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继红

作品数:118 被引量:39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9篇期刊文章
  • 26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5篇石油与天然气...
  • 26篇文化科学
  • 5篇天文地球
  • 4篇化学工程
  • 2篇语言文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社会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3篇采收率
  • 22篇驱油
  • 15篇石油
  • 15篇凝胶
  • 14篇教学
  • 13篇油藏
  • 13篇石油工程
  • 10篇课程
  • 9篇聚驱
  • 8篇油田
  • 8篇提高采收率
  • 7篇低渗
  • 7篇原油
  • 7篇原油采收率
  • 7篇石油工程专业
  • 7篇聚合物驱
  • 7篇复合驱
  • 6篇电场
  • 6篇渗流
  • 6篇复合驱油

机构

  • 104篇东北石油大学
  • 24篇中国石油天然...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6篇中国石油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吉林...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作者

  • 118篇张继红
  • 13篇王亚楠
  • 13篇杨二龙
  • 10篇刘丽
  • 7篇张承丽
  • 6篇何庆斌
  • 6篇李明
  • 6篇冯福平
  • 6篇岳湘安
  • 5篇殷代印
  • 5篇马文国
  • 5篇王克亮
  • 5篇赵昕锐
  • 5篇朱正俊
  • 5篇徐思宁
  • 5篇杨丰源
  • 4篇赵万春
  • 4篇刘义坤
  • 4篇李士斌
  • 4篇吴景春

传媒

  • 8篇当代化工
  • 7篇大庆石油学院...
  • 7篇中国科教创新...
  • 5篇石油化工高等...
  • 5篇科技创新导报
  • 4篇化学工程师
  • 4篇石油教育
  • 4篇高教学刊
  • 3篇大庆石油地质...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3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国外油田工程
  • 2篇高电压技术
  • 2篇油田化学
  • 2篇测井技术
  • 2篇特种油气藏
  • 2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内蒙古石油化...
  • 2篇科技资讯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年份

  • 6篇2025
  • 6篇2024
  • 5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8篇2017
  • 10篇2016
  • 13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8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聚驱加后续水驱后交替注入凝胶和聚合物溶液的复合驱油实验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驱加后续水驱后交替注入凝胶和聚合物溶液的复合驱油实验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首先制备大平板岩心;步骤二、然后进行聚驱;步骤三、多轮次交替注入凝胶+聚合物溶液驱油;步骤四、后续水驱;步骤五、整理数据,计...
张继红何庆斌赵昕锐徐思宁杨丰源杨宇迪郭鑫
文献传递
跟踪提高采收率前沿技术,搞好课程教学工作被引量:1
2010年
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对能源尤其是石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经济有效地提高石油采收率是油气资源开发的永恒目标。从世界范围来看,蒸汽驱应用最广泛,其次是烃类气体驱和化学驱。针对我国油藏条件,聚合物驱得到很大的应用和发展,应用规模和配套技术都处于国际前列,并已在大庆、胜利等油田工业性推广。高等院校应该紧密跟踪提高采收率的前沿技术,有的放矢,搞好《提高采收率原理》课程的教学工作,为石油工业提供基础理论扎实、掌握前沿技术的专业人才。
王克亮张继红宋文玲吴景春
关键词:采收率蒸汽驱理论教学
曝氧和杀菌对含聚污水稀释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含聚污水中所含的Fe2+、S2-等还原物质和细菌,对聚合物溶液有降解作用,影响聚合物溶液的驱油效果。利用曝氧、杀菌及曝氧与杀菌相结合3种处理技术对含聚污水进行处理,再用处理过的含聚污水稀释聚合物溶液,测量稀释后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变化,分析曝氧和杀菌对含聚污水稀释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并确定合理的曝氧和杀菌处理技术,为保证聚合物溶液黏度的稳定性、提高油田采收率提供有利的理论技术支持。
张继红刘天啸王瑜
关键词:含聚污水黏度杀菌
一种实现二氧化碳混相驱室内实验的方法与装置
一种实现二氧化碳混相驱室内实验的方法与装置。主要为了解决目前在室内进行二氧化碳混相驱实验所存在的技术瓶颈问题。其特征在于:首先根据实际岩心孔喉特征制备两种能够完全模拟实际岩心的可视化细管;通过高温高压可视化装置筛选试剂,...
刘丽皮彦夫刘英杰张继成张继红周志军万雪
文献传递
外加电场作用下水驱油藏的油水相对渗透率被引量:4
2005年
用非稳定法油水相对渗透率测定实验研究了外加直流电场对水驱油藏的油水相对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直流电场下岩心水湿性增强,束缚水饱和度增大,残余油饱和度降低,油相相对渗透率增大,水相相对渗透率降低,影响这种渗透率变化的因素有油相和水相的渗流特性、油藏壁面的双电层结构以及油藏中原油的电粘效应等。10 V/cm正向电场作用时水驱采收率提高约10%;7 0 V外加电压下,45°C原油在剪切速率0 036 s-1时的视粘度由771 mPas降至310mPas,这对油层中原油流动十分有利。
张继红岳湘安侯吉瑞刘德新张立娟
关键词:水驱油藏直流电场相对渗透率
校企合作培养石油工程卓越工程师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2015年
笔者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高校专职教师,参与钻井工程实习实训教学环节,在组织参与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教学过程中,在校企优势互补、学生能力培养、学生感受学习石油文化及双导师制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认识,为更好地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积累了经验。
赵景原孙玉学张继红李士斌王继刚曲国辉
关键词:石油工程校企合作钻井工程
自生热体系对天然气水合物二次生成规律的影响机制
2025年
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开采过程中常发生水合物二次生成现象,从而堵塞流体流动通道,降低了原位储层的有效渗透率。近年来,自生热体系(NH_(4)Cl+NaNO_(2)体系)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水合物原位开采的探索性研究,但该体系中离子及反应残液对水合物二次生成规律的影响机制尚未明确。为此,利用自制自生热体系开采水合物实验系统,依据中国南海神狐海域SH7站沉积相物性参数及砂岩粒径分布数据,开展了不同盐度(质量分数分别为3%、5%、10%)条件下,NaCl、NH_(4)Cl及NaNO_(2)溶液中水合物初次、二次生成实验,并与纯水条件进行对照,进而逐步探究了不同盐度的NH_(4)Cl、NaNO_(2)溶液及自生热体系反应残液对水合物初次、二次生成规律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单一盐类条件时,NaNO_(2)与NaCl在不同盐度条件下对于水合物初次、二次生成过程均具有强抑制作用;②盐类抑制作用强度为NaNO_(2)>NaCl>NH_(4)Cl,阳离子抑制作用强度为Na^(+)>NH_(4)^(+),阴离子抑制作用强度则为NO_(2)^(-)>Cl^(-);③在相同初始盐度条件下,反应残液与NaNO_(2)溶液在二次生成诱导时间上更为接近,其中质量分数为3%的单一盐溶液及反应残液中均出现二次突变水合物生长阶段。结论认为,自生热体系中的NaNO_(2)对于水合物初次、二次生成的抑制作用最强,而NH_(4)Cl的抑制作用较为复杂,既存在“跳跃转动”机制和酸性条件引起的双重促进作用,也存在阴、阳离子水合作用下的抑制作用。
张继红李明王亚楠李菲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记忆效应
基于石油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培养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特点和培养目标,针对石油工程专业的特点,从培养目标、实施计划、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该专业的培养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张承丽张继红殷代印刘丽李士斌
关键词:石油工程师资建设
薄差低阻油层流体识别新技术被引量:11
2000年
在总结已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给出了一种新型流体识别技术。该技术首先对纯油层、纯水层分别建立不同电阻率测井参数与储层岩性、物性、层厚参数关系方程 ,确定了油水分布规律 ,继而采用距离判别法对每一对电阻率参数方程计算属性概率 ,最终将不同的电阻率测井判别属性概率优化确定最优权值 ,归并为综合技术。这项技术经 12口投产开发井验证 ,符合率达 87.7% ,较以往方法有了显著提高。
刘江汪爱云郎丰吉张继红
关键词:油水层识别测井解释薄层
地层应力场分布规律与油田水淹关系被引量:1
2000年
针对大庆头台油田等反九点法的井网设计 ,经多口井的研究分析认为 ,现代地层应力场的分布规律是造成其水淹速度快、含水高且来水方向多为东西方向的水淹特点的主导因素。可以预见 。
宫旭东张继红
关键词:地层应力水淹测井资料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