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 作品数:3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生儿黄疸高峰期及抚触对母婴同室新生儿黄疸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该院健康足月新生儿黄疸的高峰期及抚触对母婴同室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出生的母婴同室中200例胎龄(GA)≥37周、出生体质量(BW)2 500~4 000 g的健康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出生时间顺序将其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两组经皮胆红素值(Tc B)及排便情况。结果健康足月新生儿于生后第4.58天Tc B达高峰;抚触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胎便初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母婴同室的新生儿需持续监测胆红素水平,直至黄疸高峰期后及出院;抚触能有效降低新生儿胆红素水平。
- 王黎张燕
- 关键词:胆红素出生体重病人出院
- 3~7岁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研究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Rutter儿童行为评定量表(父母问卷)及自编儿童行为发病相关因素调查表对镇江市城乡72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家长问卷调查。结果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4.2%,男女儿童检出率分别为28.4%和19.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1,P﹤0.01),男童A行为(违纪行为)明显多于女童(χ2=9.45,P﹤0.01),N行为(神经症性行为)及M行为(混合行为)未发现性别差异,农村儿童问题行为检出率高于城市(χ2=10.87,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影响儿童行为障碍的相关因素为母孕期情绪、分娩方式、分娩时异常情况、儿童性别、儿童年龄及城乡区别6个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孕期焦虑或抑郁、分娩时异常情况、男童、农村与儿童行为发生显著相关。结论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高,农村儿童行为问题多于城市儿童。儿童行为问题与母孕期不良情绪及孕产期异常情况关系密切。
- 常宪鲁李国海张燕王华云
-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
- 镇江市3~7岁儿童行为问题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镇江市3~7岁儿童行为问题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提供干预措施。方法:应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arent Symptom Questionnaire,PSQ)和自编儿童行为影响因素调查表对724名3~7岁城乡儿童进行调查。结果:3~7岁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3.1%,男童检出率为17.0%,女童检出率为9.2%,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童在品行问题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冲动多动及多动指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发现对3~7岁儿童行为问题有影响的因素有母亲孕期焦虑或抑郁、孕期身体健康状况、父亲文化、产期合并症、儿童既往史以及儿童开始讲话时间。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孕期焦虑或抑郁、孕期身体健康状况不良、产期合并症是行为问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儿童行为问题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孕妇保持良好情绪及减少产期合并症对减少儿童行为问题有重要意义。
- 常宪鲁张燕王华云
- 关键词: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