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富 作品数:10 被引量:60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经济管理 更多>>
不同水分梯度下珍稀植物四数木的光合特性及对变化光强的响应 被引量:1 2013年 四数木是东南亚热带森林的代表植物之一,但林下自然更新困难,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对盆栽控水条件下的四数木幼苗为材料,重点讨论了四数木幼苗净光合速率(P n)、气孔导度(G s)、胞间CO2浓度(C i)、叶面水汽压亏缺(VPD)对光照强度(PAR)变化的响应。研究表明:四数木幼苗在各个水分梯度下的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 max)均较文献报道过的其他当地演替后期物种更高,光强突然由饱和光降至有限光时净光合速率(P n)变化成V型曲线,稳定光强下胁迫水分处理组净光合速率低于饱和处理组,但各水分梯度下四数木幼苗对光强变化的响应时间无明显差异。四数木应属阳性植物,林下郁闭生境并不利于其更新,但其成年植株较长的寿命和较高的层次可能使其在群落演替的整个过程中都对林下环境的维持具有持续性贡献。 邓云 陈辉 杨小飞 许海龙 邓晓保 李玉武 陈本雄 张文富关键词:光合特征 水分梯度 山地森林群落树种吸收根功能性状多样性格局研究 2025年 以热带、亚热带和亚高山三个气候带的海拔梯度样地为研究平台,分析样地树种吸收根(1~3级根)的形态性状、化学计量性状和防御性状的α多样性格局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整体上吸收根功能性状α多样性最高的区域是热带地区。在营养条件更好和养分浓度更高的低海拔地区,群落树种吸收根的功能多样性明显更高。然而,在群落零模型分析结果中,三类吸收根功能性状α多样性基本一致,即在所有气候区域内,吸收根功能性状α多样性的标准化效应量(S.E.S.)均比预期值更低或者没有显著偏差。此外,三类吸收根功能性状均与年平均温度呈正效应,表明气候因子是山地树种吸收根功能性状多样性变异的主要驱动因素。 刘欣 曹敏 张文富 吉馗 张亚洲 杨洁关键词:吸收根 环境梯度 中国云南补蚌区域典型热带森林汞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022年 热带森林在全球汞循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面积占全球森林面积的45%以上,且能够贡献全球凋落物沉降汞的50%以上。然而,关于热带森林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的匮乏导致了估算过程中最大的不确定性,全面细致的热带森林汞调查有利于构建更为精准的全球汞循环模型。本研究选取中国云南典型的热带森林——补蚌区域森林开展了5 m分辨率的土壤汞的高空间分辨率的研究,以及开展了相应的凋落物汞沉积通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补蚌区域热带森林有着高达75μg/(m^(2)·a)凋落物汞沉积通量,但是土壤中汞的浓度仅为71±16 ng/g。方程模型结果指出,表层土壤汞浓度受土壤中碳含量的影响,表现出显著地正效应关系,但凋落物汞沉降输入则对表层土壤汞分布无明确效应。为了克服热带森林的高空间异质性,本研究建议凋落物采样达到14个/ha,表层土壤的采样应达到20~25个/ha时,能够有效地降低采样过程引起的不确定性。本研究结论强调了即使热带森林存在高凋落物汞输入,但其较快的物质周转促进了凋落物降解过程中汞的丢失,能够有效地减少热带森林中大气汞汇的能力。 张文富 王校海 周华泽 艾丹妮 张儒峰 苏启照 刘生强 袁巍关键词:热带森林 旅游开发对西双版纳望天树种群的影响 2021年 望天树作为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最重要的标志树种,自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并引起中国后受到高度重视。西双版纳望天树景区生态旅游开发一直受到外界的广泛关注。自开设旅游业后,景区持续对望天树进行监测,以减少旅游活动带来的不良影响。 袁盛东 张文富 董金龙 邓晓保 沈庆仲 许海龙 苏启照关键词:生态旅游开发 望天树 旅游业 景区 空气环境DNA在陆生脊椎动物多样性监测上的应用:以西双版纳20 ha森林动态样地为例 2025年 环境DNA(eDNA)技术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一种无损伤的监测方法。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从空气中收集e DNA可用于监测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野生动物。相比其他的eDNA调查方法,该技术在采样地点选择上具备更高的灵活性,特别适用于缺乏水体等环境介质的调查区域,因此,空气环境DNA在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监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本文选择中国西双版纳20ha森林动态监测样地,采用空气环境DNA技术对样地内的陆生脊椎动物多样性展开调查,并将结果与红外相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实验共设置20台空气环境DNA采样器,在2023年11月的6天内完成了3次采样,每次采样持续24 h。采集的样本经12SV05引物扩增12S rRNA基因片段,并在Illumina NovaSeq 6000平台上进行高通量测序,随后对获得的序列数据进行物种注释,并评估空气环境DNA与红外相机在物种检测效率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3次的空气环境DNA采样实验共检测到66个可注释到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可操作性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放置于相同位点的20台红外相机,在总计5,682个有效相机日的监测中,检测到15种哺乳动物和15种鸟类。分析表明,相较于红外相机,空气环境DNA在物种多样性检测方面具有更高的效率。此外,通过评估α多样性增长曲线发现,当空气环境DNA样本量达到10个时,多样性曲线趋于平台期;在当前实验环境下3天内采集10个样本可实现物种多样性的最大化检测。综上所述,空气环境DNA是热带雨林陆生脊椎动物多样性监测的有效工具,并能在短时间内实现一定的物种覆盖。相较于红外相机,该方法在快速生物多样性调查方面展现出更大的优势。尽管空气环境DNA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其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及检测精度仍需进一步优化,但随着技术的进步,空气环境DNA有望成� 李云翱 张文富 赵桂刚 杨春燕 陈向清 袁盛东 曹敏 蔡望 杨洁关键词:动物多样性 西双版纳动态监测样地常见野生动物活动规律分析 张明霞 曹林 权锐昌 肖治术 杨小飞 张文富 王学志 邓晓保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粗木质物残体储量及其空间分布 被引量:11 2012年 粗木质物残体(CWD)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碳动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国内对热带地区CWD储量与其空间分布关系上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西双版纳1hm2热带季节雨林样地调查发现,≥10cm的粗木质物残体占森林总凋落物量的68.02%,其中45.72%的CWD处于腐解中后期。由于多数大径级的CWD分布于15°~25°的坡地上,且其饱和持水力随腐解等级的增加而上升,因此,CWD将有助于改善坡地生境下的水肥条件。CWD的分布受风向和本地湿热环境的影响,但掉落指向则更倾向于随机过程。CWD产生和分布上的普遍性有可能对森林生境异质性和生物多样性产生重大影响。 邓云 张文富 邓晓保 李玉武关键词:热带季节雨林 储量 西双版纳望天树林种子雨9年动态 被引量:10 2018年 种子雨是森林生态系统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国内外已有部分关于种子雨的研究,但多数集中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热带地区种子雨的长期监测研究仍显不足。为全面了解热带森林种子雨输入的数量动态和物种组成的长期规律,本文对我国西双版纳望天树(Parashoreachinensis)林群落水平上9年(2008年5月至2017年4月)的种子雨输入进行了研究。9年共收集到木本植物的种子226种8,993,224粒,其中大型种子(I-1型) 77种9,779粒;中型种子(I-2型)61种24,237粒;小型种子(I-3型)72种83,399粒;粒状微小种子(II-1型)13种1,215,235粒;粒状极小种子(II-2型) 1种7,244,667粒;细丝状种子(II-3型) 2种415,907粒。种子雨输入量排名前10位的优势种贡献了70%以上的种子数量。各类型种子的种子雨输入量均具有年际波动,呈"大小年"的交替变化,间隔期为1–2年,物种组成也呈现一定的年际差异。持续9年的监测中,每类型种子至少观察到了1次大年结实事件。 窦丽娜 张文富 邓晓保 曹敏 唐勇关键词:热带森林 种子雨 物种组成 西双版纳人工雨林群落结构及其林下降雨侵蚀力特征 被引量:5 2012年 通过与本地典型的橡胶林和季节雨林进行对比,研究了在橡胶林基础上抚育、恢复而来的人工雨林群落结构及林下降雨侵蚀力特征。通过16a的抚育管理,人工雨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达到3.652,接近当地季节雨林的一般情况。对6a的降雨侵蚀力计算发现,人工雨林7月林内降雨侵蚀力达962.2 MJ mm hm-2h-1a-1,对旷地降雨侵蚀力的削减量是橡胶林的2.08倍。人工雨林初步重现了类似热带自然雨林的群落结构和叶面积指数特征,能够有效对削减降雨侵蚀力,这有利于林内水土保持和进一步的植被恢复。因此,人工雨林的抚育、恢复模式是热带退化山地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一条较为可行的途径。 邓云 唐炎林 曹敏 张一平 刘文杰 邓晓保 李玉武 张文富关键词:群落结构 降雨侵蚀力 植被恢复 利用红外相机监测西双版纳森林动态样地的野生动物多样性 被引量:32 2014年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的西南部,属于热带亚洲地区的最北缘,热带地区的代表性植被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地区的代表性植被常绿阔叶林在这一区域内镶嵌分布(Zhang&Cao,1995)。西双版纳在地理位置上属于印缅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Myers et al.,2000),整个地区的面积仅占中国的0.2%,却承载了我国21.7%的兽类、36.2%的鸟类和16%的高等植物种类(Zhang&Cao,1995)。但是在最近几十年间,这里的天然森林不断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处于持续的面积减少和破碎化过程中(Li et al.,2009)。 张明霞 曹林 权锐昌 肖治术 杨小飞 张文富 王学志 邓晓保关键词:动物多样性 红外相机 亚热带地区 野生 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