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翠翠

作品数:12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脓毒
  • 3篇重症
  • 3篇病死率
  • 2篇大学生
  • 2篇脓毒症
  • 2篇重症监护
  • 2篇重症监护病房
  • 2篇细胞
  • 2篇聚体
  • 2篇监护
  • 2篇监护病房
  • 2篇二聚体
  • 2篇BNP
  • 2篇D-二聚体
  • 2篇病房
  • 1篇蛋白
  • 1篇当代大学生
  • 1篇动脉
  • 1篇动脉血
  • 1篇心肌

机构

  • 1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作者

  • 11篇张翠翠
  • 4篇胡庆河
  • 2篇马爱英
  • 2篇高昶
  • 2篇高昶
  • 1篇陈凌志
  • 1篇亓志玲
  • 1篇孙强
  • 1篇李秋华
  • 1篇朱洪峰
  • 1篇孙绪丁
  • 1篇成磊
  • 1篇尉希清
  • 1篇孙鹏
  • 1篇高然
  • 1篇高然
  • 1篇吴琳
  • 1篇张亚青

传媒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济宁医学院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1
  • 1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存活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24年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心理干预及延续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并好转出院的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基础疾病、感染部位、入ICU时生命体征、入ICU 24 h内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实验室检查指标、治疗过程及预后指标等。在患者出院3个月时,通过问卷调查,使用36项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量表)、日常活动自理能力量表(ADL量表)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评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脓毒症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最终有200例脓毒症患者经过治疗后好转出院,在出院3个月时进行随访,其中有150例完成调查问卷。150例患者中,脓毒症57例,脓毒性休克93例。所有患者出院3个月SF-36量表总分为(81.4±23.0)分,各维度评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情感职能〔(83.4±23.0)分〕、心理健康〔(82.9±23.6)分〕、躯体疼痛〔(82.8±23.3)分〕、精力〔(81.6±23.2)分〕、生理功能〔(81.4±23.5)分〕、一般健康状况〔(81.1±23.3)分〕、生理职能〔(79.5±27.0)分〕和社会功能〔(78.8±25.2)分〕。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患者SF-36量表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82.6±22.0比80.7±23.6,P>0.05)。将线性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患者出院3个月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包括出院3个月ADL量表评分〔β=0.741,95%可信区间(95%CI)为0.606~0.791,P<0.001〕、ICU住院时间(β=-0.209,95%CI为-0.733~-0.208,P=0.001)、机械通气时间(β=0.147,95%CI为0.122~0.978,P=0.012)、去甲肾上腺素总量(β=-0.111,95%CI为-0.044~-0.002,P=0.028)、入ICU时平均动脉压(MAP;β=-0.102,95%CI为-0.203~-0.007,P=0.036)和体质量(β=0.097,95%CI为0.005~0.345,P=0.044
郝翠平李秋华张翠翠张芬芬张亚青朱丽娜程焕焕李英豪胡庆河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生活质量认知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预防神经根粘连的效果
张翠翠
早期床旁超声测量脓毒症患者股四头肌变化对住院死亡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股四头肌厚度及其随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延长的变化特点,并判断肌肉变化对ICU死亡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入住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ICU的92例脓毒症患者,收集患者入ICU后1 d(D1)、3 d(D3)、7 d(D7)超声测量下的股四头肌厚度〔包括髂前上棘与髌骨上缘的中点处及中下1/3处测得的股四头肌肌肉厚度(分别为M-QMLT、T-QMLT)〕;并计算入ICU后3 d和7 d与1 d相比的股四头肌萎缩率,两处测量位置分别为(D3-D1)/D1和(D7-D1)/D1、(TD3-TD1)/TD1和(TD7-TD1)/TD1。记录所有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基础疾病、入ICU生命体征以及住院生存情况,比较不同预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股四头肌肌肉厚度及萎缩率对脓毒症患者住院死亡的影响;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股四头肌肌肉厚度及萎缩率对脓毒症患者住院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92例脓毒症重症患者,其中41例发生院内死亡,51例好转出院,院内病死率为44.6%。脓毒症重症患者的股四头肌肌肉厚度随ICU住院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入ICU 1 d和3 d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ICU后7 d存活组不同测量位置的股四头肌肌肉厚度均显著大于死亡组〔M-QMLT D7(cm):0.50±0.26比0.39±0.19,T-QMLT D7(cm):0.58±0.29比0.45±0.21,均P<0.05〕;存活组入ICU后3 d和7 d不同测量位置股四头肌肌肉厚度的萎缩率均显著低于死亡组〔(D3-D1)/D1:(8.33±3.44)%比(9.74±3.91)%,(D7-D1)/D1:(12.21±4.76)%比(19.80±6.15)%,(TD3-TD1)/TD1:(7.83±4.26)%比(10.51±4.75)%,(TD7-TD1)/TD1:(11.10±5.46)%比(20.22±6.05)%,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QMLT D7、T-QMLT D7、(D3-D1)/D1、(D7-D1)/D1、(TD3-TD1)/TD1、(TD7-TD1)/TD1均是脓毒症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结果仍稳定。ROC曲线分析显示,(TD7-TD1)/TD1〔ROC曲�
胡庆河孙鹏张春灵徐洪英张翠翠陈凌志郝翠平马爱英
关键词:住院病死率
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对氧糖剥夺/复氧诱导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生成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 (MALAT1)对氧糖剥夺/复氧(OGD/R)诱导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s)血管生成的影响,并阐明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ALAT1、不均一核糖核蛋白K (hnRNPK)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VEGFA)的结合位点。HBMECs进行OGD/R处理构建脑缺血细胞模型,分为对照组、OGD/R模型组、OGD/R+siNC组、OGD/R+沉默MALAT1 (OGD/R+siMALAT1)组和OGD/R+siMALAT1+过表达VEGFA (OGD/R+siMALAT1+VEGFA)组。采用小干扰RNA (siRNA)沉默MALAT1的表达,采用pcDNA载体构建VEGFA过表达载体,将构建的siMALAT1和pcDNA VEGFA载体分别或同时转染至HBMECs中。利用管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血管形成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VEGFA蛋白表达水平。6周龄健康雄性C57BL/6 J小鼠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组、MCAO+NC空载体(MCAO+NC)组和MCAO+过表达MALAT1 (MCAO+MATAL1)组,每组5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利用线栓法构建MCAO小鼠模型,MCAO+NC组和MCAO+MATAL1组小鼠右脑室内分别注射NC空载体和MALAT1过表达载体。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脑梗死面积百分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中VEGF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生物信息学预测,MALAT1与hnRNPK及hnRNPK与VEGFA均存在结合位点。管形成实验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OGD/R模型组细胞成管数明显增加(P<0.01),细胞中VEGFA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OGD/R模型组比较,OGD/R+siMALAT1组细胞成管数明显减少(P<0.01),细胞中VEGFA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OGD/R+siMALAT1组比较,OGD/R+siMALAT1+VEGFA组细胞成管数明显增加(P<0.01),细胞中VEGFA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在MCAO模型小鼠实验中,TTC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假手术组比较,MCAO模型组小鼠脑梗死面积百分率和脑组织中VEGFA蛋白表达
高昶刘燕杨皓翔张翠翠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sTREM-1、BNP、D-二聚体、PCT、IL-6在老年重症肺炎中的评估价值被引量:35
2021年
目的探讨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表达(sTREM-1)、脑钠肽水平(BNP)、D-二聚体(D-D)、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对老年重症肺炎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94例重症肺炎患者,经机械通气等治疗28天后,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64例)与死亡组(30例)。采集患者确诊当天、第4 d与第28d静脉血,测定(sTREM-1)表达、BNP、D-D、PCT与IL-6水平,比较不同时间点上述指标水平变化。结果从第1 d到治疗第28 d,存活组患者的BNP、D-D、sTREM-1、IL-6、PCT水平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死亡组患者BNP、D-D、sTREM-1、IL-6、PCT水平呈上升趋势(P均<0.05)。重症肺炎病情轻重概率模型为Logit(P)=(-3.865)+0.663 BNP+0.584D-D+0.565 PCT+0.764IL-6+0.644sTREM-1。结论存活组BNP、D-D、PCT、sTREM-1与IL-6水平随着治疗不断下降,存活组水平均低于死亡组,定期监测IL-6与PCT指标水平可以有效反映重症肺炎患者病情程度的变化以及为预后提供指导作用。
牛芳张翠翠唐素娟
关键词:重症肺炎BNPD-二聚体PCTIL-6
当代大学生上网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及对策探讨
目的了解大学生上网行为特点,对网络成瘾现象及其原因、对策进行探讨。方法:对424 名大学生采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艾森克成人个性问卷(EPQ)、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及自编的大学生上网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24...
高昶张翠翠成磊高然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社会问题心理成因
重症监护室脓毒症相关性心肌损伤患者28 d病死率的危险因素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分析并探究影响脓毒症相关性心肌损伤患者28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505例诊断为脓毒症相关性心肌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28 d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脓毒症相关性心肌损伤患者28 d病死率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独立危险因素预测脓毒症相关性心肌损伤患者28 d病死率的效能。结果共纳入505例脓毒症相关性心肌损伤患者,其中28 d生存282例,死亡223例,病死率为44.16%。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血乳酸(LAC)、氧合指数(PaO_(2)/FiO_(2))、入室心率和白蛋白均是脓毒症相关性心肌损伤患者28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OFA评分[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662,95%可信区间(95%CI)为0.7245~0.8079]对脓毒症相关性心肌损伤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优于APACHEⅡ评分、LAC、PaO_(2)/FiO_(2)、入室心率和白蛋白[AUC分别为0.7541(0.7115~0.7967)、0.7526(0.7101~0.7951)、0.6970(0.6497~0.7442)、0.6232(0.5737~0.6727)、0.6203(0.5708~0.6697)]。结论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LAC、PaO_(2)/FiO_(2)、入室心率和白蛋白是脓毒症相关性心肌损伤28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早期识别这些因素,早期干预,改善患者预后。
张翠翠张翠翠亓志玲孙强胡庆河牛芳尉希清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心肌损伤死亡率
山东省大学生抑郁症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 探讨山东省高校大学生抑郁症状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2023年3月至2024年5月在山东省内高校就读的8 079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8/2定律随机分为训练集(6 463名)和验证集(1 616名)。分析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大学生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预测模型。结果 训练集大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5.09%(2 268/6 463),其中轻度抑郁症状1 632名(71.96%)、中度抑郁症状545名(24.03%)、重度抑郁症状91名(4.01%);验证集高校大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3.97%(549/1 616),其中轻度抑郁症状384名(69.95%)、中度抑郁症状127名(23.13%)、重度抑郁症状38名(6.92%)。训练集中抑郁症状检出组每天上网时间>3 h、偶尔或不参加体育运动、同学关系为一般或不好、经常喝含糖饮料、偶尔吃或不吃早餐、学习成绩不理想、在校每月生活费<1 500元、父母婚姻状况为离异或丧偶占比均高于未检出组(χ^(2)值分别为1 193.85,1 584.41,1 115.10,826.00,1 424.05,924.58,803.68,797.65)、中文版儿童期创伤问卷(CTQ-SF)评分亦高于未检出组(t=98.48)(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育运动、同学关系、学习成绩、在校平均每月生活费、CTQ-SF评分为高校大学生发生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3.87,4.82,3.63,3.75,4.39,P值均<0.05)。训练集模型预测高校大学生检出抑郁症状的灵敏度为89.0%(95%CI=87.6%~90.2%),特异度为93.0%(95%CI=92.2%~93.7%),曲线下面积为0.9(95%CI=0.8~1.0);验证集模型高校大学生发生抑郁症状的灵敏度为87.6%(95%CI=84.5%~90.1%),特异度为91.3%(95%CI=89.4%~92.9%),曲线下面积为0.9(95%CI=0.8~1.0)。结论 山东省大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有助于早期甄别大学生抑郁症状发生风险。
高昶闫业浩张翠翠
关键词:抑郁精神卫生ROC曲线
IL-6、D-D及BNP水平变化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预后的关系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D-二聚体(D-D)及B型脑钠肽(BNP)水平变化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92例SAP作为研究组,根据患者预后又分为死亡亚组29例和生存亚组63例;同时选取125例本院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IL-6、D-D及BNP水平差异;通过分析生存亚组和死亡亚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SAP患者预后生存的相关因素;并进一步分析IL-6、D-D、BNP单项及联合检测对SAP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IL-6、D-D及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6、D-D及BNP水平升高是SAP患者预后生存的危险因素(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IL-6、D-D、BNP联合检测预测SAP预后的曲线下面积最大。结论IL-6、D-D及BNP与SAP患者病情及预后密切相关,上述指标联合检测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有效手段。临床应加强SAP患者IL-6、D-D及BNP水平监测并及时给予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意义重大。
牛芳张翠翠唐素娟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D-二聚体B型脑钠肽预后
儿童精神发育迟滞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分析儿童MR病因。方法对260例MR儿童和300例智力发育正常儿童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MR与遗传、窒息、孕期精神刺激、IUGR、惊厥等因素密切相关,MR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每项因素χ2均大于8.49,P<0.005,OR≥3.5。另外,MR还与父母职业和文化水平密切相关,且几个因素可同时存在,又互为因果。结论 MR病因复杂,要减少MR的发生,关键是针对病因进行预防。
高然张翠翠孙绪丁朱洪峰
关键词:精神发育迟滞智商智力发育智力测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