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烨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篇地块
  • 1篇学派
  • 1篇引水
  • 1篇再开发
  • 1篇社会网
  • 1篇铁路
  • 1篇骑楼
  • 1篇消费文化
  • 1篇历史地段
  • 1篇历史记忆
  • 1篇立交
  • 1篇立交桥
  • 1篇南京老城南
  • 1篇卡尔维诺
  • 1篇快速城市化
  • 1篇记忆
  • 1篇建筑
  • 1篇建筑艺术
  • 1篇风雨
  • 1篇《看不见的城...

机构

  • 5篇清华大学
  • 1篇新加坡国立大...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5篇张烨
  • 2篇李晓东
  • 1篇张敏
  • 1篇高雁方
  • 1篇徐碧颖

传媒

  • 2篇世界建筑
  • 1篇北京规划建设
  • 1篇国际城市规划
  • 1篇2006年中...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西直门地区再开发规划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西直门地区的历史 西直门是北京历史上九大门户之一,在元代名为“和义门”,1419年改名为西直门。因为曾是元、明、清三代的引水之门,把握着这座古城的血脉,故有“水门”之称。与当今盘龙交错的立交桥截然不同,曾经的“西门垂柳”是闻名京城的景观。一个世纪以前,在痴迷北京城门文化的外国学者眼中,这里是个巍峨而美丽的地方。1905年,京张铁路正式开工,西直门车站为京张铁路南端的大站。
张敏张烨徐碧颖高雁方
关键词:再开发立交桥引水铁路
海口百年风雨老骑楼初探
海口老城区在百年历史沧桑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城市名片--骑楼,而作为老城标志,更是见证着城市历史的发展并体现着不同文化的交融与并存.本文在实地调研和访谈的基础上,着重对海口骑楼形成发展的历史、建筑特征和面临的问题进行详细阐...
张烨
关键词:建筑艺术
文献传递
透视城市空间——从卡尔维诺和《看不见的城市》说起被引量:2
2009年
应当如何理解城市空间、城市问题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显然已经超越了仅仅将理论的视角回溯到专业范围内的经典。空间作为城市社会产物,体现城市历史和时代记忆,反映社会结构和特征,同时又是城市切身经历的结果。本文试图从一部充满想像的文学作品出发,针对城市认知、城市记忆、社会结构3个层面的问题,进而探讨城市空间的本质;同时反思我国当前城市发展的状态和出现的问题。
李晓东张烨
关键词:历史记忆
历史地段的多层级地块形态划分和空间效能评估——以南京老城南片区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在历史地段保护和活化协同发展的目标指引下,笔者基于城市形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历史地理学派和空间组构学派,建立了一个多层级地块形态划分和空间效能评估的方法框架,用来判断每个地块兼顾历史信息保留延续和社会经济活力提升的空间潜力。进而,以南京老城南片区具有典型明清风貌特征的两片居住型历史地段——中华门西的荷花塘和钓鱼台为例,划分出具有不同空间效能的地块组合单元,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基于形态学的保护和活化更新的建议。研究旨在为历史地段的整体价值评估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以期推动结合不同形态学派观点的城市形态学领域的实证研究,为历史地段的保护和活化工作提供城市形态学的依据。
李小溪张烨
关键词:历史地段
城市“遗余空间”被引量:12
2009年
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暴露出城市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城市空间及其丰富内涵也在对经济增长、城市扩张以及建设水平的单纯而盲目的追逐中被压缩和侵蚀,城市空间的本质在逐渐被人们遗忘。本文在重新审视空间和城市空间的基础上,针对城市问题提出"遗余空间"的概念,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对当前的城市空间问题、城市发展的进程和状态进行反思和批判。
李晓东张烨
关键词:快速城市化消费文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