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

作品数:23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化学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专利
  • 9篇学位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陶瓷
  • 7篇微波介质
  • 7篇微波介质陶瓷
  • 7篇介质陶瓷
  • 4篇陶瓷材料
  • 4篇微波介质陶瓷...
  • 3篇电路
  • 3篇氧化物
  • 3篇稀土
  • 3篇稀土氧化物
  • 3篇谐振子
  • 3篇化学计量
  • 3篇复数
  • 2篇电子材料
  • 2篇虚部
  • 2篇旋转矢量
  • 2篇元件
  • 2篇散点图
  • 2篇数域
  • 2篇统筹

机构

  • 23篇电子科技大学

作者

  • 23篇张晓
  • 9篇唐斌
  • 6篇杨成韬
  • 6篇张树人
  • 5篇钟朝位
  • 2篇杨成林
  • 2篇滕云龙
  • 2篇周晓华
  • 2篇黄盼
  • 2篇胡聪
  • 1篇杨开富
  • 1篇李永杰

传媒

  • 1篇功能材料

年份

  • 7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光栅视错觉文字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栅视错觉文字识别方法,首先构建具有光栅视错觉感知的DNNs文字识别模型,使用MNIST的训练集训练DNNs文字识别模型,再使用测试集测试训练好的模型,输入测试图像到文字识别模型得到侧边输出特征和多尺度融...
张晓张显石杨开富李永杰
基于训练样本优化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本发明基于训练样本优化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模拟电路中的每个故障元件进行参数扫描,将测点输出电压的实部和虚部构成向量,得到输出电压集合;然后对于每个故障元件得到的输出电压集合,在复数域内绘制得到输...
杨成林张晓胡聪
基于复模型的模拟滤波电路故障诊断
当前模拟电路故障诊断依然是一个热点问题,虽然目前对该问题的研究已经很深入,可关于器件容差对电路影响的研究依然有限。本文采用的复数域建模方法可以有效地对模拟电路的硬故障和软故障进行建模,并对容差对电路故障诊断的影响及应对方...
张晓
关键词:容差自激振荡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新型SrTiO<SUB>3</SUB>-LaAlO<SUB>3</SUB>基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的高Q值谐振子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SrTiO<SUB>3</SUB>‑LaAlO<SUB>3</SUB>基微波介质陶瓷及其谐振子的制备工艺,其化学式为Sr<SUB>(y‑z)</SUB>Ca<SUB>z</SUB>Ti<SUB>...
张晓唐斌杨成韬
一种BCZN微波陶瓷介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微波陶瓷介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子材料技术领域。材料包含晶相结构和掺杂剂;主晶相为BCZN(BaCo<Sub>1/3</Sub>Nb<Sub>2/3</Sub>O<Sub>3</Sub>-BaZn<Sub>1/3...
唐斌张晓杨成韬周晓华钟朝位张树人
基于畸变波前估计的湍流退化图像复原
张晓
基于WEB和工作流的电信综合业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加速企业流程重构,实现有效有序的管理和高度的灵活性。于是,顺应这种需求的工作流管理系统(WorkFlowManagementSystem)技术便应运而生了。工作流管理系统(以下简...
张晓
关键词:WEB技术工作流
文献传递
基于广域增强系统的广域差分校正技术研究
广域差分增强系统是GNSS的辅助系统,包括由分布在广大区域上的基准站组成的网络、中心站、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等部分,将GNSS卫星导航系统在定位解算中遇到的误差源进行区分,并且对相关性强的误差源分别进行建模并生成差分校正值,...
张晓
关键词:广域增强系统滤波算法
文献传递
基于训练样本优化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本发明基于训练样本优化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模拟电路中的每个故障元件进行参数扫描,将测点输出电压的实部和虚部构成向量,得到输出电压集合;然后对于每个故障元件得到的输出电压集合,在复数域内绘制得到输...
杨成林张晓胡聪
文献传递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公共性”是指人与人之间共生共在、共建共享的一种社会属性。在当代,“公共性”已经成为广泛使用的词语,它既扬弃了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对立,又强调了实践交往过程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虽没有对“公共性”...
张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