 1篇原油
  • 1篇原油物性
  • 1篇增产
  • 1篇增产效果
  • 1篇增产原理
  • 1篇增注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7篇徐岩光
  • 2篇张艳玉
  • 2篇占新兵
  • 1篇路峰
  • 1篇刘大钊
  • 1篇吕鹏
  • 1篇李玉峰
  • 1篇董强
  • 1篇张晓龙
  • 1篇丛海龙
  • 1篇朱贵友
  • 1篇张卫东
  • 1篇王伟琳
  • 1篇张哲
  • 1篇李应成
  • 1篇郭立莉
  • 1篇鲍新宁
  • 1篇卢小娟
  • 1篇杨占营
  • 1篇朱建军

传媒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河南科技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水平井蒸汽驱开采稠油井网优化被引量:11
2010年
为提高胜利油田某区块蒸汽吞吐后转蒸汽驱的采收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其进行了水平井与直井联合井网优化研究。以10种井网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累计采油量、汽油比、采收率的计算和对比,并对各种井网进行了经济评价,筛选出了经济效益最好的井网。对于该区块,将角井改成水平井的九点井网开发效果最好,经济效益最高,且易于进行井网调整,但施工难度相对较大。研究结果表明,水平井与直井联合井网蒸汽驱开采稠油效果明显好于直井,水平井蒸汽驱作为蒸汽吞吐的接替技术,可以获得较好的开采效果及经济效益。
张艳玉徐岩光李洪君朱贵友
关键词:水平井蒸汽驱井网
低渗透油藏开采方法综述和展望被引量:6
2010年
低渗透油田储量在油藏总储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由于其储层物性差、渗流机理复杂,因而单井产量、采收率低,开发难度大。通过文献调研,总结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国内外低渗透油田开采方法的增产原理及增产效果,并进行了对比和展望。调研结果表明,国内外低渗透油田并没有局限在注水、酸化、压裂等传统开采方法上,而是在此基础上寻找适合各油田的改进技术,发展方向是高效、无污染的物理、化学及微生物方法。
徐岩光张艳玉占新兵李洪君
关键词:低渗透采收率增产原理增产效果
新型磨鞋打捞筒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磨鞋打捞筒。其技术方案是:包括上接头、磨鞋体、套铣扶正体、上硬质合金层、下硬质合金层、流道,所述的磨鞋体的一端与上接头连接为一体,磨鞋体的另一端设有上硬质合金层,且上硬质合金层与上接头之间设有一条或...
张郭祎董强李业锋丛海龙刘大钊张晓龙吕宗德李玉峰信明利杨占营徐岩光卢小娟吕鹏郭立莉路峰张哲
文献传递
原位微乳液表活剂体系研制及在降压增注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21年
低渗透油藏储量丰富,但孔喉细小、渗流阻力高。为解决表面活性剂在高温、高盐低渗透油藏中提高驱油效率的问题,研发了一种包含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阴阳复合微乳液表面活性剂体系。通过在表面活性剂的活性分子中设计特种基团,达到兼具耐温性和结构可调控性;在设计合成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基础上,与含有阳离子基团的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从而表现出超高界面活性;通过使阴阳混合胶束中阳离子头基处于内层、阴离子头基处于外层,而使体系总体呈负电性,从而显著降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岩石表面的吸附量。界面性能、相态、洗油等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新研制的阴阳复合表面活性剂体系与原油接触能自发形成微乳液,具有原油增溶能力强、洗油能力强的特点。冀东油田、胜利油田进行的注水井降压增注矿场试验表明,微乳液表面活性剂的措施有效率达95%以上,可有效降压增注,对应油井增产效果明显。
王伟琳李应成徐岩光张卫东朱建军鲍新宁
关键词:微乳液复配体系界面活性
水平井注蒸汽开采稠油方案优化设计
随着世界对石油需求量的迅速增长,稠油油藏的开发在石油开采中的地位变得愈加重要。但是由于稠油粘度高、流动性差的特性,常规方法很难经济有效地开采。利用直井注蒸汽开采稠油要对油藏进行压裂,而压裂使得采油过程难以预测,因此研究水...
徐岩光
关键词:稠油水平井注蒸汽数值模拟参数优化
文献传递
一种分层注汽分层配注管柱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层注汽分层配注管柱,包括自上而下连接的配注器、双管插封、单管插封,所述双管插封通过上筛管连通至上注汽层,所述单管插封通过下筛管连通至下注汽层,所述双管插封外部套装充填封隔器,所述单管插封外部套装层间...
徐岩光占新兵卢小娟刘帅罗海涛张晓帆尹术勇李英罗小萍
文献传递
氮气泡沫辅助吞吐工艺技术适应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氮气泡沫辅助吞吐逐渐被提出和应用于稠油油藏的开发中,但措施效果差异比较大,针对这一现状,开展了蒸汽吞吐油藏氮气泡沫调剖技术适应性研究。研究利用数值模拟结合现场实施效果分析氮气泡沫体系油藏适应性,提出了适合应用氮气泡沫辅助吞吐技术的直井和水平井油藏适用条件。
徐岩光
关键词:氮气泡沫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