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国超

作品数:31 被引量:153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牙周
  • 10篇牙周炎
  • 7篇细胞
  • 6篇口腔
  • 6篇老年
  • 5篇蛋白
  • 4篇牙周炎患者
  • 4篇慢性
  • 3篇牙周病
  • 3篇龈下
  • 3篇细胞癌
  • 3篇鳞状
  • 3篇鳞状细胞
  • 3篇鳞状细胞癌
  • 3篇慢性牙周炎
  • 3篇基因
  • 3篇甘氨酸
  • 3篇氨酸
  • 2篇心病
  • 2篇牙龈

机构

  • 29篇浙江医院
  • 2篇华西医科大学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浙江省立同德...
  • 1篇华西医大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9篇徐国超
  • 5篇章洁
  • 4篇张蕴惠
  • 3篇黄峰
  • 3篇项立新
  • 3篇谭佳玮
  • 2篇张帆
  • 1篇黄萍
  • 1篇叶丹
  • 1篇杨维佳
  • 1篇姜军
  • 1篇李李
  • 1篇陈列
  • 1篇周婷
  • 1篇王佑娟
  • 1篇何志秀
  • 1篇徐立宇
  • 1篇管惠兰
  • 1篇秦恳
  • 1篇文晓林

传媒

  • 3篇牙体牙髓牙周...
  • 3篇中华全科医学
  • 3篇中华老年病研...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浙江医学
  • 2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健康博览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中华老年口腔...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1996
  • 1篇1991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牙周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了解牙周炎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 ,探索牙周病与全身疾病之间的关系及机理。方法 :选择中到重度成人牙周炎患者 31例 ,正常对照组 2 8例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全血高切黏度 (ηbH )、中切黏度(ηbM)、低切黏度 (ηbL) ,血浆黏度 (ηP) ,全身还原黏度 (RV) ,红细胞压积 (HCT)和纤维蛋白原 (Fib)进行测定并比较分析。结果 :牙周炎组与正常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牙周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未见异常。
徐国超
关键词:牙周炎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系统性疾病
门诊老年人衰弱与口腔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口腔门诊老年患者口腔健康指标与衰弱的相关性,为构建衰弱多学科防控体系提供依据。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纳入2020年2月到2023年3月在浙江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575例≥65岁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衰弱量表评估衰弱状态,口腔检查评估自然牙数量、牙周健康状况、咀嚼能力、口干及义齿使用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口腔健康指标与衰弱的相关性。结果575例研究对象年龄65~95(77.6±6.4)岁,衰弱检出率为20.9%(120/575)。口腔健康评估显示,83.1%患者自然牙存留数<21颗,29.0%患者存在咀嚼能力下降。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衰弱与增龄、咀嚼能力下降、牙列缺损和临床附着丧失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增龄(OR=1.863,95CI:1.374~2.525,P<0.001)与咀嚼能力下降(OR=1.416,95%CI:1.298~1.825,P<0.001)是衰弱的危险因素。相对于具有21颗及以上牙齿的老年患者,牙列缺损者发生衰弱的风险增高(有0颗:OR=2.785,95%CI:1.329~4.590,P<0.001;有1~10颗:OR=1.968,95%CI:1.271~2.993,P=0.022;有11~20颗:OR=2.031,95%CI:1.008~3.591,P=0.017)。结论年龄、牙列缺损和咀嚼能力下降是门诊老年患者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口腔健康管理应纳入老年衰弱综合干预策略。
徐立宇管惠兰王燕燕杨影红徐国超章洁
关键词:衰弱口腔牙缺失咀嚼老年人
牙周病与C-反应蛋白及LDL-C相关性观察
2007年
目的 探讨牙周病与心血管疾病生物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213名45-78岁的研究对象进行牙周病状况及心血管疾病相关指标(CRP,LDL-C)进行临床检查和检测。将受检者分为牙周病组(A组)和非牙周病组(B组),然后对两组状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再将A组根据牙周病严重程度(缺牙数目)分为轻(C组)、重(D组)两组,比较两组之间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生物学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的心血管疾病相关生物学指标(CRP,LDL-C)明显高于B组,两组间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随牙周病严重程度(缺牙数目)的增加,心血管疾病生物学指标也明显增高。结论 牙周炎与心血管疾病生物学相关指标CRP、LDL-C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谭佳玮徐国超
关键词:牙周病心血管疾病C-反应蛋白
老年患者牙科焦虑症与中医体质的关系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发生牙科焦虑症的情况及其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3月1日至4月2日在浙江医院口腔科就诊的60~80岁老年患者148例,均采用改良的牙科焦虑量表评估牙科焦虑症发生情况,判断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48例患者中40例(27.0%)患者存在牙科焦虑症。在40例牙科焦虑症老年患者中,排在前3位的中医体质为气郁质、阴虚质和湿热质;其中女性以气郁质、血瘀质和阴虚质多见,男性以气郁质、湿热质和阴虚质多见。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平和质是老年患者牙科焦虑症的保护因素(P<0.05),气郁质是牙科焦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患者发生牙科焦虑症与中医体质有关。口腔临床诊疗中,医生应当学会初步甄别患者体质,对气郁质患者应当注意防范其牙科焦虑症的发生。
黄峰杨维佳徐国超
关键词:牙科焦虑症中医体质老年
骨桥蛋白在牙周炎防治中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在牙周炎防治中的影响和作用。方法以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6例牙周炎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同一地区100例牙周健康者作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验检测2组对象龈沟液中OPN含量,记录并比较其牙龈指数(GI)、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和牙松动度。结果观察组OPN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PN含量与GI、PD、AL和牙松动度呈正相关。结论 OPN是牙周组织炎症进展的重要生物标记,通过自身和外部调节降低口腔中的OPN水平,对于有效防治牙周炎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章洁徐国超
关键词:骨桥蛋白牙周炎病理检测
STA无痛麻醉仪结合超声骨刀在抗凝血治疗老年人残根拔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STA无痛麻醉仪结合超声骨刀用于长期抗凝血药物治疗老年人残根拔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在浙江医院行残根拔出的老年患者60例,其中30例采用STA无痛麻醉结合超声骨刀行微创拔牙(观察组),另30例采用传统卡局式注射器麻醉配合高速涡轮机与牙挺拔牙(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及拔牙过程中的VAS疼痛评分和麻醉前、麻醉后30 s、拔牙开始5 min、拔牙后30 min的血压和心率,以及拔牙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0 min的止血情况。组间计量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残根均完整拔除。观察组麻醉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z=-2.462,P<0.05),拔牙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02,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500、0.014、3.001,均P>0.05),但观察组拔牙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少于对照组(t=2.553、-6.368,P<0.05或0.01)。两组患者拔牙30 min后,观察组止血效果亦明显优于对照组(χ2=5.450,P<0.05)。结论对于长期抗凝血治疗的老年人,采用STA无痛麻醉仪配合超声骨刀进行拔牙术,可明显减轻术中疼痛程度和血压波动,且术中、术后止血情况良好。
肖佳灵徐国超
关键词:抗凝血治疗超声骨刀老年患者拔牙术
“老掉牙”可不是小事
2020年
你的牙还好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年~2025年)》中要求:成人每天2次刷牙率达40%;65~74岁老年人存留牙数为23颗……不少老人觉得"老掉牙"是非常正常的事。其实牙掉了,整个口腔甚至全身健康都会发生变化,必须引起重视。
徐国超
关键词:全身健康老年人口腔
甘氨酸龈下喷砂对牙周炎患者唾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7及氧化应激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甘氨酸龈下喷砂对牙周炎患者唾液中TNF-α、IL-17及氧化应激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完成牙周基础治疗后维护期的慢性牙周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试验组采用65μm甘氨酸颗粒喷砂抛光方法进行治疗,喷砂范围包括龈上、龈沟口及龈沟内。对照组采用超声洁治+抛光糊剂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甘氨酸龈下喷砂,对照组患者给予龈下超声治疗,对比2组患者唾液中TNF-α、IL-17及氧化应激因子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唾液中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2组患者唾液中MDA均较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2组患者唾液中抗氧化物SOD较前明显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PD、BI、GI、PL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甘氨酸龈下喷砂有助于降低牙周炎患者唾液中TNF-α、IL-17及氧化应激因子水平。
闫扬徐国超
关键词:牙周炎甘氨酸氧化应激
甘氨酸龈下喷砂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慢性牙周炎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甘氨酸龈下喷砂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慢性牙周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浙江医院就诊的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40例,采用甘氨酸龈下喷砂治疗21例(观察组),采用超声洁治+抛光治疗19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牙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的牙周临床指标(包括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出血指数及菌斑指数),以及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血压、心率的变化情况,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 VAS)评价治疗过程中的疼痛不适情况。组间及组内的比较均采用t检验。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均明显降低(观察组:t=38.031、40.695、51.522、65.723,对照组:t=34.481、34.329、36.636、70.677;均P <0.0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显著升高(观察组:t=-16.627、-42.846、-28.629,对照组:t=-28.119、-63.650、-38.593;均P <0.01)。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088、-2.166、-2.015,均P<0.05)。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879,P<0.01)。结论甘氨酸龈下喷砂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牙周炎症情况,还能降低治疗过程中的疼痛不适感,非常适用于老年冠心病合并慢性牙周炎的患者。
金辰怡徐国超
关键词:冠心病慢性牙周炎甘氨酸
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与牙周翻瓣术治疗牙周病效果比较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比较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与牙周翻瓣术治疗牙周病的效果。方法牙周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组(观察组)和牙周翻瓣术组(对照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根分叉水平探入深度、附着丧失、龈沟出血指数、牙槽骨高度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前根分叉水平探入深度、附着丧失、龈沟出血指数及牙槽骨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上述指标均小于术前(均P<0.05),且观察组术后上述指标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病行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的治疗效果较牙周翻瓣术好。
谭佳玮徐国超
关键词:牙周病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牙周翻瓣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