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军

作品数:11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心病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碳青霉烯
  • 2篇青霉烯
  • 2篇注射液
  • 2篇息肉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耐药
  • 2篇结直肠
  • 2篇结直肠癌
  • 2篇克雷伯菌
  • 2篇冠心病
  • 2篇反应蛋白
  • 2篇肺炎克雷伯
  • 2篇肺炎克雷伯菌
  • 2篇参麦
  • 2篇参麦注射

机构

  • 11篇青岛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枣庄市妇幼保...
  • 1篇泰安市妇幼保...

作者

  • 11篇张志军
  • 1篇姜勇
  • 1篇张洪信
  • 1篇李琳
  • 1篇李震
  • 1篇张红卫
  • 1篇田东
  • 1篇谢洪波
  • 1篇孟丽
  • 1篇张群
  • 1篇李晓蕾
  • 1篇张锋
  • 1篇马学奎
  • 1篇张来祥
  • 1篇郑霞
  • 1篇周长勇

传媒

  • 4篇分子诊断与治...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东某三甲综合医院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及流行病学特点研究
2025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2019至2020年CRKP的耐药机制及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治疗CRKP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2019至2020年检出的CRKP 47株。采用全自动微生物质谱仪进行菌株鉴定,采用全自动微生物药敏仪进行药敏试验。多粘菌素的药敏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PCR法检测常见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 CTT、bla CTX-M1、bla CTX-M3、bla TEM、bla SHV、bla KPC-gp、bla KPC-qc、bla NDM-1、bla IMP-1、bla IMP-2、bla IMP-11、bla IMP-12、bla VIM-2、bla OXA-48、bla OXA-58)和多粘菌素耐药基因(bla MCR-1)。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和酶的抑制剂类药物的耐药率为100%,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率在65.96%~82.98%,替加环素和多粘菌素的耐药率为0.0%。碳青霉烯酶基因中,bla KPC-2基因检出率最高,占95.74%,其中19.15%的菌株同时携带bla NDM-1基因。其他β-内酰胺酶基因中bla SHV基因检出率最高,占91.49%,其次为bla TEM基因,占82.98%。70.02%的菌株同时携带四种及以上β-内酰胺酶基因。MLST分析得到8个序列分型,以ST11型为主,占85.11%。PFGE聚类分析将实验菌株分为A~M 13个型别,以E1亚型为主,主要分布在神经外科监护室,且均为ST11型。结论该医院CRKP菌株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机制主要是携带bla KPC-2基因,其次是bla NDM-1基因。同时携带多种β-内酰胺酶基因,可能是CRKP泛耐药的原因。菌株以ST11型流行为主,并且该院神经外科监护室在一定时期内存在CRKP的暴发流行,医院应进一步加强CKKP的感染预防控制。
曹身云史家文朱莺莺赵书平张志军
关键词:耐药机制流行病学特点
CRKP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耐药性及碳青霉烯酶表型的分析
2022年
目的 明确泰安市中心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ZA)的耐药性及所产碳青霉烯酶的表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泰安市中心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培养出的100株非重复CRKP。利用Autof ms1000全自动微生物质谱仪进行菌株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CZA药敏试验,当抑菌圈直径在20~22 mm时,用CZA的E-test条进行复核。采用WHONET5.6软件对CZA的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CRKP所产碳青霉烯酶的表型。结果 CRKP对CZA的耐药率为24%(24/100)。100株CRKP中,产KPC型碳青霉烯酶的73株(73%),产NDM型碳青霉烯酶的10株(10%),同时产KPC、NDM型碳青霉烯酶的12株(12%),同时产IMP、NDM型碳青霉烯酶的1株(1%),未检出碳青霉烯酶的4株(4%)。结论 泰安市中心医院CRKP以产KPC型碳青霉烯酶为主,其次是同时产KPC、NDM型碳青霉烯酶及产NDM型碳青霉烯酶。CRKP产KPC型碳青霉烯酶时对CZA的敏感性较好,产NDM型碳青霉烯酶时对CZA的敏感性较差。
吴海燕孙霞张锋姜梅杰张志军曹身云
关键词:碳青霉烯酶
2019-2022年泰安市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分析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了解泰安市食源性疾病的发生规律、流行特征和病原学分布,为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9至2022年泰安市食源性疾病的病例信息和病原学检测结果,从人群、时间、可疑食品来源、食品加工包装方式和病原学特征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食源性病例共1209例,男女性别比例1.29∶1,≤6岁组发病人数最多(41.27%)。四个季度均有食源性病例的发生,第三季度病例数最多(38.21%),其次是第二季度(34.33%)。可疑食品来源前三位为:水果类及其制品、蔬菜类及其制品和肉类及其制品。加工包装方式中占比最高的是散装。共检出病原体275例,检出率22.75%,2019~2022年各年度检出率依次为18.87%、29.35%、20.78%、22.41%。诺如病毒检出率最高,以Ⅱ型为主;其次是沙门菌,以鼠伤寒血清型和肠炎血清型为主;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低;未检出志贺菌和副溶血弧菌。病原体检出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泰安市食源性疾病夏秋季节高发,6岁以下儿童是高发人群,以诺如病毒和沙门菌感染为主,应进一步加强本市食源性疾病的主动监测,提高食源性疾病防控能力。
曹身云李晓蕾李琳张志军赵书平魏光明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病原学分布
TT、Alb、CEA、CA19-9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与肠息肉的鉴别诊断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 探讨TT、Alb、CEA、CA19-9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与肠息肉的诊断及鉴别的价值。方法 分析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2019年03月至2020年7月间,经病理诊断确诊的50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结直肠癌组,500例肠息肉患者作为肠息肉组,并纳入同期的500名健康者为健康组。比较三组受试者的TT、Alb、CEA、CA19-9的表达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单独和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与肠息肉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效能。结果 与健康组相比,结直肠癌组TT、Alb水平均显著下降,CEA、CA19-9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69、-27.38、-18.32、-10.28,P均<0.05)。与健康组相比,肠息肉组TT、Alb水平均显著下降,CEA、CA19-9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4、-15.95、-6.17、-3.70,P均<0.05)。结直肠癌组与肠息肉组相比较TT、Alb水平显著下降,CEA、CA19-9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82、-13.69、-13.89、-7.07,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T、Alb、CEA、CA19-9联合检测筛查结直肠癌的AUC为0.96,敏感性为0.870,特异性为0.956;联合检测用于筛查肠息肉的AUC为0.825,敏感性为0.684,特异性为0.836;鉴别结直肠癌与肠息肉的AUC为0.851,敏感性为0.772,特异性为0.820。结论 TT、Alb、CEA、CA19-9四项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筛查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且能较好的区分结直肠癌与肠息肉,可为结直肠癌的筛查及与肠息肉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袁宁张群沙德厚吴晓婷赵书平张志军
关键词:TTALBCEACA19-9结直肠癌肠息肉
参麦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60例,根据入院顺序,在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两组均卧床休息、吸氧、严密监护,对照组常规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醇5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心率偏快者(>90次/min)口服美托洛尔12.5 mg,每日2次;肠溶阿司匹林75 mg口服,每日1次;低分子肝素5 000 U腹部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连续使用7 d;心绞痛发作时,给予硝酸甘油0.5 mg舌下含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对比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照组分别为(8.21±1.58)、(4.58±1.19)mg/L,观察组分别为(7.87±1.28)、(2.25±0.28)mg/L,两组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414、38.364,均P<0.05),两组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047,P<0.05)。对照组肝功能异常1例,肾功能异常1例;观察组肝功能异常2例,肾功能异常1例。结论参麦注射液能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对预后有积极作用。
张志军周长勇郑霞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冠心病超敏C反应蛋白
一种隔板式单转子容积泵
本发明属于容积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板式单转子容积泵,泵壳的圆弧面与转子最大半径处的轮廓面形成间隙密封,转子的截面为椭圆形,质心位于旋转轴心上,装配前进行动平衡处理,能够高速旋转,满足实际工作需要,隔板组件的上部由导...
田东张洪信姜勇于作功张志军
D-二聚体联合糖类抗原199在结直肠癌与肠息肉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对比研究D-二聚体(D-D)和糖类抗原199(CA199)联合检测的结果,进一步分析在结直肠癌与肠息肉鉴别效能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诊断确诊的912例结直肠癌和922例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并纳入同期的966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比较三组受试者的D-D和CA199的表达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单独和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与肠息肉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结直肠癌组患者D-D和CA199水平显着升高(均P<0.0001),肠息肉组患者D-D和CA199水平也明显升高(P值分别为0.018与0.0006),而且D-D和CA199均能显著区分结直肠癌组与肠息肉组。ROC曲线分析显示,DD和CA199联合检测筛查结直肠癌的AUC为0.815,敏感度为64.7%,特异度为92.00%,联合检测用于区分结直肠癌组与肠息肉组的AUC为0.765,敏感度为68.3%,特异度为73.9%。结论D-D和CA199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筛查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且能较好地区分结直肠癌与肠息肉,可为结直肠癌的筛查及与肠息肉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张红卫袁宁孟丽李秀娟张志军
关键词:D-二聚体糖类抗原199结直肠癌肠息肉
参麦注射液对冠心病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方法:160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参麦注射液静滴,分别于治疗...
张志军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冠心病超敏C-反应蛋白患者预后
文献传递
翻转式单桶滚镀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翻转式单桶滚镀机,包括电镀槽、滚桶、滚桶端板齿轮、滚桶两端转轴连接的两固定端板及滚桶驱动机构,其特点是:所述滚桶的两固定端板上部一连接杆的两端各设置一导轮,电镀槽上沿设置两条支撑导轮滚动的水平导轨,两固...
张来祥张志军马学奎谢洪波
文献传递
某医院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探讨本院流感嗜血杆菌(HI)的耐药性、血清型分型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1至5月泰安市中心医院临床分离30株HI,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玻片凝集法进行血清学分型,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检测细菌β-内酰胺酶表型,PCR扩增耐药基因,MLST鉴定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 30株细菌血清型均为不定型(NTHI),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和头孢呋辛耐药率分别为70.00%、70.00%和46.67%,阿奇霉素的非敏感率为36.67%,对其他抗菌药物敏感性高。70.00%(21/30)菌株检测到β-内酰胺酶基因,与表型一致,基因型均为TEM-1型,未检测到ROB-1型。MLST结果显示30株细菌共检出18种ST型,ST12型检出率最高。结论 本院分离HI对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呈现出严重耐药性,三代头孢菌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β-内酰胺酶基因分型均为TEM-1型且菌株以散发为主。
吴玲玲张志军李震姜梅杰周广飞赵书平
关键词:流感嗜血杆菌血清分型耐药性多位点序列分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