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冬梅
- 作品数:19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省荣军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自信心综合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1年
-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精神疾病,患者低自尊水平对疾病恢复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患者经过治疗进入恢复期后,常产生病耻感、悲观失望,回避人际交往,缺乏自信和自尊,导致社会适应能力下降,
- 赵戈辉黄金茹边欣丑徐冬梅
- 关键词:自信心训练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
- 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作用
- 2017年
- 分析对抑郁症患者实施综合心理护理干预的康复效果与临床作用。方法:本院选取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所收治的抑郁症患者50例作为临床对象,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方式,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HAMA评分、HAMD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予以统计学检验,P<0.05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将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抑郁症临床患者之中,能够对康复起到促进作用,对情绪予以改善,值得借鉴。
- 徐冬梅刘力军李大勇赵戈辉王玉红胡宝玉康淑兰
- 关键词:抑郁症康复
-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临床康复中的应用分析
- 2017年
- 探讨分析积极心理学理论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以实施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临床效果及预后。结果:观察组HEIQ评分与SRHMS评分显然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康复速度,提高患者心理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 徐冬梅刘力军李大勇胡宝玉康淑兰赵戈辉王玉红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
- 孙氏太极拳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
- 2013年
- 目的:探讨孙氏太极拳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疗效。方法: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维持原药物治疗不变,观察组在延续原用药物基础上,给予孙氏太极拳训练,治疗前后分别进行SANS、SAPS、BMT、CPT测评。结果:治疗前两组SANS、SAPS、BMT、CPT检测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SANS因子(意志缺乏、兴趣一社交缺乏、注意障碍)及BMT、CPTl、CPT3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孙氏太极拳训练可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注意功能及部分阴性症状,促进康复。
- 陈红梅李亚静赵占宏徐冬梅王玉红魏丽宁
- 关键词:孙氏太极拳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
- 对4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研究
- 2007年
- 目的:探讨对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符合CCMD-3关于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80例新入院男性患者,随机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教育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患者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对照组单独药物治疗,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为评定工具,在入组前及治疗第4周、第8周对两组病人分别进行评定。结果:教育组总积极因素及总评估增分值大于对照组(P<0.001),总消极因素减分值大于对照组(P<0.001)。结论:健康教育能缩短护患间距离,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依从性,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
- 墨伟静朱永鑫徐冬梅张娜周晓坤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
- 研究心理康复治疗对老年抑郁和焦虑共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 2018年
- 探讨心理康复治疗对老年抑郁和焦虑共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焦虑和抑郁共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相关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精神状态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经2个月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ADL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焦虑和抑郁共病患者实施心理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认知功能,值得推广。
- 刘力军徐冬梅张卫青柏建生刘春年
- 关键词:心理康复治疗
- 保定市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了解保定市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和分布特点。方法2004年10月~2005年3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8周岁的人群,共10073名,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将调查对象分为高、中、低危险组,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标准(DSM-Ⅳ),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对调查对象进行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心理、社会及职业功能评定采用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F)。结果9021名完成调查,精神分裂症的终生患病率为0.62%(95%CI=0.46%~0.78%),时点患病率为0.54%(95%CI=0.39%~0.69%)。时点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P〈0.01);30~39岁、40~49岁、50~59岁患病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女性、分居/离婚、低收入增加精神分裂症的患病危险性。心理、社会及职业功能受损程度:重度57.41%,中度35.19%,无或轻度7.41%。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科门诊就诊率为35.56%,住院率28.89%。结论精神分裂症是一类患病率较高的精神障碍,在女性及30~59岁中更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社会及职业功能,精神卫生服务利用率低。
- 张东坡栗克清李喜泼张卫青刘力军刘顺清徐冬梅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
- 对4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研究
- 目的: 探讨对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
方法: 将符合CCMD-3关于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80例新入院男性患者,随机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教育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患者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对照组单独...
- 墨伟静朱永鑫徐冬梅张娜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精神病护理学
- 文献传递
- 浅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 2017年
- 研究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20例。对参照组患者予以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对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根据HAMD抑郁量表进行评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无差异,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有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对比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PSQI评分,均存在明显差异,且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予以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及生活情况,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 徐冬梅刘力军李大勇王玉红康淑兰赵戈辉康淑兰
-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抑郁症
- 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骨折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骨折的部位及因素,探讨防范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对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在住院期间发生骨折的12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生骨折的原因很多,如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病房环境设施不完善、不均衡的饮食等。常发生在卫生间、餐厅。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有计划组织患者的户外活动,给予合理的饮食,改善病房环境,减少不安全隐患,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齐红梅李会徐冬梅张景艳
- 关键词:精神病骨折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