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昕

作品数:31 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新乡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直肠
  • 10篇手术
  • 10篇疗效
  • 7篇环切
  • 5篇吻合器
  • 5篇吻合器痔
  • 5篇临床疗效
  • 5篇肛肠
  • 4篇痔上黏膜
  • 4篇痔上黏膜环切
  • 4篇脱垂
  • 4篇吻合器痔上黏...
  • 4篇环切术
  • 4篇混合痔
  • 4篇肛门
  • 4篇便秘
  • 3篇动脉
  • 3篇先天
  • 3篇先天性
  • 3篇先天性肛门闭...

机构

  • 31篇新乡市中心医...
  • 1篇郑州市第七人...

作者

  • 31篇彭昕
  • 19篇李相臣
  • 16篇李荣先
  • 11篇魏巍
  • 10篇吕九娣
  • 8篇尚秀娟
  • 6篇张波
  • 5篇吕保洲
  • 2篇杨秀丽
  • 2篇岳爱民
  • 2篇张静
  • 2篇赵海静
  • 1篇郭世勋
  • 1篇李保琴
  • 1篇赵政国

传媒

  • 7篇中国肛肠病杂...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海峡药学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7
  • 6篇2016
  • 1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主管切开挂实线支管挂浮线引流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主管切开挂实线支管挂浮线引流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主管切开挂实线支管挂浮线引流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主管切开挂实线支管挂浮线引流治疗方式,患者的整体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的整体疼痛状况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6个月的随访中整体复发率为5.00%(5/100),对照组患者在6个月的随访中整体复发率为9.00%(9/100),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管切开挂实线支管挂浮线引流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治愈率高,患者疼痛感轻且复发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李相臣彭昕
关键词:高位复杂性肛瘘引流治疗
肛肠科常见病症诊断
介绍了内痔、外痔、混合痔;Ⅰ期肛裂、Ⅱ期肛裂、Ⅲ期肛裂,肛管直肠脱垂,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肛管直肠瘘,大肠息肉等肛肠科常见病症的诊断方法。
魏巍尚秀娟李相臣吕九娣彭昕吕保洲
关键词:肛裂肛管直肠脱垂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肛管直肠瘘大肠息肉
改良术式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疗效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评价改良术式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uborectalis syndrome,PR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4例PR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7例采用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观察组27例采用改良术式(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直肠浆膜层嵌合术加肛门内括约肌侧方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54例均随访1.5年.术后1.5年,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明显优于对照组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3.8%,明显低于对照组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术式远期效果可靠,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魏巍李荣先尚秀娟彭昕
关键词:耻骨直肠肌改良术式
燕麦配合调肝理脾通腑中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中燕麦配合调肝理脾通腑中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聚乙二醇4000,观察组采取燕麦配合调肝理脾通腑中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采用燕麦配合调肝理脾通腑中药治疗,效果显著。
李相臣李荣先张波彭昕
关键词:燕麦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与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治疗Ⅱ至Ⅲ度痔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比较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钉合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与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doppler-guided haemorrhoidal arter...
魏巍魏东李荣先蔡建彭昕
关键词:痔病
回顾性分析经腹与经会阴手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104例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比较经腹与经会阴手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995-03/2014-05在新乡市中心医院肛肠科住院治疗的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104例,患者被分为经腹手术组(n=64)和经会阴手术组(n=40).对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经腹手术组中,年轻男性患者多于经会阴手术组.经腹手术组手术时间和(165min±67 min vs 70 min±38 min,P<0.001)住院时间(10 d±4 d vs 7 d±2 d,P<0.001)高于经会阴手术组,但经腹手术组总复发率低于经会阴手术组(6.3%vs 15.0%,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相近(10.9%vs 6.8%,P>0.05).在经腹手术组中,患者术后出现便秘的情况较多见,而在经会阴手术组中,患者术后出现大便失禁的情况则更多见.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近.但在复发率方面,经会阴手术组高于经腹手术组.外科医师术前应仔细评估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来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
魏巍李保琴李荣先彭昕
关键词:直肠脱垂腹部会阴部手术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对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对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将不保留左结肠动脉患者作为对照组,保留左结肠动脉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保留和不保留左结肠动脉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结果: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转移率、肝转移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肛肠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虽增加手术时长,但并未影响患者术后康复进程,且具有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肛肠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显著。
彭昕岳爱民
关键词:直肠癌手术腹腔镜
先天性肛门闭锁并舟状窝瘘
06年6月至2010年6月采用会阴经直肠内瘘管修补肛门成形改良术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并直肠舟状窝瘘,术式设计的宗旨是既处理瘘管又肛门成形,改良突出点为瘘管修补与肛门成形一次在会阴部完成。操作简单,不损伤会阴复合体,提高患儿...
尚秀娟李相臣彭昕
关键词:先天性肛门闭锁舟状窝瘘肛门成形术临床疗效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与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治疗Ⅱ-Ⅲ度痔病的效果比较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与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DGHAL)治疗Ⅱ~Ⅲ度痔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Ⅱ~Ⅲ度痔病患者112例,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PPH术组(n=58)、DGHAL术组(n=54)。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PPH术组的术后恢复日常活动时间长于DGHAL术组,术后痛评分高于DGHAL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H术组术后远期[中位随访38个月(33~48个月)]症状评分及痔脱出复发率均低于DGHAL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8周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远期,两组的所有并发症均消除。结论PPH术与DGHAL术均为治疗Ⅱ~Ⅲ度痔病较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DGHAL术术后疼痛轻微,术后恢复日常活动时间短,而PPH术的远期效果可靠,痔脱出复发率低。
魏巍魏东李荣先蔡建彭昕
关键词:痔病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
桃红四物汤熏洗坐浴用于肛瘘术后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2025年
目的:分析桃红四物汤熏洗坐浴用于肛瘘术后的效果,并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4年6月,本院收治的96例肛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桃红四物汤熏洗坐浴治疗。比较2组术后疼痛、创面情况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术后14 d抽血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3 d、7 d和14 d的疼痛和创面分泌物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14 d的肉芽组织生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观察组血清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E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瘘术后采取桃红四物汤熏洗坐浴可有效抑制创面分泌物渗出,减轻疼痛,促进新生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其中的促愈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促进EGF表达有关。
李相臣吕九娣彭昕刘芳芳
关键词:肛瘘术后桃红四物汤熏洗坐浴疗效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