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方博 作品数:46 被引量:206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脑心互损病理机制研究及中医药防治进展 被引量:8 2021年 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脑心之间生理病理关系紧密,临床病证相互影响,病理机制复杂。临床研究表明,脑部疾病如卒中多并发心脏疾病,心脏疾病如心心房颤动动也会引发脑部疾病,甚至加重患者脑萎缩,出现认知障碍等。中医也认为"神明之体藏于脑,神明之用发于心",元神在脑,识神在心,心脑息息相关。脑之神明伤,累及于心,心之神明伤,累及于脑。因此,脑病及心,心病及脑,脑心互损的病理机制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结合脑心疾病相互影响的临床研究现状,对脑心互损的病理机制进行了总结,从炎症反应、自主神经调节紊乱、细胞凋亡、能量代谢、氧化应激等几个方面的整理和分析,阐述了各种机制的研究概况。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医药对脑心功能的认识,以及中医药防治脑心疾病的整体观念,提出需要重视脑心同治的防治理念,并概述了以脑心通胶囊为代表的中医药防治脑心同病的研究进展。该文综述脑心互损的病理机制及其中医药防治的研究现状,将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及其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常梦丽 许静 张方博 吴宏伟 唐仕欢 杨洪军关键词:病理机制 炎症反应 中医药防治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西红花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心肌炎的作用机制 2025年 该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西红花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相关性心肌炎的作用机制。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获取西红花治疗ICIs相关性心肌炎的有效成分及靶点,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和蛋白互作图,筛选关键成分以及核心靶点。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作用机制与炎症反应、凋亡过程的调控有关,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筛选出其主要与高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等通路有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西红花苷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有较强的关联性。实验选取西红花的重要成分西红花总苷作为治疗药物,采用皮下注射猪心肌球蛋白结合腹腔注射派姆单抗构建实验性ICIs相关性心肌炎小鼠模型,结果表明其可以降低ICIs相关性心肌炎小鼠的脾脏指数,对心脏指数无影响;升高心率,缩短PR间期和QRS间期;升高左心室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减少心肌组织炎性细胞浸润的数目;减轻心肌纤维化的程度;降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和分泌细胞因子(RANTES)的水平;降低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以及调节心肌AKT的表达。提示西红花可能通过调节AKT信号通路的表达,拮抗免疫和炎症反应,抑制氧化应激,有效减轻心脏纤维化损伤,缓解心脏阻滞,改善心脏功能,从而发挥对ICIs相关性心肌炎的心脏保护作用。 颜静 蔡晴晴 李煜 张华敏 张方博关键词:西红花 藏药十二味翼首散治疗“年仍奈”潜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十二味翼首散治疗"年仍奈"的作用靶点及通路,分析其抗细胞因子风暴的多功效-多靶点-多通路的协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文献挖掘、TCMSP和化学专业数据库预测十二味翼首散化合物及候选靶点,通过STRING 11.0数据库富集十二味翼首散靶点的GO和KEGG通路,运用GeneCards数据库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候选靶点,取十二味翼首散靶点与新冠肺炎靶点交集结果生成VENN图,通过STRING 11.0数据库和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交集成分靶点蛋白互作网络,富集其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采用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十二味翼首散治疗"年仍奈"的"药物-活性成分-靶点-通路-功效"网络结构图。结果十二味翼首散通过作用于TNF、IL6、GAPDH、TP53、MAPK3、ALB、EGFR等核心靶点,调节免疫应答功能和炎症反应、病毒感染和血管通透及内皮细胞功能等信号通路,发挥了集热平稳、散热驱邪,抑制传播、安抚身心,调养身体的重要作用。结论本研究探讨了十二味翼首散抗细胞因子风暴的潜在机制及防治"年仍奈"的不同阶段,为十二味翼首散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张丰荣 黎彩凤 祝娜 张晓瑞 崔建枝 葛莎莎 王均琪 沙子珺 张方博 唐仕欢 黄秀兰 李志勇关键词:网络药理学 藏药 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制备因素及模型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14年 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Chronic construction injury model,CCI)是一种常用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动物模型,制备相对简易,即结扎坐骨神经主干而造成轻微压迫损伤,但其损伤程度较难控制,制备所得的模型成功率不高(50%)。本文就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的制备、评价方法以及痛敏感区域等方面进行总结,比较使用不同材料制备模型对疼痛敏感度的影响,论述模型制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当前模型存在的若干问题,为此模型的改进和研究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马艳 张方博 刘欣 许海玉 杨洪军“一带一路”国家抗感染传统药物数据库构建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构建"一带一路"国家抗感染传统药物信息数据库,为传统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一带一路"国家的范围,以《世界药用植物速查辞典》为基础,结合文献报道,搜集相关的药用植物记载,整理基本信息;以抗感染药物筛选为范例,建立药物入选原则,构建药物信息数据库;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分析筛选出的代表性药物抗感染的作用机制。结果:共筛选384个药物,构建"一带一路"国家抗感染传统药物信息数据库。对有明确药理作用的65个药物进行化学成分的收集,获得化学成分数量超过30个的药物有24个。选取兰桑山檨子、牛蒡凤毛菊及锡兰鸭嘴花3个代表性药物进行抗流感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分别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阐明其抗流感分子靶点。结论:成功构建"一带一路"国家抗感染传统药物数据库,包括中英文名、拉丁名、产地、药用部位、功效、临床主治、毒性、化学成分等多种基本信息,还可以分别统计分析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的传统药物;选取代表性药物,收集化学成分,利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预测作用机制,为传统药物研发提供线索和依据。 张方博 唐璇 唐仕欢 杨洪军关键词:抗感染 传统药物 抗病毒 脑心通胶囊肠吸收液抗ADP诱导血小板凝集的有效成分辨识研究 被引量:6 2018年 应用外翻肠囊法制备肠吸收液,同时拆方或构建重组方,生化试剂盒结合酶标仪检测ADP诱导血小板的聚集率,寻找脑心通胶囊组方中拮抗血小板聚集的单味或多味中药。研究表明脑心通胶囊能抑制ADP诱导血小板聚集。通过拆方以及重组方研究,表明丹参、赤芍、桂枝以及水蛭是脑心通全方抗血小板聚集的主要活性中药。此4味中药又以桂枝在全方中发挥主要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桂枝肠吸收液来源的香豆素在50~200μmol·L^-1时拮抗血小板聚集。综上所述,丹参、赤芍、桂枝以及水蛭是脑心通胶囊抗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主要活性成分,以桂枝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最强。 郭宇飞 赵晔 何子龙 方文娟 吴宏伟 张方博 杨洪军关键词:脑心通胶囊 ADP 血小板聚集 显齿蛇葡萄叶水提物增强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试验研究 2025年 为了研究显齿蛇葡萄叶水提物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制备显齿蛇葡萄叶的水提物,将96只小鼠分为三个大组,第一组测定脏器/体重比值、迟发型变态反应和半数溶血值;第二组测定碳廓清实验的吞噬指数;第三组测定NK细胞活性。以上大组再分为四个小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显齿蛇葡萄叶水提物低剂量组(0.5 g/kg/day)、中剂量组(1.0 g/kg/day)和高剂量组(2.0 g/kg/day),分别灌胃给药30 d。结果显示,迟发型变态反应和NK细胞活性两个实验组结果均呈阳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的足趾肿胀度均显著增加。NK细胞活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三个剂量组小鼠的NK细胞活性均显著升高。由此推断显齿蛇葡萄叶水提物具有增强正常小鼠免疫的功效。 赵晓昂 张东 张方博关键词:免疫功能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抗肿瘤抗生素云南霉素诱导人肝癌HepG_2细胞凋亡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抗肿瘤抗生素云南霉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MTT法检测云南霉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est33342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PARP的表达,AnnexinⅤ-FITC/PI双染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云南霉素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的IC50值为24.13μmol/L;HepG2细胞经云南霉素作用24h后,可诱导胞内凋亡标志蛋白PARP的切割,并随浓度的增高而作用增强;而HepG2细胞经云南霉素作用48h后,可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变化,呈剂量依赖性引起细胞凋亡。结论云南霉素可抑制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增殖,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张方博 刘秀均 陈淑珍 吴淑英 甄永苏关键词:凋亡 HEPG2细胞 脑心通胶囊肠吸收液保护过氧化氢致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及有效药味筛选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以肠吸收液为药物载体,利用拆方重组法筛选脑心通胶囊组方中发挥体外心肌保护作用的单味或多味中药,并丰富脑心通胶囊心肌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外翻肠囊法制备肠吸收液,体外构建过氧化氢(H2O2)损伤大鼠胚胎心肌细胞株(H9c2)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脑心通胶囊肠吸收液低、中、高剂量组(15.63,31.25,62.50 mg·L-1),每组3个复孔,实验重复3次。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心肌细胞的存活率,AnnexinⅤ-FITC/PI双染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水通道蛋白1(AQP1)蛋白的表达;同时拆方或构建重组方,MTT比色法定位脑心通胶囊组方中发挥心肌保护作用的单味或多味中药。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QP1的表达升高(P<0.01),心肌细胞凋亡数量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脑心通胶囊肠吸收液中、高剂量组均可下调AQP1的表达(P<0.05),脑心通胶囊肠吸收液高剂量组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P<0.05)。与脑心通全方组比较,丹参、地龙和全蝎这3种单味药心肌保护作用与脑心通全方组相当,此3味药重组方高剂量组心肌保护作用强于脑心通全方组(P<0.05),去3味药重组方心肌保护作用弱于脑心通全方组(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通过抑制AQP1表达和细胞凋亡,发挥心肌保护作用;丹参、地龙和全蝎是组方中发挥心肌保护作用的主要药味。 何子龙 赵晔 张毅 李德凤 张方博 杨洪军关键词:脑心通胶囊 心肌损伤 过氧化氢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分析的“脑心同治”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2013年 研究从分子层面出发,结合利用信息技术中的网络分析、聚类和关联规则分析方法,找到步长脑心通这一实现脑心同治的方剂中的化合物成分共同作用于人体内的主要靶标组合,并对比分析这些主要成分在基于冠心病和中风病相关的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中作用的节点的异同。结果从分子层面上找出该方的主要成分对于2种疾病频繁作用的共同靶标及对于2种疾病分别作用到的不同靶标,同时确定了主要成分在作用于2种疾病共同靶标的同时也间接影响到不同靶标,从而解释其脑心同治的分子作用机制。 陈迪 卢朋 张方博 唐仕欢 杨洪军关键词:网络分析 数据挖掘 脑心同治 分子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